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PE收购交易再现江湖 毁约劣迹被原谅未被遗忘

2010-04-21 11:26:20 作者: 来源:路透社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华PE:

中华PE: 没过多久,公开招股公司又一次成为私募股权公司的猎物。2月以来已爆出五笔私募股权收购交易,规模至少达5亿美元,超过2009年全年完成的四笔私有化交易总规模。此类收购交易再次华丽现身,意味着人们不再是之前那样谈私募收购色变。

  大环境由盛转衰,让包括Sallie Mae和Huntsman在内的许多收购案以不愉快的方式宣告失败。私募股权公司毁约,或大幅下调收购价,银行以畸形方式收回贷款承诺,因为清楚自己无法将贷款卖给资金干涸的市场。价格不菲的诉讼,投资者遭受损失和公司声誉折损,都是私募股权收购公开招股公司面临的障碍,在一段时间内无法克服。

  但是,贪婪重现推动了新交易。杠杆又慢慢回到人们视线,眼下这波收购所使用的杠杆是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之利润(EBITDA)的四到五倍。银行家私下表示,一揽子杠杆规模高达EBITDA六倍的交易也蓄势待发,尽管贷款商也在要求提高股权收购比例。收购公司迫不及待地想要在收益率缩水并使融资更困难之前,将手头资金投出去。股东则似乎很高兴可以通过2007年来难得一见的丰厚收购溢价进行变现。

  不过,买卖双方也都汲取了一些经验教训。信用度和安全感低的交易,会让双方签订更加严格的合同。私募股权公司正采用更加严格的财务测试。例如,Thomas H.Lee Partners收购CKE Restaurants的计划,就包含一项有关债务利润比率的例外条款。

  同时,公开招股公司坚持提高“分手费”,以免竹篮打水一场空。Cerberus最近宣布以15亿美元收购DynCorp,分手费就高达1亿美元,占交易规模的7%,而若是“故意毁约”,Cerberus还需支付3亿美元。Cerberus在2008年反悔United Rentals收购案时支付的分手费仅占交易规模1%多一点。

  私募股权收购交易重现江湖表示人们已经既往不咎,但签订交易时的保险条款也表明大家都不健忘。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