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货币政策没有微调 宏观政策取向不变(三部委)
2009-08-07 21:05:44 作者:wushuang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三部委强调当前宏观政策取向不能变,否则将前功尽弃。央行的货币政策全球最成功,并解释指出货币政策微调只是操作层面。同时,发布会也发出了保持楼
市、股市稳定的信号。
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谈货币政策微调
中国网8月7日讯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财政部副部长丁学东、央行副行长苏宁8月7日参加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介绍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等方面的情况,并答记者问。
当前宏观政策取向不能变 否则前功尽弃
朱之鑫认为,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决策措施,今年上半年“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他表示,当前宏观政策的取向不能改变,调控工作不能放松,调控的重点要更加突出。继续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位任务,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落实和充实完善一揽子计划和相关的政策措施,巩固经济企稳回升的势头。
他解释之所以强调宏观政策的取向不改变,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世界经济仍然处在衰退之中,未来的走势还不明朗,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在短期内还难以有大的改观,目前世界主要经济体下滑的态势实质上没有发生变化,要走出衰退实现复苏,还有待时日。在我国对外依存度比较高、金融日益全球化的情况下,我们的经济很难独善其身。
第二,我国国内经济企稳回升,目前来看主要是政策的拉动,支持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还不强。应该看到,目前政府投资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怎么样进一步发挥民间投资和社会投资的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消费也主要是靠政策的引导和鼓励。目前,无论是住、行等消费热点已经相当高,在就业压力加大和居民收入增长难度加大的情况下,消费政策的效益还会呈递减态势。
第三,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难度还比较大。
朱之鑫指出如果上述的困难和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势必会减弱一揽子计划的政策效益。如果政策发生了动摇,势必使经济企稳向好的态势发生逆转,甚至半途而废、前功尽弃。所以,我们在下半年的工作中要继续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落实和充实完善一揽子计划以及相关的政策措施。
央行称货币政策全球最成功 政策微调只在操作层面
对于货币政策走势,苏宁指出从目前看,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我国得到了有效的成效,货币信贷总量快速增长、信贷结构继续优化,对提振市场信心、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回升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从上半年的执行情况来看,应对金融危机,不只是中国,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不少也采取了很多政策措施来制止经济下滑、促进经济回升。但从总体效果比较来看,中国的政策,也包括中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应该说是最成功的。
他说今年1-6月份,我国CPI指数是负1.1%,下降了1.1%,工业品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5.9%,现在还不存在通货膨胀问题。
对于货币政策下一步走向,苏宁指出央行不会采用规模控制办法来控制信贷,同时他指出市场对于政策微调存在误解,微调并未政策,而是指操作层面。
他说,人民银行有很多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来控制货币供应总量,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同时,就目前情况而言还谈不上要采取手段来控制。他解释说首先,上半年国家集中出台了几批投资项目,下半年投资项目的出台可能不会像上半年那么多。其次,一些商业银行的贷款经营策略也是希望在年初的时候尽快把贷款贷出去,也支持了国家重点项目的建设,所以在上半年把大量贷款贷出去,下半年有可能贷款增长也不会像上半年那么多。但是这些都不会影响到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央行会保持货币信贷总量的增长,以起到对经济的拉动和支持作用。
关于货币政策微调,他说目前市场解读并没有反映央行的意思。首先“微调”不是对货币政策的微调,而是对货币政策的操作、货币政策的重点、力度、节奏进行微调。苏宁指出央行提出“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进行动态微调”的本意有两个方面。一是用市场化的手段,而不是用规模控制的办法。二是微调,而不是大的调整。
苏宁表示所谓的微调,实际上一直在进行,不是说下半年才开始微调,实际上人民银行月月、周周、天天都在根据市场的情况进行微调;上半年是有微调的。
他强调面对这样大的金融危机,很难说人民银行执行国家确定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一下子就到位,必须根据市场的情况,根据经济发展的情况进行不断的调整,使得这个政策能够确实起到拉动内需、促进增长的作用。
