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418家A股中有78家科创板公司 总市值和首发融资规模全国第一

2022-12-30 15:17:44 作者: 来源:上海证券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华PE:

 黄浦江蜿蜒向东,融进滚滚长江,汇入茫茫东海。千百年来,这条上海的“母亲河”汇聚着这座城市的灵气和精华,孕育和造就了上海国际大都市的澎湃活力。

  走进位于黄浦江畔的中国证券博物馆,在一楼展厅中,飞乐音响、延中实业、申华电工等“老八股”的股票被整齐摆放。熟悉“老八股”的股民都知道,除了浙江凤凰,其他7家均是上海企业。在色调典雅的木质展台的映衬下,这些富有年代感的纸质股票已成为上海企业“弄潮”资本市场的最佳见证。

  星霜荏苒,居诸不息。经历32年的发展,一批批来自各行各业的上市公司,乘着改革开放东风,借力资本市场各展身手,成为上海国民经济最活跃、最富创造力和竞争力的典型代表。截至目前,上海上市公司数量已经从最初的7家快速增长至418家。其中,科创板公司多达78家,总市值超过1.2万亿元,首发募集资金总额近1400亿元,总市值和首发融资规模均位居全国第一。更为重要的是,代表高质量发展内涵的上海上市公司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尤其体现在行业更新、规模更大、盈利更好、融资更平衡等方面。

  “上市公司的多寡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风向标,同时,上市公司数量的提升,也能推动城市产业集群的生成,促进提升产业链协同的效率。”上海上市公司协会秘书长袁艺认为,伴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上海一批上市公司已成为行业经济的“排头兵”,有效促进上海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了企业竞争力的整体提升。长期以来,从在当地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所作的贡献,上海上市公司在全国各地区中名列前茅。

  近期,上海证券报记者走进上港集团上汽集团、沪硅产业、君实生物等多家上市公司,在访谈和交流中,寻找上海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成功轨迹和活力密码,管窥中国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规模之变变的不仅仅是数量

  “上海向来走在资本市场改革前列,诞生了境内第一家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国资借力资本市场进行改革也领先于全国。”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袁艺回溯并梳理着上海上市公司的发展脉络。

  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时,上海上市公司共有7家。随后,历经32年发展壮大,更多的上海企业在资本市场站稳脚跟,叱咤行业风云。

  回首上海4个100家A股公司登陆资本市场的时间表,或许我们能窥见速度的意义:从1990年的12月19日起,上海板块公司突破100家用了约10年;从100家到200家用时约5年;从200家到300家用时也约5年;而从300家到400家,只用了2年时间。

  上海上市公司数量变化曲线的不断上扬,背后是一项名为“浦江之光”行动计划的渐进展开。

  上海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上海市中小企业上市促进中心主任王东说,“浦江之光”通过发掘优质上市企业,为金融市场提供优质上市资源,15年间已累计培育了4500多家拟上市企业,其中包括联影医疗宣泰医药、益方生物、君实生物等近60家科创板上市公司。

  步子迈得快,还要迈得稳。为推动上市公司做优做强,在支持优质企业上市的同时,并购重组“主渠道”亦带动上市公司面貌发生积极变化。较为突出的是,2019年,中国东航响应“国民合作”号召,以定向增发形式与吉祥航空实现交叉持股。这场资金总量超过130亿元的“牵手”,是中国民航业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股权交易。

  综合衡量资本市场并购交易趋势的《新华-上普中国并购综合指数报告》显示,2021年注册地位于上海的上市公司完成了73宗并购交易,交易总额440.20亿元,从占比来看,成交宗数占全国案例的10.08%,成交金额占全国总成交额的8.3%,同时上海地区上市公司收购时的平均溢价倍数也低于全国,反映出市场主体在并购交易中表现出更理性的态度。

  “上海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不仅在上海企业改革史上作用巨大,而且在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其探索创新多,取得成效显,持续时间长,全国影响大,为各地的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上海金融文化促进中心理事长范永进称。

  范永进是上海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亲历者,对当年诸多案例如数家珍:如脱胎换骨置换的“钢运模式”;整体置换后增发新股的“龙头模式”;吸收合并的“巴士模式”;借壳上市的“强生模式”;先托管、后收购的“金陵模式”;股份回购的“申能模式”;并壳让壳的“大众模式”等,对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意义重大且深远。

  行业之变进一步擦亮了“底色”

