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杉杉发力私募创投行业 称9年内达到千亿元产值

2009-10-21 09:32:38 作者: 来源:中国证券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华PE:

中华PE:日前,旗下拥有两家上市公司的杉杉控股董事局主席郑永刚透露,通过服装起家的杉杉控股再次表达了在服装、新能源、矿业、金融投资、房地产等板块继续推进多元化的决心,并表示到2018年杉杉控股将达到千亿元产值。

  2008年,杉杉控股销售额达116亿元,资产总额超过100亿元。

  一位证券分析师表示,从上半年红极一时的房地产和新能源项目,到目前资本市场炙手可热的创业板,杉杉控股拟扩充的领域都是当前最热门的淘金项目,未来既有实现齐头并进的可能,也会遭遇多元化的风险和挫折。

  试水阳光私募

  去年末以来,杉杉控股一直在金融投资领域进行投资,并相继在银行、期货、股权投资等领域取得成绩。郑永刚表示,今年以来,杉杉控股更是在创业投资、私募基金两大方面开始发力。甚至杉杉股份本身,也成为市场上引人注目的“创投概念股”,旗下杉杉创投成功进入多个投资项目。

  郑永刚强调,这一模式还将继续坚持和扩大,今年杉杉控股正在通过合资合作成立多只私募基金,进行二级市场投资,目标是成为管理规范、业绩领先的阳光私募基金。

  郑永刚表示,近年投资板块为杉杉控股赚了大钱,仅在上市公司如宁波银行(002142)就有7.16%股权,该股权资产为杉杉控股创造了较大的投资收益和现金流保证。

  “目前,杉杉直接和间接控股的投资基金已经达到5家。”郑永刚称基金扩充之旅还未停止。据悉,这5家公司包括磐石基金、升阳资本、宁波杉杉创投、芜湖江东创投、龙田投资等。杉杉控股通过这些合资基金和创投公司进行着期货、股权投资、风险投资等投资业务。

  完善新能源产业链

  如果说金融投资还是杉杉控股正在培育和壮大的新产业外,新能源业务已经成为支撑杉杉控股的主营产业。不过郑永刚透露,未来数年,杉杉控股在这一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是通过对上游材料和资源的控制,完善产业链,掌握更大的话语权。

  10年前,做着与新能源完全不想干的服装产业的杉杉控股,通过收购资产和技术一举进入当时还不引人注目的锂电池材料领域,目前杉杉控股已经从单一的锂电池负极材料起步,相继建立起锂电池正极材料、电解液等完整锂离子电池材料生产线。杉杉控股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锂离子电池材料供应商。

  郑永刚说:“这个行业,没有第二,只有第一,落后就有生存危机”。

  今年以来,杉杉控股开始加大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新投入,利用全球资产价格低落期,向上游并购,增多原料话语权和保障权。

  郑永刚表示,杉杉控股目前正在与澳大利亚矿企合作开发镍钴矿产资源,向锂电池材料上游进军。杉杉控股希望通过打通产业链,能够提高在锂电池新材料领域的竞争力。

  此前,杉杉股份已经发布公告称,与澳大利亚矿业公司Heron(HRR.AX)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澳大利亚建厂,并将生产的矿石处理成镍钴精矿。
业的风险资本或银行贷款等。

  此外,中国需要更多的天使投资者,不仅因为他们愿意在企业的最初阶段进行投资,也因为他们通常会提供那些对于创业成败至关重要的专业经验和人际关系。

  而且,随着中国逐步将经济重心由大型国企主导向更高效、灵活和更有竞争力的生产体系转变时,大型国企业务分拆就变得更加重要。中国在这些机制上尚有不足。

  摩立特认为,虽然鼓励创业精神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最佳标准,但政策制定者先要了解一个地区或区域内的创业者所处的特定环境状况,然后采取注重实效的、有针对性的策略加以推动。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