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创业板市场逐渐成熟 中外创投基金齐头并进

2010-05-10 09:39:17 作者: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华PE:

中华PE:转眼之间,创业板开启已经大约七个月。如今逐渐成熟的创业板市场,不仅激发了中国创业者的创业热潮,也直接把中国本土创投基金带进了收获的春天。
  截至目前,已经登陆创业板的75家企业中,有80%以上的企业均有创投机构参与,且除了华平投资、英特尔投资和中比基金等少数外资参与外,其余绝大多数为本土创投机构。

  两年前寂寂无名的达晨创投,借势创业板一战成名,成为中国本土创投界的焦点角色;中国本土创投老大深圳创新投更是在创业板屡有斩获;刚刚拿到执照,师出有名的券商系直投更是仰仗创业板,占尽天时地利;大众公用、电广传媒等创投概念也因创业板效应,股价一路飙升。

  根据道琼斯VentureSource的统计数据,2010年第一季全球风险投资量增长13%,而涨幅主要集中于中国及印度市场,欧洲市场风投量下降7%。且中国市场风投数量增长迅速,第一季投资额为5.79亿美元,涨幅为35%。在这个35%增长的贡献中,本土创投机构占据主力军位置,而创业板的发展,势必会催生更多的本土创投机构。

  在创业板推出后的半年多时间,也正是中外风险投资机构在中国齐头并进,迅猛发展的时刻。根据道琼斯VentureSource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的风险投资总额同比增长了85%。

  据统计,仅2010年3月,就有17家VC/PE支持的中国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合计融资25.41亿美元,占3月融资总额的55.4%。其中13家在境内上市,合计融资18.70亿美元,另外4家境外上市的企业合计融资6.71亿美元。而在境内上市的13家VC/PE支持的上市企业中,19家VC/PE机构平均获利10.68倍。同时,境外上市的4家VC/PE支持的上市企业中,9家VC/PE机构平均获利仅有2.3倍。

  一系列数据的背后,显示的是PE投资企业退出渠道的悄然变化,中国资本市场从主板,到中小板,再到创业板,为不同规模和形态的企业提供了更具多样性的退出选择。本土的创投机构多年来退出渠道不畅通的压力得以大幅释放,也直接把本土创投机构带进了投资回报的春天。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