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PE热衷对赌 清洁能源医疗行业成香饽饽
2010-05-31 08:56:36 作者: 来源: 中国证券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中华PE:在5月28日举行的AVCJ私募股权与创业投资论坛上,本土与外资私募股权基金的多位合伙人均表示,看好国内的清洁能源和医疗行业,并表示二、三线城市低成本的优势蕴藏着广阔的盈利空间。中国企业估值普遍较高,作为应对策略,外资PE热衷于签订“对赌协议”,以防范出现意外损失。
二三线城市机会来临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私募股权市场的快速成长,中国境内的交易无论是从地域上还是行业上都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哪些地区或行业将会领导将来私募股权投资热潮成为论坛上关注的焦点。
“多样化不是我们选择的问题,而是一种趋势。”斐然资本的张仲说,“地理多样性成为一种必然,我们不仅要注重一线城市,更要挖掘其他二、三线城市的价值。”
百奥维达创业投资公司的合伙人李毅则认为,在地域多样化问题上,应该注意保持好与当地政府的关系,完善团队管理,打好产品和技术基础,同时,还要注重除资金外的其他资源的提供。
清洁能源和医疗被看好
在众多行业中,里昂证券亚太恒富的常务董事彼得·肯尼迪(Peter Kennedy)认为,清洁能源领域极具吸引力,无论是中国,还是欧美国家,都在用不同方法进行新型能源如风能、水能、太阳能等投资。张仲也表示,创造“清洁能源”这个词汇的人是个聪明人。
联想投资的董事总经理及财务总监王能光透露,联想投资最近投资的项目也是新能源方面的。他认为,发展处于早期的公司应注重该公司的技术和商业模式,而成熟的公司则要更注重品牌建设、管理提升和规范建设,以及业务和政府人脉方面的建设。
医疗卫生业可能成为引导将来私募股权投资热潮的行业,李毅针对医疗投资方面问题提出了见解。他说“我们会在果子快掉下来的时候摘掉果子”,因为已经发展成熟的公司投资风险比较小。
“对赌”或可弥补估值缺口
中国市场上的项目普遍估值较高,这让私募股权基金,尤其是外资PE感觉到操作难度很大。
在关于价值评估的问题讨论中,贝雅亚洲顾问有限公司的合伙人布莱特·塔科尔(Brett Tucker)提到了“对赌”概念,认为其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估值缺口,弥补投资者和企业家间不平衡的缺陷。
一个PE与受资企业之间签订的投资协议中最核心的部分通常被称为“对赌协议”。对赌协议包括可转换优先股、反稀释和业绩对赌。对于受资企业而言,一旦管理层滥用信用,作为积极股东的PE将动用对赌协议中的相关条款,对管理层进行惩罚。
“对赌主要对弥补小缺口比较有效,并不能弥补估值比较大的缺口,因为那样是很危险的。”凯鹏华盈创业投资基金的创始及总裁合伙人汝林琪认为,单项“对赌”、向上“对赌”的确是有效用的。与企业进行良好沟通,预测未来营业水平,采用正向“对赌”方式,会产生积极效果。
亚洲夹层资本集团的主管合伙人铁火在谈到化解与企业家之间矛盾时表示,“改进公司治理,在企业家出现异议时,我们与其进行交流和沟通,尽自己最大能力去帮助他。”而汝林琪也认为,要信任、欣赏投资者的商业和业务模式,了解差异化优势后,帮助企业增值。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