  2022年疫情防控最艰难的时刻,上海的“五个中心”功能仍然有效运转。今年前三季度,上海的地区生产总值超过3万亿元,继续保持全国城市首位。

  经历重重考验,上海高质量发展势头不减,推动经济发展的动能则是——向科技创新要动力。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上海就提出发展电子信息、汽车、生物医药等六个重点行业。至今,六个重点工业行业产值增长了13倍,夯实了上海经济发展的基础。在2022年遭遇疫情的情况下,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仍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沈开艳表示,近年来上海已构建“3+6”新型产业体系: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为引领的三大先导产业,以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为支柱的六大重点产业。

  如何打通创新堵点痛点,实现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借力科创板促发展,成为求解新时代命题的钥匙。

  2022年7月22日,在科创板开市三周年之际,时任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指出,在中国证监会和各方面有力推动下,科创板从无到有发展壮大,强磁场效应持续放大,硬科技成色更加突出,试验田作用不断彰显,促进了近年来上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3年来,一大批与过往上市公司气质迥异的“新脸孔”涌现科创板,它们沉心静气、深耕主业、锻造优势,在事关未来的前沿领域把握主动,奔跑在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新赛道上。

  目前,作为科创板的主战场,上海拥有78家科创板公司,首发募集资金总额1368.91亿元,全国占比为18.25%;总市值12012.19亿元,全国占比为20.17%,总市值和首发融资规模均位居全国第一。

  从行业分布看,78家上海科创板上市企业中,集成电路企业22家,生物医药企业27家,其他产业29家。集成电路及生物医药企业占上海市科创板上市企业总量超过60%,行业集中度较高,“硬科技”底色日渐浓郁。

  上海张江,众多创新药企扎堆的中国“药谷”,创新药在这里“与时间赛跑”。作为科创板上市企业,总部位于上海张江的君实生物今年上半年有近10款创新药物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批准,其中3款为中美双报。2020年7月,站上科创板舞台,君实生物用一个个国产创新药,擦亮硬科技的“名片”,在“试验田”中汲取营养,创新勃发。

  上市两年多时间来,让君实生物CEO李宁感受最深的是,科创板帮助公司实现了全资源要素配置的前移,公司在成长阶段就获得了很多成熟期企业才拥有的优质资源。

  科创板产业的进步,还有效发挥着补链强链功能。沪硅产业是本土半导体基础材料的“国家队”,在登陆科创板后,迅速实现国内首次量产销售300mm硅片正片产品。

  “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重大改革,为我们这样的龙头企业发挥出题者作用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沪硅产业董事长俞跃辉表示,半导体材料领域的突破,有赖多学科、多领域“硬科技”研发支持。龙头企业牵头,能够推动重点项目协同研发一体化,对于一些有技术潜力和技术特色的小企业,只要有龙头企业提供试用试制的机会,它们就可以实现较快发展。

  和沪硅产业一样,中微公司复旦微电、和辉光电、骄成超声联影医疗凯赛生物等科创板企业,打破了国外厂商在高端装备等诸多领域的限制,保障了经济运行安全。

  此外,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加快突破关键技术,有效连接产业链的“断点”、疏通“堵点”,为国产化进程提速增效。据统计,目前三分之二的上海挂牌公司集中在先进制造、战略新兴和现代服务等领域。

  “经过30多年时间的培育和发展,上海上市公司产业覆盖面不断完善,布局逐步优化,第三产业相关行业与制造业共同成为上海上市公司行业的构成主体。”袁艺认为,尤其是上海“硬科技”企业展现的巨大潜能与活力,为推动上海制造业转型升级、支持先导产业集群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治理之变现代企业的范式越来越足

  从上海嘉定到宝山,一辆辆氢能物流车满载着货物,穿梭在公路上,成为一道特别的风景线。而这批氢能卡车的动力源,正是来自捷氢科技的燃料电池产品。

  “目前,捷氢的新一代燃料电池电堆平台已实现完全自主设计开发,一级零部件达到了100%国产化,而且整体水平也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今年6月,捷氢科技拟分拆至科创板上市的申请,已获上交所正式受理,成为上汽首家,也是国有汽车集团中首家启动分拆上市的案例。”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介绍,通过科创板上市,捷氢科技将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和产能建设,加快氢燃料电池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国资重镇,是上海深入人心的一张名片。一批朝着“做强做优做大”不断奋进的“国字号”上市公司,以开明睿智的态度,在市场竞争的各个前沿领域跑出加速度。

  改革的锐气,很大程度上来自体制机制的突破。近年来,上海明确以发展公众公司作为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实现形式,充分利用多地域、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支持新兴产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