对于央行如何看待资产价格变化问题,苏宁指出人民银行非常关注资产价格的变化,关注引起资产价格变化的原因,特别是宏观层面的原因,但是人民银行不把资产价格作为货币政策直接调控的目标。
中央新增投资已下达3800亿 财政对民生支出加大
朱之鑫指出,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从去年年底到2010年,中央准备新增投资1.18万亿,带动约4万亿的投资,到现在为止已经分四批下达了3800亿元。其中保障性住房建设375亿,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1043亿,重大基础设施建设871亿,卫生、教育等社会事业573亿,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建设396亿,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542亿。
到今年6月底为止,已基本建成廉租住房25万套,开工建设了105万套,解决了196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建成农村沼气项目178万个,改造农网线路7.5万公里。
在铁路方面,有哈大、武广、南广、贵广四条大的铁路干线,南水北调工程都在加快。同时我们已经基本建设成了1360个大中型水利项目,建设了7800多个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项目。大家都很关心的农村初中校舍的改造已经完成了300万平方米,营造林3700多万亩,同时还新增污水处理能力400万吨/日。
丁学东指出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民生方面的支出7284.6亿元,比2008年增长29.4%。从今年1-7月份的财政支出情况来看,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也是大幅度增加的。从中央安排的1.18万亿政府公共投资来看,其中相当大比例就是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医疗卫生、农村基础设施等民生方面。
主要体现在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支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支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支持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推进文化事业的发展等。
房地产市场继续回暖 发改委称要市场稳定发展
朱之鑫指出上半年房地产市场继续回暖。一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450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9.9%;二是商品房的销售面积34109万平方米,增长31.7%;三是6月份70个大中城市的房屋销售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了0.2%。他说在回暖的过程中,也会有个别方面出现了一些热点问题,这也是在所难免的,他强调目前还是要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财政部避谈印花税 称要保股市稳定健康发展
在回答关于是否调整印花税问题时,财政部副部长指出,去年9月19日,经过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将证券交易印花税从双边1‰征收改为单边征收。从当时来看,这个措施降低了交易成本,提振了大家对股市的信心,对促进证券市场、股票市场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下一步,财政部将继续配合有关部门健全和完善市场内在稳定机制,以保证资本市场,特别是股市稳定健康发展。
扩大民营企业准入领域 促进民间投资问题
朱之鑫指出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3.5%,但是由于政府投入很大,民间投资相对变慢。他指出要按照两个“毫不动摇”的要求,关键在于在投资方面要给民营企业进一步扩大准入领域。两个“毫不动摇”是,毫不动摇地支持国有企业的发展,毫不动摇地引导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丁学东指出政府已经并正在陆续采取一系列措施,以促进民间投资增长,这些措施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增强社会的投融资能力,这其中包括降低企业的税费负担,包括实施消费性增值税、降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下限、放宽企业债发行限制、支持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等。
另一方面,着力培育市场,提振企业投资信心。所有扩大内需的政策对中小企业、民间投资的发展都是有促进作用的,比如说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家电和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等,这些措施都是有利于提振中小企业投资信心的。从中央财政来说,为促进民间投资和中小企业,今年实际做了四件事,分别为,增加了对中小企业的投入、推动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在税收方面给予民间企业支持、清理各种收费。苏宁指出,下一步人民银行还要会同银监会、各家商业银行加大工作力度,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同时他认为中小企业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信用制度的建设,才能够比较容易地从银行获得贷款。
朱之鑫指出不排除个别地方统计数据造假
关于中国统计数字问题,朱之鑫指出,中国各方面情况也非常复杂,也不排除个别地方、个别环节上会出现某种数字上的偏差,甚至是您刚才说的造假。在这一点上我们坚决加以查处。
他说,只要宏观数据能够做得更准一些、更精确一些、更贴近实际一些,将来宏观政策的制定也就更能符合经济发展的实际。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