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浙江隐现创业板陷阱

2010-06-21 11:10:43 作者: 来源:市场导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华PE:

中华PE: 在良好的愿望下,浙江人对创业板的期望是否太高?长期关注资本市场的浙江本土经济学家刘晓林表示,就创业板而言,本意是为数量众多的自主创新和成长型创业企业提供资本市场服务,但现在一些企业则是把创业板当成投资平台,哪怕不运作任何产品,也有可能上市圈钱。

  一家视频网站的突然过会,打乱了浙江人对国内视频阵营格局乃至创业板的看法和猜测。6月12日,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首发申请前晚获中国证监会发审委通过,成为首个在国内创业板上市的视频网站。

  令人吃惊的,并不是这家网站在知名度与利润之间形成了巨大的数据反比,而是在过会消息传出以前,易凯资本CEO王冉在微薄中含蓄指出“据说有家做新媒体的公司马上要创业板上会了。建议发审委的委员们多向行业内真正的专家或相关服务机构咨询一下再做决定。中国的创业板不是没有机会成为中国的纳斯达克,但有更多的机会被玩残。”

  浙江人的宏愿

  浙江向来重视引导和培育企业上市,在创业板设立之初,浙江已经设计美好宏愿。浙江省金融办和浙江证监局提出“3个10%”的发展目标:首批创业板上市企业浙江占10%;浙江报会企业占全国报会企业的10%;后备资源的培育占全国的10%。

  这些创业板上的浙江布局者认为,A股市场在过去20年中承担着国有经济重新布局和现代企业制度逐步推广的重任,在经过十年探索和磨砺后的今天,创业板的推出更多地承载着中国新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使命,这对以中小企业发展见长的浙江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创业板的设立还将培育出一批专业的风险投资基金,势必改变浙江传统企业投资主体单一、随意性大的弊病。更关键的是,通过创业板的示范效应,将极大带动风险投资市场的繁荣。

  地方上的积极跟进,进一步推动了浙江企业热门创业板的局面。事实上,在创业板设立之前,台州已经与深交所签订《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工作合作备忘录》,约定在合作框架内,双方加强交流与互访。同时解决企业上市与股权重构问题,是台州人的直接动力。

  在县级市永康,工业经济考核名列浙中第一、上市公司数量为零,于2009年12月悄悄开始了针对当地企业的股改摸底,拟定《关于全面开展企业股份制改造工作的通知》,完成股改者予以重奖。

  终于在浙江多地方的推动之下,在28家首批创业板公司中,浙江就有3家入选,仅次于北京。除此之外,浙江省创业板后备企业资源丰富,已辅导企业和近期经改制以后符合创业板条件的企业超过100家,涵盖了信息软件、新能源、生物制药、影视制作、新业态、动漫等行业,其中信息软件行业占突出地位,另外还包括民营商业银行、传统名牌企业和文化产业。截至2009年6月,浙江省在发改委系统备案的创业投资企业共66家,占全国的15%,位居全国第二。

  然而在良好的愿望下,浙江人对创业板的期望是否太高?长期关注资本市场的浙江本土经济学家刘晓林表示,就创业板而言,本意是为数量众多的自主创新和成长型创业企业提供资本市场服务,但现在一些企业则是把创业板当成投资平台,哪怕不运作任何产品,也有可能上市圈钱。这样的创业板和原本的初衷确实有所背离。试想一下,企业产品如果没有业绩,股票价位又很高,这是极端不正常的,并且很有可能存在泡沫危险。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