  “十多年前,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资本运作,更多是实施整体上市这类并购重组。随着整体上市逐步完成,提高国企资产证券化率,分拆上市越来越成为上海国企上市公司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企业价值的重要途径。”有投行人士向记者表示。

  作为国内首家整体上市的港口股份制企业,上港集团无疑是资本市场的“三好学生”: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2年位居全球首位、首家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每年现金分红占可分配利润50%以上。

  事实证明,从最初的公司制改制、股份制改制到整体上市,再到后来的公司做大做强,资本市场无疑发挥了重大作用。2006年,上港集团通过换股吸收合并上港集箱实现了整体上市,从根本上解决了母公司与上市公司之间存在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的难题。上市16年以来,上港集团净利润增长近5倍,成为上海国有控股企业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的典范。

  今年6月,上港集团再次宣布借力资本市场谋求更快更好发展,拟将旗下控股子公司上海锦江航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分拆至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上港集团表示,通过分拆上市,可使上港集团和锦江航运的主业结构更加清晰,有利于提升锦江航运的品牌知名度及社会影响力,强化锦江航运在专业服务领域的竞争地位和竞争优势。据悉,锦江航运已向中国证监会提交了上市申请材料,并于近日收到了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申请受理单。

  A股证券市场国资分拆首单,则给上海国有企业的改制创新探索出了一条全新的资本实现路径。

  在“双碳”的背景之下,电气风电于2021年5月19日在科创板上市,成为国资控股上市公司分拆旗下优质资产成功上市的第一单。分拆上市后,电气风电成为上海电气下属独立风电核心业务上市平台。借助上市融资渠道,上海电气加大了对风电产业核心技术的进一步投入,使电气风电的发展创新进一步提速,实现风电业务板块的做大做强。

  据统计,目前,上海市国资委直接监管的金融服务类企业全部实现整体上市,市场竞争类企业基本实现整体上市或是核心业务资产上市。上海国资系统已经有在境内外各类市场的上市公司近100家。“国有上市公司通过混改能够提升科学管理水平,有效促进生产力发展,最大程度释放投身市场竞争的内生活力和发展动力。”沪上投行人士向记者表示。

  政策之变优质资源倾斜优质企业

  在外界看来,上海是我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也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生产基地,无论在计划经济时期还是改革开放之后,上海的工业生产一直在全国各省市中居于龙头地位。对于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和产业条件的上海而言,上市公司数量快速突破400家是水到渠成之事。

  资本如水,善下者得之。

  “上海股市发展起来后,很快就迎来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范永进称,有些上市公司通过自身经营和资本运作获得极大发展,成为了行业和地区发展的排头兵、证券市场的绩优股和龙头股;有些上市公司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丧失再融资功能乃至连年亏损,从而被市场淘汰。

  为了解决上市公司质量问题,早在1999年,上海市政府提出“把优质企业、优质资产、优秀人才向上市公司集中”。1997年至2000年,上海探索了上市公司股权转让、资产置换、收购兼并、并壳让壳、股份回购等多种方式,使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得到发挥,优胜劣汰的机制得到较好体现,还总结出一套工作方法、一系列模式和范例,得到中国证监会肯定和支持,并向全国推广。

  与此同时,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针对上市公司经营和治理不规范、发展质量不高等病症,从政府部门到企业主体,从市场监管到行业自律,上海各方都在把脉、开方,去沉疴、治未病。

  2020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从七大方面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一个多月后,上海市政府出台《关于推动提高上海上市公司质量的若干措施》,进一步明确了“解题思路”。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既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上海更好发挥上市公司示范引领作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上海证监局相关领导此前公开表示,这项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作为一线监管部门,上海证监局坚持系统观念,通过监管主动作为推动各方履职尽责,形成工作合力。

  两年多来,上海证监局抓实抓细《关于推动提高上海上市公司质量的若干措施》落地工作,多方面推出创新举措。在政策支持下,近年来,上海上市公司数量显著增长、质量持续提升,在促进上海本地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上市公司“提质”是进行时,而非完成时。证监会近日发布的《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5)》提出,力争到2025年,上市公司结构更加优化,市场生态显著改善,监管体系成熟定型,上市公司整体质量迈上新的台阶。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新一轮政策措施的深入实施,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将步入优化供给、合力推动的新阶段。而作为资本市场改革的“排头兵”,上海有望在提升上市公司治理能力、高质量发展等方面迎来新进展。

  400多家沪股群体的蝶变,何尝不是中国经济跃迁的缩影?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