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长线配置静待来年 均衡构建基金组合

2019-12-09 10:42:26 作者: 来源:中国证券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华PE:

 上月A股市场出现回调,各权益指数多以下跌报收,中小盘风格指数跌幅相对较浅。大盘指数中,上证50、沪深300分别下跌2.0%和1.5%;小盘指数中,中小板指、创业板指分别下跌0.8%和0.4%。行业板块走势差异明显,建筑材料行业月涨幅5.3%,领涨全部申万一级行业;其他行业中,电子、钢铁、汽车等5个行业也实现了上涨。与之相对,前一个月大涨的农林牧渔行业遭遇大幅回调,月跌幅达9.6%,纺织服装、休闲服务、通信等行业的月跌幅也超过了3%。

  截至11月30日,上证综指全年累计上涨15.1%,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和创业板指分别上涨27.2%、17.4%和33.1%;偏股方向基金净值普遍上涨,中证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指数分别上涨32.4%和28.5%;中债新综合财富指数和债券基金指数分别上涨3.9%和3.7%。

大类资产配置建议

  近期加强逆周期调节力度的政策信号持续不断:货币政策方面,央行接连下调1年期MLF、7天逆回购以及1年期和5年期LPR利率;财政政策方面,2020年提前发行的地方专项债额度已经下发;8月以来的国务院金融委会议连续强调逆周期调节。宏观经济政策正在形成合力,有助于短期经济触底回稳,未来半年国内迎来弱复苏的可能性上升。

  对于风险偏好较高的投资者来说,偏股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和QDII基金(包括主要投资港股的基金)的资金分配可依照4:3:2:1的比例为中枢进行配置;对于风险偏好中等的投资者来说,则可按照3:3:3:1的比例为中枢进行配置;对于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来说,则可按照2:3:4:1的比例为中枢进行配置。

  偏股型基金:

  注重基金选股能力

  进入年末,大规模行情或较难出现。长期来看科技周期正处在上行周期,科技板块中期配置价值较高,忽略短期波动,仍建议坚定持有,开年之后的春季攻势可能会发生在科技板块;短期来看,以经济数据阶段性好转,博弈月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出较高稳增长目标成为12月行业配置首选,重点推荐以下几个配置方向:券商、建筑地产、银行、汽车。

  对于投资标的选择上,仍建议投资者关注科技拐点带来的新兴产业布局机会,选择选股能力强、长期业绩表现相对稳健的科技、医药主题基金,辅以低估值的金融地产主题基金,构建均衡基金组合。

  债券型基金:

  以获取稳健收益为目标

  11月央行先后下调MLF利率和OMO利率,引发债市做多热情。降息的信号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市场对于转向“紧缩”的担忧,趋势看空的理由有所弱化,但当前债市的负面因素并未完全消除,趋势做多的理由不够充分。总的来说,当前机会并不十分明确。首先,投资者参与博弈的热情总体上明显减退。其次,期限利差的保护相对缺乏,长端利率下行空间只能依赖于短端腾挪。第三,进入11月后基本面景气度虽然小幅边际回落,但未出现类似5-7月的一致下行,指标之间有所分化,部分还显得偏强。若未来市场出现类似5月的“一致性”回落,则这轮“降息行情”或仍有余地,但总体上,由于长端利率下行空间过于依赖短端腾挪,行情确定性明显低于4月,择机止盈优于追涨。

  考虑到基金申赎成本与投资周期,短期债市机会难以带来可观的收益增强,因此建议投资者主要关注债券型基金的配置价值,选择以获取稳健收益为目标的低风险型债券基金,用于平滑组合波动。同时,需关注基金公司信评团队实力,规避信用风险。

  货币市场基金:

  优选场内货币ETF产品

  11月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1665亿元,总体上以中长期流动性投放为主,叠加财政支出,宏观流动性总体回升。11月5日和18日央行先后下调MLF利率、OMO利率5bp,一方面有利于预期管理,缓解市场因通胀对货币政策受限的担忧;另一方面则有助于引导LPR报价进而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但考虑到临近年末及春节,短端资金成本或难进一步下行。

  在投资标的选择上,建议投资者选择具有一定规模及收益优势的货币基金;流动性要求较高的客户可以选择场内货币ETF产品;如果持有期较长,也可以考虑收益具有相对优势的短期理财产品。

  QDII基金:

  关注避险资产配置价值

 

  全球范围来看,虽然美国拖累全球走弱,但全球整体有所改善。出于风险分散的原则,仍建议高风险的投资者配置一定仓位的海外资产,重点推荐关注黄金ETF等避险资产的配置价值。个基选择方面,建议投资者选择具有丰富海外管理经验、投资团队实力较强的基金公司旗下的产品。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