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第二季度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数据报告
2009-08-04 17:41:50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数据显示,二季度,据金融街PE研究院统计显示,PE募资数据开始实现部分复苏、投资、退出情况都有明显的改善。反映出中国PE进入到“回归式上升”阶段。具体来看,募资方面,二季度,2009年二季度,共有34支明确投资中国大陆的基金完成募集,募资金额达22.24亿美元。基金募资数量同比下降了40.4%,环比却上升了17.2%;基金募资额同比下降了84.5%,环比下降了33%。另外,本季度,共有3支面向亚洲地区的基金完成募集,募资总金额达14.9亿美元。基金募资数量同比下降了50%,环比没有任何变化;基金募资额同比下降了91%,环比下降了55.9%。本季度,中国大陆共有70家企业获得私募股权基金投资,投资总额67.54亿美元,每家平均获得超过1.18亿美元投资。从数据来看,除案例数同比有所下降外,其余数据都有一定程度的上升。具体来看,案例数同比下降了33.96%,环比上升了37.25%;投资规模同比上升了51.06%,环比上升了233.2%。退出方面,2009年二季度共发生11例退出事件,同比下降45%,环比上升了266.7%;共有13家投资机构实现退出。同比下降了59.4%,环比上升了33.33%。
基金募集全面复苏尚需时日
2009年二季度,共有34支明确投资中国大陆的基金完成募集,募资金额达22.24亿美元。基金募资数量同比下降了40.4%,环比却上升了17.2%;基金募资额同比下降了84.5%,环比下降了33%。具体见图1。另外,本季度,共有3支面向亚洲地区的基金完成募集,募资总金额达14.9亿美元。基金募资数量同比下降了50%,环比没有任何变化;基金募资额同比下降了91%,环比下降了55.9%。具体见图2。从数据上来看,除了募资数量环比有所上升外,其他数据还是处于下降的趋势,这说明虽然我国经济出现持续复苏的迹象,但从基金募集角度来看,全面复苏仍然需要一段时间。金融街PE研究院认为,首先,虽然经济出现向好的迹象,但由于未来经济走势仍存在众多不确定性,经济何时全面复苏仍存在分歧,因此LP在现阶段不会选择大幅度加大对PE基金的投资,而只是会选择谨慎的态度,因此目前基金募集仍呈现出进度缓慢的特点。其次,由于本土PE普遍缺乏运作大型基金的经验和足够说服力的过往投资业绩,以及中国目前缺乏成熟的LP队伍,因此目前本土PE募集的基金规模普遍较小,这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基金募集出现量上的突破。不过,有一点可以坚定我们对PE的信心,那就是本季度处于正在募集状态的基金总规模达到281亿元人民币,这一数据相当可观,可以为未来基金募集的全面复苏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支持。
数量上有限合伙制保持领先 规模上公司制保持领先
从本季度基金的类型来看,虽然从基金数量来看,有限合伙制依然保持着领先优势,在所有基金类型中占据主导,但其领先优势已经很小。而从基金规模来看,公司制占据了主导地位,而信托型基金在这两方面的影响力都很小。具体来看,本季度共有17支基金采用了有限合伙制形式,占比50%;共募集8.48亿美元,占比38.1%。有16支基金采用了公司制形式,占比47.1%;共募集13.6亿美元,占比61.2%。仅有1支基金采用了信托型形式,占比2.9%,共募集0.16亿美元,占比0.7%。
鉴于目前企业上市的限制,曾被推崇的有限合伙制开始被PE们疏远,特别是那些投资人民币基金的PE,因为,在目前的法律框架下,只有公司制基金投资的企业才能上市,以及获得相关的税收优惠。而目前有限合伙制却无法得到相应的鼓励和支持。
人民币基金占据主导
