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科创板制度创新频出招 重塑资本市场生态

2019-11-06 10:51:01 作者: 来源:证券时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华PE:

 从黄浦江畔那一声掷地的宣告,到46家科创企业落地生根,科创板,这一被寄予“中国资本市场增量改革试验田”重托的新设板块,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和更加市场化的改革步伐向前迈进,“硬科技”是方向,“试验田”经验推广是重任。

  多位市场人士表示,科创板重塑了信息披露生态,促进市场参与各方归位尽责,让市场化、法治化改革在资本市场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科创板的制度创新仍在继续,随着制度规则不断完善,试验田作用不断发挥,资本市场的改革之路将越走越宽。

“符合预期”的

  科创板改革之路

  从筹备设计到开市运行,这一年来,“科创板”的内涵日渐丰富,规则设计自2019年3月1日始,证监会、上交所、中证登等公布一系列科创板和注册制规则,科创板规则体系初步建立,此后更不断完善。

  证监会主席易会满介绍,在发行承销环节,压实中介机构责任,形成以机构投资者为参与主体的询价、定价、配售等机制,实现新股发行市场化定价。在交易环节,放宽涨跌幅限制,配套完善盘中临时停牌、“价格笼子”等市场稳定机制。优化融资融券机制,促进多空平衡。在持续监管环节,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和针对性,树立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监管理念。并购重组由交易所审核,涉及发行股票的,实施注册制。在退市环节,创新退市方式,优化退市指标,简化退市流程。

  一家券商投行人士表示,科创板多项创新性制度的设计,让上市条件更加包容、审核与注册程序更加高效、发行定价更加市场化、跟投机制强制化、交易机制更加灵活、退市制度更加严格。

  在审核端,为了确保登上科创板的企业具备“科创”属性,交易所督促发行人就是否符合科创板定位进行合理评估,要求保荐机构进行核查把关,并向专家咨询委员会咨询;在此基础上,交易所对企业的技术水平、先进性程度、研发投入等情况,加大问询力度,要求发行人充分披露清楚;对明显不符合科创板定位的,不同意其发行上市申请。

  截至目前,科创板已经支持了一批符合科创定位的企业上市,支持科技创新的效果初步显现,多家明显不符合科创板定位的企业,被终止了发行上市审核。整体来看,科创板“符合预期,基本稳定”。

  中泰证券分析师陈龙认为,从目前的运行情况来看,科创板较好地实现了借助资本力量服务科技创新企业的目标。首先,重点行业的科创企业得到大力支持,目前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产业三大行业占比最高;其次,科创企业募集资金水平提高,超过70%的企业拟募集资金在5亿元以上;再次,上市标准突破盈利限制,目前已有企业选择第五套标准申请上市并过会,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从市场表现来看,发行市盈率总体合理,估值符合市场预期。从静态市盈率指标看,46家公司2018年扣非前摊薄后市盈率区间为18~269倍,中位数43倍;若根据2019年动态市盈率看,46家公司的市盈率中位数约在35倍。绝大部分公司发行市盈率低于可比公司,也基本落于卖方建议估值区间内,符合市场预期。

  募资额适中,超募金额相对有限也表明市场运行较为理性。46家公司募资额区间为3.5亿~105.3亿元,总额593亿元,中位数10亿元。其中,35家公司募资额超过募投项目所需资金,7家公司未募足,4家公司募资额和募投项目所需资金规模相当。46家公司募集资金总额超过募投项目所需资金的比例为20%,超募金额相对有限。

  上述投行人士指出,当前科创板存在的部分新股涨幅较大、市盈率高于其他板块等现象,与开市时间较短、供求关系相对紧张有关,随着供给端的增加,市场将更加理性,新股“不败”的市场预期将会被打破,市场参与各方,会更加注重企业质量的研究,回归初心,投入价值投资的怀抱。

  “硬科技”

  科创板的探索之道

  易会满指出,科创板改革肩负着两大使命:一是通过资本市场的力量推动经济创新转型;二是用这块“试验田”推动资本市场基本制度改革,首先要稳步推行注册制,加快推进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结合证券法修订,研究逐步推开。

  陈龙表示,监管层的表态释放了两层信息,一是要不断完善科创板制度规则,更好地服务经济创新;二是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改革也将引入科创板经验,释放资本市场制度改革红利,引导企业价值重估。

  记者了解到,科创板的并购重组政策正在加紧修改,再融资、非公开转让等相关制度规则也会很快征求市场意见。上交所相关部门介绍,通过非公开转让等配售方式实施股份减持,就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平衡机制,既满足了一级市场风险投资人的退出需求、激活科创领域的活力,又不会对二级市场产生脉冲式的减持冲击。

  “希望科创板的改革能够坚定市场化、法治化的方向不动摇。”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表示,新股供应更加可预期、实现常态化,创业板与科创板各有分工、各展所长,科创板的改革试点成果能够尽快向全市场推广应用。

  注册制扩围已成为市场的普遍预期。一家创投企业负责人表示,注册制的推广对资本市场生态将带来重大转变,企业是否符合上市标准、是否能赢得投资者的认可,详尽的信息披露替代了监管核准,就是要监管转型,市场主体各尽其责,中介机构要履行好“看门人”职责,以其专业性和核查把关能力形成重要判断。市场将发挥更强的话语权。

  对于可能出现的科创板和创业板的定位重叠问题,上述创投企业负责人认为,科创板定位的是“硬科技”,是自主创新和高研发的科创企业,如何坚守定位,保持对科创企业的吸引力需要在制度供给方面下功夫;创业板诞生到发展的过程,正好对应着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红利期与世界互联网浪潮的高峰,吸引更多模式创新型企业。

  综合来看,监管层会统筹考虑各层次市场的功能定位,稳妥推进改革。正如易会满所言,“发挥科创板试验田作用,不是简单照搬照抄,证监会将结合市场实际,在充分评估论证、确保市场稳定前提下推进改革。”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