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网红基金的陷落

2023-04-24 11:20:30 作者: 来源:上海证券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华PE:

 2021年,随着基金赚钱效应的不断发酵,爆款基金频频出现。当年,共有80只主动权益基金首募规模超过50亿元。然而,截至2023年4月20日,上述九成基金成立以来处于亏损状态,其中一些基金的净值甚至“腰斩”

“16岁听流行,26岁听民谣,36岁听摇滚。就像我的基金自选列表,最早跟风买爆款,建立一点认知后热衷挖黑马,现在被生活折磨得只求保本。”近日,某网友在微博上自黑道。

基民顾李(化名)对此深有同感。他直言:“不仅被套牢,基金也没了‘亲爹’,曾经追过的基金经理去了更大的平台,只留下自己守着大亏的基金在风中凌乱。”

近几年,A股演绎较为极致的结构性行情,在此市场环境下,涌现出许多明星基金经理,他们管理的基金备受投资者追捧,成为网红基金。然而,不少基民的持基体验并不好——一些基金在市场高位时成立,即便持有很长时间仍大幅亏损。

而那些吸引投资者慕名而来的基金经理,早已悄然离开。

十红九亏

2021年,随着基金赚钱效应的不断发酵,爆款基金频频出现。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2021年,共有80只主动权益基金首募规模超过50亿元。然而,截至2023年4月20日,上述九成基金成立以来处于亏损状态,其中一些基金的净值甚至“腰斩”。

例如,2021年1月,某质量领先混合基金启动发行,首日认购资金即超过募集规模上限80亿元。从该基金的表现来看,截至2023年4月20日,成立以来亏损53.01%。

2021年2月至3月,由同一基金经理管理的两只基金某竞争力优选混合、某阿尔法优选混合相继成立,上述两只基金首募规模均在50亿元以上。但截至2023年4月20日,这两只基金成立以来亏损幅度均超过35%。

不少基民热衷于挖掘“黑马基金”。例如,2021年,多只基金因稳步向上的净值曲线和较低的回撤吸引市场目光,这些基金被戏称为“画线派基金”。

以某行业景气混合基金为例,该基金2020年收益率超过70%,2021年收益率更是超过80%,同时基金净值回撤幅度较小。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资金开始大量涌入该基金。具体来看,截至2021年6月底,基金规模尚不足8亿元。但到了2021年底,基金规模已高达122.98亿元。在2022年的震荡行情中,该基金亏损幅度超过20%。截至2023年3月底,该基金最新规模为108.24亿元。

在基煜基金看来,爆款基金出现之时往往是市场处于高位、情绪火热之际,此时发行基金往往伴随着较高的风险。从基金操作的角度来看,较大的规模会限制基金经理操作的灵活性,影响超额收益的获取。

“2020年,核心资产较为强势,一些基金经理业绩颇为出挑,在后续的发行中备受追捧。但是,近两年市场风格较为极致,如果依然押注核心资产,业绩会非常惨淡。”在沪上某基金研究员看来,任何基金的策略都是有容量限制的,尤其是“画线派基金”往往持仓较为分散,重点持有中小市值公司,一旦基金规模过大,调仓将受掣肘。

“消失”的基金经理

投资者在买入基金产品时,大都是奔着基金经理去的。正如顾李,本是冲着基金经理前期亮眼的业绩而来,但在买入后基金亏损不说,基金经理也换了人。

例如,2022年9月,上述某质量领先混合基金更换基金经理,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新的基金经理未能扭转亏损局面。截至2023年4月20日,新的基金经理任职以来回报为亏损15.49%。

一些基金经理则是离开了老东家,选择在新的天地大展身手,徒留下受伤的“孩子”。例如,2021年6月,某远见价值混合基金正式成立,首募规模超过20亿元。对于一家中小基金公司而言,这是不错的发行成绩。然而,该明星基金经理仅管理约1年即离职。从其最后去向看,加盟了知名私募。

上述明星基金经理找到了新的大平台,却留下了“烂摊子”。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上述明星基金经理任职回报为亏损29.23%。该基金最新基金净值在0.6元以下。

类似的情况并不是少数。某小公司旗下的明星基金经理曾凭借亮眼的短期业绩,快速晋升为百亿级基金经理。2021年,该基金经理发行新基金,首募规模超过20亿元。2023年1月,该基金经理宣布离职,但其管理的新发基金任职回报为亏损15.09%。据悉,该明星基金经理离职后已加入一家中型基金公司。

更有基金经理因为业绩不佳被强行卸权。“刚得知公司关闭了我在泓德卓远的交易决策权限,我很震惊!为什么?没有交易决策权限,请问我还是基金经理吗?增聘基金经理不需要和原有的基金经理讨论吗?这样瞒天过海置持有人利益于何地?”2021年8月底,泓德基金前副总经理邬传雁发文道。

邬传雁提到的泓德卓远在发行时一日售罄。从事件进展情况来看,虽然此后邬传雁与泓德基金达成和解,但今年2月,邬传雁离任了基金经理。泓德卓远最新净值也只有0.6元多。

追星须谨慎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近两年网红基金的表现给基民上了一课——盲目追逐网红基金存在较大的风险。

对于基金公司而言,一方面,应当有逆向布局思路,不应在市场高点时密集发行新基金,迎合市场短期热点;另一方面,不应进行“造星”运动,每位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都有其边界,一旦规模超过策略容量,应当及时限购。

“很多业绩不佳的基金如果更换基金经理,应当给投资者一个交代。有的更换基金经理可能是为了后续将业绩做好,有的也可能是基金经理撂挑子或是被强行卸权,投资者应当享有知情权。”有人士表示。

去年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坚决纠正基金经理明星化、产品营销娱乐化、基民投资粉丝化等不良风气。引导基金管理人与基金销售机构牢固树立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的营销理念,强化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践行“逆向销售”,积极拓展持续营销,创新投资者陪伴方式,加大投资者保护力度。

“从数据来看,中国公募基金的整体回报是很出色的,比很多成熟市场都优秀,长线持有基金都是挣钱的。”在富达基金总经理黄小薏看来,好的基金产品能够做到让基民不再为择时而担忧。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