从本季度基金的具体币种来看,无论从基金数量还是基金金额来看,人民币基金都远远超越美元基金,占据绝对主导。具体来看,本季度共有31支人民币基金,占比91.2%,共募集21.44亿美元,占比96.4%;本季度仅有3支美元基金,占比8.8%,共募集0.8亿美元,占比3.6%。具体见图3、图4。金融街PE研究院认为,此轮金融危机使得中国私募股权投资领域过渡依赖于国外资金的融资模式受到较大冲击,而相比之下,中国国内庞大的资金储备、较好的市场流动性以及社会各界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投资需求,均为人民币股权基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虽然自去年4季度以来基金募集总量一直在下滑,但作为中国私募股权市场生力军的人民币基金却始终没有放慢其前进的脚步。另外,随着中国创业板市场的推出,人民币基金也将迎来新的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投资出现回暖
本季度,中国大陆共有70家企业获得私募股权基金投资,投资总额67.54亿美元,每家平均获得超过1.18亿美元投资。具体来看,案例数同比下降了33.96%,环比上升了37.25%;投资规模同比上升了51.06%,环比上升了233.2%。金融街PE研究院认为,受到经济持续向好﹑A股市场IPO即将重启﹑创业板即将推出等众多利好的影响,PE投资的信心开始增长,开始逐步恢复对企业的投资。而且由于受到本季度厚朴投资等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以46.21亿美元的代价购买了85.27亿股建行H股这一事件的拉动,使得本季度投资总量出现“井喷”。具体见图7。
服务业最受青睐
从数据来看,发生在传统行业中的投资案例为24例,占比34.78%,在案例数量中排名第二;投资金额为12.81亿美元,占比18.97%,在投资规模分布中排名第二。发生在服务业中的投资案例为25例,占比35.71%;投资金额超过53.01亿美元,占比78.49%,投资案例﹑投资规模分布中排名榜首。而广义IT行业本季度在案例数量、投资规模数据上均排名第三。共发生17例投资,占比24. 29%;投资规模超过1.17亿美元,占比1.74%。本季度其他高科技行业在案例数量、投资规模数据上均排名末位。共发生4例投资,占比5. 71%;投资规模为0.54亿美元,占比0.8%。
成长资本依然占据主导
从投资策略来看,本季度,PE投资仍然主要采用成长资本这一策略,但使用Pre-IPO和PIPE投资策略的案例有所增加。(注:我们这里的成长资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成长资本包括狭义的成长资本和Pre-IPO。)具体见图10、图11。尤其是本季度PIPE案例出现明显的增长。金融街PE研究院认为,在私募股权投资低迷的情况下,PIPE的方式可让PE获得更多的盈利途径;而对上市公司而言,除了资金之外也能获得更好的资源和管理模式。
具体来看,投资数量上,属于广义成长资本的案例数共有62个,占比88.57%。其中,属于狭义成长资本的案例数共有57个,占比81.43%;属于Pre-IPO的案例数共有5个,占比7.14%。 另外,本季度还发生了7例PIPE投资案例和1例不动产项目投资案例,分别各占比10%、1.43%。投资规模上,采用广义的成长资本投资策略的投资金额为11.94亿美元,占比17.68%。其中采用狭义的成长资本投资策略的投资金额为11.03亿美元,占比16.33%;采用Pre-IPO投资策略的投资金额为0.91亿美元,占比1.35%;采用PIPE投资策略的投资金额为51.21亿美元,占比75.82%;采用不动产项目投资策略的投资金额为4.39亿美元,占比6.50%。
基金退出转好 股权转让成主流
2009年二季度共发生11例退出事件,同比下降45%,环比上升了266.7%;共有13家投资机构实现退出。同比下降了59.4%,环比上升了33.33%。基金退出状况出现相当大程度的改善。具体见图12。
本年度基金退出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基金退出整体出现大的改善。随着IPO的重新开启以及创业板市场的日益临近﹑资本市场持续回暖,这些都为基金的退出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2)从退出的具体方式角度来看,股权转让为最主要的退出方式。金融街PE研究院认为,虽然IPO重启,但监管层出于“维稳”的考虑会对IPO发行节奏进行严格的控制,短期内不太可能出现IPO繁荣的景象,(3)从IPO的地点角度来看,本季度港交所和纽交所各有2例,因此,本季度香港市场和纽约市场平分秋色,难分伯仲。(4)从退出企业所处行业角度来看,传统行业本季度占据了主导。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