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赴港投保保费规模高达590亿港元,内地游客扛起“买买买”大旗

2024-02-22 10:44:08 作者: 来源:证券时报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华PE:

 2023年香港保险业快速回暖,内地游客跨香江扛起“买买买”大旗。根据香港保险业监管局最新披露,2023年全年内地访客旅客赴港投保的新造保费规模约590亿港元,较2022年急升27倍,为近7年来的新高,仅次于2016年的727亿港元。

香港保监局行政总监张云正表示,2023年保费规模激增反映市场需求释放,美联储对今年降息持谨慎态度,反之内地仍有机会今年降息,中美息差仍相对较大,故今年内地客来港买保险意愿仍大,所以预计今年内地访客的新造业务保费会达到400亿港元。

 

\
内地访客扛起香港保险市场大旗

 

2020年至2022年,香港来自内地访客的新造保费断崖式下跌,分别只有68亿港元、7亿港元、21亿港元。对比2016年至2019年,分别为727亿港元、508亿港元、476亿港元、434亿港元,封关对香港保险业影响明显。

而2023年则是香港保险业“肥年”,内地访客跨过香江扛起“买买买”大旗。根据香港保监局的最新披露,2023年全年内地访客赴港投保的新造保费规模约590亿港元,仅次于2016年727亿港元的纪录。

根据香港保监局的数据,2023年香港保险市场的新造业务呈现以下特点:

1.累积需求的集中释放。去年香港保费规模的爆发,是2019年—2022年多年香港保险市场沉寂后的一次报复性反弹,换言之,是压抑了3—4年境外资产配置需求的集中释放,犹如火山爆发喷涌而出。

2.保费规模冲高离不开保费融资的贡献。根据香港保监局的披露,2023年新造保费规模的四分一与保费融资相关,剔除保费融资的金额,实际保费规模在400多亿港元。

3.储蓄保单贡献了60%以上的新造保费规模。2023年全年的保费规模绝大部分是由储蓄保单业务贡献的,初步估计储蓄业务的占比在60%以上,而往年香港保险市场的正常业务分布应该是保障业务为主,保障业务的保费规模占比在60%左右。

4.保费融资业务随美联储加息同比下跌。新造保费中,保费融资业务占比已由2022年的43%,下跌至2023年的21%。去年第四季度更跌至多年来单季最低水平9%。

需要科普的是,什么是保费融资?保费融资是指投保人向金融机构(多数是银行)以贷款方式购买新保单,并将该新保单的部分或全部权利转让予金融机构,作为贷款的抵押品。一般而言,投保人只需付出总保费中的一部分,再用贷款支付保费余额,即“以杠杆方式投购新保单”,概念上与“做按揭买楼”有相似之处。在低息环境下,投保人可用较低的借贷成本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再将其投放于回报率较高的保单上,从而赚取两者之间的息差。

但保费融资是一把双刃剑。香港保监局提示风险称,在低息环境下,投保人希望通过保费融资赚取保险产品与贷款当中的息差,借助杠杆效应放大保单回报。但利率高企时,保费融资的偿债成本随之上升,加上市面上以融资方式购买的多为分红保险产品,该类保单收益受保险公司投资表现影响,令保费融资有一定风险。

 

\
赴港买保险风险仍存

 

去年以来内地赴港买保险掀起一轮高潮,在赴港购买保险背后,记者发现目前香港储蓄险的保证收益占比并不算高,占据收益“半壁江山”的是非保证红利,具有一定不确定性。

顾名思义,非保证红利并非保证派发,而且不等同保险公司的投资回报。保险公司会按投资策略和表现、赔偿经验、营运开支等因素,决定派发多少红利。投保人最终收取的红利有机会高于或低于收益说明文件中预期的投资回报,极端情况下,非保证红利还有可能为零。

香港一位保险代理人称,香港储蓄类保险锁定期限很长,一般要持有10年或者15年以上,较早提取分红或者退保都会面临高损失。

目前香港市场上的确有多款热门储蓄险或终身寿险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可以达到6%以上,但如要达到6%以上的预期收益率需要投保时间达40年,而7%以上的预期收益率,保单的年限则需高达百年。

而在高佣金利益驱使下,一些保险销售人员往往对消费者进行误导,也会利用高演示利率夸大香港保单的收益,对产品保证性收益低、中途退保损失率高等风险则很少提及。

值得注意的是,除收益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外,内地赴香港购买保险还面临多重问题。比如香港与内地保险业务在适用法律、监管政策以及保险产品等方面存在许多差异。

目前,内地居民投保香港保单,需亲赴香港投保并签署相关保险合同。在内地购买的香港保单,依然属于非法地下保单,不受两边法律保护。

另一方面,香港保险的健康申报环节与内地均有一定差别。和内地更偏重“有限告知”的申报方式不同,记者从多位香港保险代理人处获悉,香港保险实行的申报制度更类似于无限告知,遵循最高诚信原则。如在健康申报环节中存在未如实告知项,且有相应医疗记录证明未如实告知、违反诚信原则,则可能有拒赔风险。

 

\
香港保险为何有吸引力?

 

有业内人士指出,香港保险之所以有吸引力,主要在于其预期收益率在演示时明显高于内地,一名香港保险从业人士告诉记者,内地的存款产品利率、保险产品利率经历多次调降,利率在3%以上的产品较少。因此部分内地客户选择赴港购买保险,并着重关注分红在收益增厚、保额累加上的作用。

而香港保险收益高低主要与投资时限、投资标的有关。一方面,穿透底层投资来看,港险的投资范围限制较少,如海外市场债券、股票等,因此预期收益率、演示收益率通常也会较高;另一方面,许多港险购买周期及回本周期相对较长,可通过长期限投资“熨平”波动。

记者梳理了目前香港头部几家保险机构,发现海外债券在香港险企业投资底层资产中占据“半壁江山”,以美债为主收益率走高就使得部分险企的投资收益进一步“增厚”。

以保诚为例,根据2023年中报显示,该公司的亚洲及非洲保险分红业务金融投资总额为1065.69亿美元,其中主权债券、公司债券、资产抵押债券等债务证券总额约627.02亿美元,占比58.8%。而在主权债券中,美国主权债券占比最高,金额达到233.64亿美元。

关键词:机构港元保险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