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港股火爆令A股失血?南向资金还有多少“子弹”?中信证券、国泰君安研判

2021-01-25 10:26:01 作者: 来源:中国证券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华PE:

 近期,南向资金持续大规模净流入,港股市场也成为全球金融市场最亮眼的“仔”。值得注意的是,在连续14个交易日净流入规模超百亿港元之后,本周五(1月22日),南向资金全日净流入规模为93.66亿港元,跌破百亿港元。

  关于港股市场是否过热、是否还能入场,港股未来是否分流A股增量资金等问题,市场也出现热议。

  中信证券1月24日表示,当前南向资金呈现高度理性流入的状态,并未出现过热特征;未来南向资金流入港股速度会有所放缓,不会对A股增量资金产生明显分流。国泰君安证券最新测算,主动偏股型基金的港股可加仓额度约5000亿元。

  资金南下速度或将放缓,但空间仍大

  数据显示,1月22日,南向资金单日净流入金额为93.66亿港元,跌破百亿港元。而在1月4日至21日的14个交易日中,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均超百亿港元,1月18日至20日的3个交易日,南向资金单日净流入金额均超200亿港元。

  南向资金最新单日净流入金额跌破百亿港元,港股市场过热了吗?

  中信证券1月24日发布研报称,本轮南向资金大规模流入有明显的个股集中特征,2021年年初以来,前十大成交个股净买入占同期港股通净买入额的比例为83.5%,其中中国移动中国海洋石油中芯国际3只受美国“禁投令”影响的个股就占到34.4%,呈现高度理性流入的状态,并未出现过热特征。

  中信证券也指出,近两个交易日上述3只标的流入明显放缓,整体南向资金流入速度也相应放缓。据测算,南向资金中公募基金贡献量不超过50%,当前存量主动型权益基金2021年对于港股的最大增量规模为4816亿元,考虑到南向年初至今净流入规模就已经达到1931亿元,后续流入速度大概率放缓。

  据国泰君安证券统计,2020年四季度主动偏股型公募基金持有港股市值为3337.49亿元,较三季度环比增加1366.16亿元;占股票投资市值的8.59%,环比抬升1.93个百分点。事实上,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达5184.19亿元,成为港股市场上重要的增量资金。

  国泰君安证券预计,若统计2017年6月后发行的基金情况,当前内地公募的港股投资市值占比为22.67%,距离非“港股”基金股票资产中投资港股50%的比例上限较远,经测算,主动偏股型基金的港股可加仓额度约5000亿元。

  中金公司预计,在港股估值保持吸引力的前提下,南下资金近年年均流入潜力可能维持在5000亿-6000亿元的高位。

  港股升势明朗,不会虹吸A股

  资金大规模南下会否分流A股增量资金,也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中信证券测算,1月新发基金规模至少超过3000亿元,未来两个月新发基金集中建仓将为市场继续带来充裕的增量资金。南向资金当中公募基金贡献量不超过50%,因此,港股未来对A股增量资金不会产生明显分流。

  国盛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启尧1月24日也表示,当前已是增量市场,不能用存量博弈思维看问题。南向资金规模突然“膨胀”,其中很重要一部分原因在于公募基金的加速发行。2020年以来,随着公募基金的快速发行,其配置港股的比例也在逐季提升。2021年以来公募基金发行进一步加速,至今偏股型基金发行规模已达3418.9亿元。在1月尚未结束的情况下,已创下单月发行规模历史新高。在存量和增量的共同推动下,南向资金引领了港股“明明白白”的牛市,而A股市场也同样受益跨年行情再创阶段新高。

  对于港股后市,券商普遍表示看好。

  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玉龙表示,后续仍可能看到基金港股仓位的进一步提升。一般而言,配置港股仓位不高于基金股票资产的50%,也在合同规定上为港股仓位上升提供可能性。

  中金公司认为,相对来说,现阶段港股比A股有更多机会。首先,中国经济仍在复苏,自上而下估计香港中资股2021年将实现15%-20%的盈利增长,港股市场相对更看重盈利。其次,港股更受国际流动性影响,当前国内政策逐步“转弯”,但海外因为疫情防控相对滞后、政策依然相对宽松,因此港股市场的流动性也受到支持。第三,香港市场更具估值优势,A/H上市公司的港股折价依然高企。第四,近年来港股上市规则的变化,吸引国内新经济类公司持续在香港上市,也对内地资金形成吸引力。

  聚焦科技与消费领域

  对于投资者,该如何把握港股市场的投资机会?

  国泰君安证券梳理2020年四季度主动偏股型基金持有港股情况发现,重仓行业的前五名分别为资讯科技、非必需性消费、金融、必需性消费和工业,重仓行业市值分别为1190.13亿元、296.70亿元、179.75亿元、161.39亿元和100.35亿元。此外,加仓行业的前五名分别为资讯科技、非必需性消费、必需性消费、金融和医疗保健。总体上,伴随全球经济修复,叠加港股市场在新兴和特色产业标的方面的优势,科技与消费板块受到追捧。

  中金公司表示,当前港股可以从四条思路选股:一是优质互联网及科技领域龙头;二是A/H两地上市港股大幅折价、大市值、估值偏低、基本面稳健或改善的港股;三是A股相对稀缺或在港股具备特色的独特公司;四是近期受事件影响估值大幅下降的龙头蓝筹公司。

  中信证券建议继续战略性增配性价比更优的港股,重点关注长期配置价值和短期交易机会兼顾的互联网龙头、电信运营商和在线教育。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