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Facebook融资内幕:扎克伯格曾因道德困境痛哭

2010-05-08 20:17:19 作者: 来源:腾讯科技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华PE:

中华PE: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财富》杂志高级编辑戴维·柯克帕特里克(David Kirkpatrick)即将出版的一本新书透露,2005年春天,社交网站Facebook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曾因融资而引发的“道义”问题躲在房间浴室里痛哭流涕。

  Facebook创建于2004年。柯克帕特里克的这本新书名为《Facebook效应》(The Facebook Effect),主要讲述了Facebook从初创到发展壮大的过程。该书援引Facebook早期高管马特·科勒(Matt Cohler)的话称,扎克伯格、科勒以及其他一些Facebook高管,在2005年春季的一天与Accel Partners明星投资人吉姆·布来尔(Jim Breyer)共进晚餐。布来尔在饭桌上表示,愿意为Facebook注资1000万美元,该投资对Facebook的估值为8000万美元。

  尽管扎克伯格对此感到非常高兴,但在此之前,他已收到了《华盛顿邮报》主席唐纳德·格雷厄姆(Donald Graham)的投资请求,只不过《华盛顿邮报》的投资远没有Accel Partners的吸引人。扎克伯格与格雷厄姆私人关系密切,而且他本人也倾向于同《华尔街邮报》合作,因为同“嗜血”的风险投资人相比,格雷厄姆的风格是那么的与众不同。

  在扎克伯格哭完之后,他向格雷厄姆打了一个电话,解释了他在“道义上左右为难”的困境。随后,扎克伯格便接受了来自Accel Partners的风险投资。可能是作为对此事件的补偿,2008年年底,格雷厄姆出任了Facebook董事会董事。

  Facebook当前的全球月积极访问用户已超过4亿人,年营收也将超过10亿美元。可是在当时,由于Facebook羽翼未丰且仍处创业阶段,想要从风投手中获得资金,对于只有20岁的扎克伯格而言,其所面临的压力不言而喻。柯克帕特里克在书中写道,2005年2月,包括4家大型科技公司、12家风投和《华盛顿邮报》都曾向Facebook抛出了橄榄枝。随后,维亚康姆首席执行官迈克尔·沃尔夫(Michael Wolf)曾与扎克伯格举行会谈,并表达了希望收购Facebook的意向。沃尔夫当时表示,愿意向Facebook支付7500万美元。不过扎克伯格拒绝了这一收购要约。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