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蔡昉:经济复苏需要消费需求,可培养三类中等收入群体解决消费问题

2021-04-12 10:08:37 作者: 来源:证券时报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华PE:

 证券时报记者 贺觉渊

4月10日,《财经》杂志、《财经智库》、沙特基础工业公司召开“2021全球经济信心指数”发布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蔡昉在发布会上表示,我国现在最需要的是消费需求,而第二个人口引爆点对消费需求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要培养中等收入群体,包括脱离绝对贫困后的群体、城市中的务工人群。

“如果不能通过消费大规模复苏引导整个中国经济回到正轨,可能会产生长期趋势慢变量的提前兑现。”蔡昉指出,中国复苏需要防止长期慢变的趋势。我国老龄化过程中,有两个转折点或者引爆点,一个引爆点已经发生了,2010年我国达到劳动年龄人口的峰值。现在我们面临着第二个引爆点是2025年之前,中国的总人口会达到峰值,之后就是负增长。总人口的零增长和负增长可能会造成潜在增长率的下降,会造成需求不足。我国现在最需要的是消费需求,而第二个人口引爆点对消费需求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蔡昉表示,老龄化大体上会产生三个效应。一是人口总量效应。人生下来就是消费者,人口增长缓慢,消费增长就缓慢。如果人口负增长,其他条件不变,消费也将负增长。二是人口年龄结构效应,人老了以后消费倾向下降。由于对未来的预期,现在是现收现付,缴纳养老保险支付给退休的人,但人们不确定在老年后养老保险还能不能保障,因为人口抚养比变化了。除此之外,现收现付带来很强的缴纳社会保险的负担,导致消费缩小。三是收入分配效应,如果收入分配差距比较大,穷人边际消费倾向高,但收入低,而富人不愿意消费,也会影响到消费。

蔡昉认为,真正的消费主要生力军是中等收入群体,要培养中等收入群体。第一个群体是脱离绝对贫困后的群体。我国过去有一亿人摆脱绝对贫困,绝对贫困摆脱以后意味着存在从低收入到中等收入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培养。要解决相对贫困,乡村振兴等等促进绝对贫困摆脱以后的人群走向中等收入。

第二个群体是在城市中的务工人群。我国有2.9亿农民工,其中有1.73亿是进城的,进城里又有1.35亿基本住在城市,这些人有望成为中等收入群体。很多人的收入已经成为中等收入群体,但是社会保障等等还不够,还有不稳定的因素,给了户口,其中相当多的人就变成中等收入群体。

此外,蔡昉还表示,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有2.46亿,65岁以上的也有1亿多,足够让老年人通过延迟退休增加收入,能够增强整个社会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让他们不要为隔代的孩子有后顾之忧,应该让这批人过上中等收入的生活。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