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争夺大宗商品定价权
2009-10-12 11:55:55 作者: 来源:华尔街日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中华PE:中国领导人担心,中国经济的大规模扩张正在成为外国供应商抬高大宗商品价格的借口。因此,他们希望利用中国现有的三个期货交易所进行回击。
政府官员说,中国正将其期货市场定位为设定全球金属、能源和农产品价格的主要场所。通过让世界知道中国企业和投资者对商品合理价格的想法,中国希望能够减少其它市场的操控。
James T. Areddy/The Wall Street Journal
郑州商品交易所的交易大厅中国证监会期货业的主要决策者、主席助理姜洋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的确有增加定价影响力的长期目标,但要做到这点我们需要创造条件,逐步推进。不过西方人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现在进入中方视野的是:去年进口原油的1,300亿美元支出。
就全球范围而言,原油是最大也是最为重要的贸易商品,中国则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原油进口国。纽约商交所轻质低硫原油合约是全球交易最活跃的商品,因此也是设定全球价格的主导品种。
但据知情人士透露,上海期货交易所可能最早于明年参照纽约商交所的全球基准合约推出自己的原油合约。这将让中国交易员首次在这种大宗商品的定价中发挥直接作用。
一位参与规划的人士说,我们目前正在积极考虑原油期货。
在名义上仍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出现股票、债券和大宗商品市场是中国近几十年来实行资本主义做法最鲜明的例证之一。在中国本月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全国也在庆祝其作为经济超级大国的崛起。北京越来越渴望施加影响力──挑战国际决策者重新思考全球货币体系、多边机构的运行以及全球贸易谈判的方向。
当然,中国新兴的期货市场不会马上对设定大部分大宗商品价格的纽约、芝加哥和伦敦等大型交易所构成威胁。一个原因是,中国的这些竞争者基本对外资封闭,国有企业是其中最大的交易商,这是自由的全球市场所难以接受的。最多,中国大型期货交易所的出现会让中国企业和投机者在确定全球定价时与西方交易员一道发挥作用,但并不会控制价格。
但北京认为,设立大型期货市场可以将大宗商品的全球最大客户如何确定市场公允价格广而告之,这会提高中国的经济安全。对全球其它地区而言,这些交易所可能意味着减少对中国购买习惯的猜测,从而降低全球市场的波动性。铜和大豆供应商已经在根据中国期货价格的变动选择将产品运到或运出中国。交易员说,中国期货对其它地区价格趋势的推动作用似乎正在日益加强,尤其是在铜等金属方面。
从更大的范围看,在中国交易所交易的21种大宗商品中,有许多都是这个全球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大量进口的商品。据巴克莱(Barclays Capital)说,中国购买了原油总量的10%,铜产量的30%和全球大豆产量的53%。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