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人民日报两天头版评论: 坚持宏调政策取向不动摇!

2009-08-18 16:01:33 作者: 来源:人民日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华PE:

中华PE:  上半年系列数据显示我国经济出现企稳回升好势头,《人民日报》8月17日、18日连续两天头版评论文章表示,要坚持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巩固经济向好趋势。以下为《人民日报》8月18日头版评论文章内容:


  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带来严重挑战,但是,全国上下共克时艰保增长,上半年我国经济出现企稳回升好势头。抓住关键期,巩固好势头,就要保持宏观经济 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持宏观调控政策取向不动摇。

  好势头得益于好政策,巩固好势头仍需坚持好政策。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冲击,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应对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坚持扩大国内需求,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实施这些政策措施,扩大了消费,拉动了投资,有效遏制了经济下滑态势。实践证明,中央应对危机的方针政策和一揽子计划是完全正确、及时有效的。当前经济向好势头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综观全球经济,总体仍未摆脱衰退的困扰,复苏之路缓慢曲折,外部环境依然严峻。从国内看,制约内需扩大的因素仍然较多,一些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经济自主增长动力不强,民间投资和社会投资作用还不明显,消费需求再扩展的难度在增大。关键时期,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让好政策发挥更大效应,对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非常必要、非常重要。

  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就是要继续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根据形势变化不断充实和完善一揽子计划,千方百计扩大国内需求,增强经济发展动力,确保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继续扩大消费,保持投资拉动,稳定外贸出口,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经济。落实好积极财政政策的各项措施,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支持经济增长的作用。

  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就是要在全力保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力争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互促进,应对危机与经济转型相统一,在经济发展上水平、有后劲、可持续方面做更多文章。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两只手”的作用,大力推动重点产业调整振兴,积极发展民营经济,培育新兴产业。政策支持的重点进一步向农业农村、欠发达地区倾斜,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不断拓展经济发展空间。突出扩大内需的惠民导向,扩大投资、促进消费、调整结构等政策向民生领域倾斜,大力加强就业、社保、教育、卫生、住房等民生领域各项保障制度建设,使城乡百姓得到更多实惠。

  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就是要加强调查研究,充实和完善政策,及时发现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进一步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和主动性。

  下半年经济工作的大政方针已经明确,关键在狠抓落实。让我们更加自觉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一致,振奋精神,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努力夺取经济社会发展新的更大成绩。

  人民日报8月17日报道:经济回升势头不稳 坚定保增长谋发展

    当前经济运行积极因素不断增多,企稳向好势头日趋明显。成绩让人喜,劲头不能松。继续牢牢咬住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个目标,保增长,谋发展,这要坚定不移。

  强调继续全力保增长,是因为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关键时期。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依然严峻,扩大内需面临不少困难,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压力日益加大。这样一个关键时期的中国经济,既有上行的动力,也有下行的风险。一旦有所懈怠或在政策执行中不够坚决、出现反复,就有可能错失良机、前功尽弃。因此,我们一定要继续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不折不扣地落实好保增长的一揽子计划和相关政策措施。

    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决定的。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但是,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众多,总体发展水平还不够高,发展还不平衡,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还没有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务十分艰巨。尽管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前列,但人均水平仍然靠后,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差距较大,就业压力沉重,大量的民生问题亟待解决。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是发展,保民生、保稳定的基础是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就要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避免大起大落。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最大冲击就是经济增长出现下滑态势,部分行业、企业经营困难,就业压力加大。不全力保持经济增长,多年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进程就会被打断,更多行业、企业陷于困境,失业大量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保增长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民生问题、政治问题。正因为如此,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果断出台了应对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国上下一心,共克时艰,才在较短时间内遏制住了经济增长下滑态势,企稳回升。当务之急就是要牢牢抓住关键期,奋力巩固好势头,确保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

  全力保增长,并不是单纯追求速度,而是要在保增长中注重推动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防止盲目重复建设和不顾条件铺新摊子;注重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积极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使城乡居民得到更多实惠。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为发展注入持久动力。把保增长与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有机结合起来,使增长更上层次、更有后劲、更可持续。

  我们即将迎来新中国60年华诞。新中国60年的不凡历程,就是一次次战胜艰难险阻、一次次经受严峻考验的过程。知难不难,迎难而上。坚决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继续全力保增长,坚定谋发展,今年的中国经济定会写下新的光辉篇章。www.zhonghua-pe.com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