警惕陷入“独角兽”概念炒作
2018-04-11 14:50:27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推动创新企业境内上市是件好事,要想办好这个好事,就要防范过度炒作的风险,让市场多一份行稳致远的从容。
近日关于“独角兽”企业IPO的消息是颇令市场振奋的,而资本市场相关“独角兽”类的公司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涨幅,其实这都是对“独角兽”企业上市通道“松动”的一种预期。尤其是关于云计算等四大行业的“独角兽”企业更是备受关注。据悉,全国人大代表、深交所总经理王建军在广东省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的分组讨论会上表示,今年深交所的重中之重就是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新经济,要对“独角兽”企业在深交所上市开设绿色通道。
还有消息称,证监会发行部对相关券商做出指导,包括生物科技、云计算在内的4个行业中,如果有“独角兽”的企业客户,立即向发行部报告,符合相关规定者可以实行即报即审,不用排队。这也意味着,证监会将对云计算等四大行业“独角兽”企业IPO开通绿色通道。王建军还表示,“增加直接融资比重一直是国家所大力倡导的,虽然近几年来直接融资比重有增长,但与国家战略相比还有差距,更加突出的短板在于对新经济的支持,比如没有服务腾讯在深交所上市,我们就在反思自己的制度问题”。之前,百度李彦宏、腾讯马化腾、京东刘强东等代表也纷纷表示,“只要制度允许就会愿意回A股”。
据胡润研究院的研究,中国2017年有120家独角兽企业,其中在高端制造、云计算、人工智能、生物科技四个领域有29家。在互联网+X领域,更是存在许多耳熟能详的大型独角兽。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蚂蚁金服,微信、支付宝,美团点评、饿了么,携程,滴滴、摩拜、OFO,陆金所等被看作是在自己行业内的“独角兽”。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行业,小米、大疆、蔚来汽车等等也都属于自己行业内的佼佼者。此外,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科技等核心技术领域也有一批具备竞争优势的独角兽。
但是在这种独角兽欣欣向荣发展的同时,也要警惕陷入概念炒作
“我就是独角兽”,“我投资了独角兽”,“我负责评选谁是独角兽”,“本地区热烈欢迎独角兽”……近段时间以来,“独角兽”牢牢占据财经新闻的热搜榜,这一国外机构创造的舶来概念,仿佛在一夜之间家喻户晓。热炒之下,相关部门积极推动的创新企业境内上市试点,遭遇舆情飞溅的水花,政策初衷和内涵被不少人误读甚至有意曲解。
“独角兽”是什么?通俗地讲,就是那些发展快速、能带给投资人可观回报的初创企业。为什么近期“独角兽”的概念再次热起来?因为有人把它跟正在推进中的创新企业境内发行上市试点挂上了钩。
3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证监会《关于开展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的若干意见》,对支持创新企业在境内发行上市作出系统制度安排。但有人却将《若干意见》简单解读为“支持‘独角兽’企业上市”。由于发行上市带来想象空间,财富效应触动敏感神经,就有利益相关方自称“独角兽”、炮制“独角兽”、滥挖“独角兽”。于是“高估值”等猜测纷至沓来,“割韭菜”等质疑也相伴而生。概念炒作愈烈,市场顾虑越大,纷扰之下,实有必要在现实背景下分析政策内涵,厘清此次改革的逻辑。
随着我国进入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各种创新企业不断涌现,但由于以往资本市场制度限制以及宏观改革措施尚未跟上,一批处于引领地位的创新企业只能借道境外上市。这导致目前国内上市企业中创新企业比重偏小。有统计显示,A股市值前50名上市公司的市值占A股总市值的比重是35%,主要是银行、保险、能源、房地产等传统行业;市值前50名上市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企业仅为10家,市值占比不到13%。未来A股的上市公司行业结构需要与宏观经济产业的发展趋势相匹配,从这个意义上看,开展试点支持创业企业境内上市,有利于优化资本市场行业结构,增强境内市场国际化水平和全球影响力,使境内投资者能够分享新时代经济发展成果。
巨大的政策红利,自然对各方都有着强烈的吸引力。但是无论是为招商引资、热心服务“独角兽”的地方政府,还是主动向“独角兽”队伍靠拢的企业,抑或是急于变现的投资机构,如果把资源耗费在概念上,把投资者吸引在虚幻上,则与发展实体经济的政策初衷相去甚远,必然得不偿失。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重处理好试点与风险防控的关系,严把创新企业上市的筛选关。
从这个角度再看《若干意见》,规定试点对象既要身处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软件和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又要满足市值、营收等门槛,还要经过科技创新产业化咨询委员会的挑剔眼光,正体现了既大胆创新又小心谨慎的改革精神,把防控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参与各方唯有完善政策指引、强化中介责任、规范大股东行为、加强投资者教育,齐心协力才能让优质创新企业上市之路更加通畅,形成新兴行业和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
深化改革,向来需要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勇气,也要有修堤筑坝的严谨细实。推动创新企业境内上市是件好事,好事要想办好,就要防范过度炒作的风险,让市场多一份行稳致远的从容。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