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申万宏源承销保荐张剑:加强新三板 与北交所的制度协同

2022-05-31 16:05:30 作者: 来源:上海证券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华PE:

 “北京证券交易所设立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作用的重大举措,为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我们始终对北交所与新三板的发展抱有坚定信心。”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剑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针对北交所及新三板市场未来的发展,张剑提出了三方面建议:持续加强政策指导和服务保障,坚持错位发展、完善支持中小企业成长的特色服务体系;从优化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要求、创新交易机制、减税降费吸引各类投资者等角度,提升新三板与北交所的交易活跃度;加强新三板与北交所的制度协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上海证券报:您如何评价北交所设立运行半年多来的情况?对北交所后续发展有何判断?

张剑:北交所开市后,新三板创新层调层频次增加,北交所“后备军”不断充实,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与质量稳步提升,北交所投资生态逐步完善,市场流动性也在逐渐改善。作为发展普惠金融的关键举措,北交所相关业务将迎来战略机遇期。

具体来说,北交所具备制度建设的后发优势,“龙头撬动”效应突出;承接新三板历次改革经验,北交所具备较好的制度探索积累,新三板创新层对优质企业的吸引力加大,企业挂牌上市意愿上升。未来,制度层面的推陈出新将持续激发市场活力,上市公司有望长期受益于市场规模建设与特色制度功能建设的双重红利。

北交所成立后,申万宏源证券迅速作出响应,从挂牌、督导、发行、研究、投资及做市等多方面着手,提供“北交所”全产业链服务。作为北交所和新三板战略业务的主要承担者,申万宏源承销保荐制定了北交所业务行动方案,从业务研讨与培训、团队建设、内控体系三个维度完成了公司新三板、北交所业务的基础制度建设。

业务方面,我们建立了逐层覆盖、常态化的业务培训体系,为打造专业化的北交所业务团队提供智力支持。团队建设方面,公司将既有的五个普惠金融业务部扩增为七个,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普惠金融业务部门牵头、保荐业务团队相互支持并融入的北交所业务执行新体系。内控体系方面,公司以监管机构发布的尽职调查工作指引等制度要求为基础,结合业务开展实际、参考同业做法,制定了相应的业务指引和模板。

上海证券报:在未来的业务发展规划中,申万宏源承销保荐将如何提高对新三板挂牌及北交所上市企业的服务质量?

张剑:首先,我们将加大“专精特新”基金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申万宏源将持续推进设立各区域的“专精特新”基金,完善对有新三板挂牌及北交所上市潜力的中小企业的投研制度,向权益产业链上游扩展,着力解决中小企业早期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其次,我们将保持在新三板推荐和北交所保荐业务方面的品牌和经验优势,在扩大新三板推荐业务基本盘的同时,挖掘相对成熟企业的保荐业务需求。

再次,我们将关注挂牌及上市企业后续的并购重组需求,帮助挂牌及北交所上市企业寻找合适的并购机会,帮助客户实现纵向产业链做长做专、横向整合做大做强的产业目标。

另外,申万宏源将持续关注新三板挂牌和北交所上市企业与深交所、上交所、港交所之间的互联互通需求。作为拥有全牌照的综合型券商,申万宏源将利用自身研究、品牌、渠道等方面的优势,持续发力综合金融业务,持续关注“新三板基础层—创新层—北沪深港交易所”之间,以及四大交易所内部之间的互联互通需求,同各交易所一起,为企业成长和发展匹配最适宜的金融资源。

上海证券报:对于北交所未来的发展,以及新三板持续深化改革,您有哪些建议?

张剑:今年以来,大量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较大困难。“中小企业能办大事”,近期召开的国常会再次要求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扶持。新三板及北交所作为服务中小企业的主阵地,在服务国家战略、落实“六稳”“六保”等方面,一定会发挥出更重要的作用。

首先,北交所要立足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定位不动摇,坚持错位发展,完善支持中小企业成长的特色服务体系。建议持续加强政策指导和服务保障,为相关产业、企业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增强板块吸引力。

其次,多措并举优化投资者主体结构,提升新三板与北交所的交易活跃度。一是建议优化开户资格要求,适度降低资金门槛,增强投资者参与意愿,提高市场流动性;二是建议北交所创新交易机制,推出做市交易制度,形成竞价交易与做市交易并存的混合制度体系,解决流动性较差等问题;三是建议通过减税降费等方式,吸引各类投资者,尤其是各类长期资金积极参与市场交易,逐步优化投资主体结构。

最后,加强新三板与北交所的制度协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一方面建议持续完善新三板内部分层管理制度,为北交所输送更多优质企业;另一方面建议加强新三板与北交所之间的协同联动,包括但不限于在股票挂牌、持续监管、融资并购、公开发行等各环节之间,形成业务程序对接、监管标准衔接、信息共享互认,促进形成一以贯之、预期性强的准入体系。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