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IPTV或低价抢占非试点城市

2010-06-30 11:18:33 作者: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华PE:

中华PE:  广电与电信更激烈碰撞或许会在更广阔的地带,那就是试点城市和政策允许IPTV落地的城市之外。
三网融合试点城市的名单揭晓在即,10几个城市只要入选试点就可以正常开展IPTV和数字电视等三网融合业务。而事实上,广电与电信更激烈碰撞或许会在更广阔的地带,那就是试点城市和政策允许IPTV落地的城市之外。

“在有线电视网络基本完成数字化、双向化改造,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和转企改制工作已完成的地方广电不怕电信的竞争,”广电总局广科院相关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但在大部分地区有线的数字化、双向化、网络整合都还在进行之中,而且不会成为试点地区,电信运营商在三网融合推进所造成的环境缝隙中,利用低价IPTV进行冲击,这样的竞争是广电,尤其是地方广电承受不了的。”

为何急迫

面对三网融合,广电和电信双方都有急迫的理由。面对国家给予的三年缓冲期,广电需要做太多的事情:整合各地分割严重的有线网络、组建国家级广电网络公司、提高自己的双向互动宽带能力等。而进行有线电视的数字化改造,数字电视的整体平移也是这些工作的基础。

电信方面在内容播控权仍由广电掌握的情况下,其IPTV的传输需要更快地推进。但目前电信的IPTV业务被“限制”在十几个试点城市开展,电信运营商仍需要与有IPTV内容播控牌照的机构,如百视通等进行合作,在指定的区域落地。

电信运营商之所以急迫的原因之一就是数字电视平移的速度和规模。根据格兰研究最新数据,截至今年5月底,我国有线电视用户规模1.7398亿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达到7286.9万,有线数字化程度达到41.88%。目前,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等地区积极推进有线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上述地区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增长幅度较大。

反观IPTV的用户规模,尽管呼声颇高,但仍不能让电信运营商满意。据市场调研公司iSuppli调查,今年中国IPTV用户数量将增加到850万户,比去年增加96%。

IPTV服务目前已扩展到中国的20多个省市,但用户只集中在少数几个地区。在中国的22个省中,IPTV用户超过10万的不到8个。而且,全部IPTV用户中有56%只集中在三个地区:上海、江苏和广东。

于是,就在安徽等还在推进数字电视平移的地区,当地的电信运营商已经开始了IPTV发展行动,尽管没有取得批准,但相当部分地区的电信运营商是采取先做起来再说的策略。

如何共存

但电信运营商对全国的冲击不会停止。一位安徽合肥的IPTV用户对记者表示,当地的IPTV 可以拿到的最低价格仅12元/月/户,为当地广电有线数字电视24元/月/户的一半。IPTV业务可以包含在宽带套餐之内,用户办理149元/月以上的套餐,就能获赠一年甚至永久的IPTV服务包。类似的业务推广是上海发展IPTV用户的重要方式。

低价、可以点播、延时播放的IPTV对当地的有线电视业务产生了很大的杀伤力,当地广电网络双向改造完成度较低,无法进行同等对抗。广电总局相关人士透露,这种情况在广东、广西、福建、新疆等多地上演。

在获准发展IPTV的地区,IPTV与数字电视的关系却更为理性和互补。去年年底,IPTV业务在上海地区用户规模突破 100万,上海也成为全球IPTV用户最多的城市网络。

在百视通看来,与几十元的有线电视费用相比,IPTV与宽带捆绑收费在 175~275元/月。有线电视相当于“自来水”,是普遍服务、公益服务;而IPTV则是“桶装水”,满足个性化、高端化服务。

IPTV在有线网络更为发达的地区启动了电视平台增量市场,而上海等网络基础较好的地区数字电视整体平移按计划进行,虽然IPTV发展很快,但对有线电视的发展并无冲击,而且在高端用户市场,东方有线也会利用双向改造后的网络配合有互动电视功能的机顶盒与IPTV竞争。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内部人士也坦言,在网络基础相当的经济发达地区,电信和广电可以通过价格和服务等方面的竞合,形成理性的市场局面,问题就是出在广电网络条件无法与电信宽带进行竞争的部分二线城市和广大三四线城市之下的地区,电信不顾政策限制进行低价冲击,未来主要的矛盾可能出在这种地方。

广电有何撒手锏

6月28日,又是一次推迟,意料之中的推迟出现在所有和三网融合相关的时间点上。

三网融合试点方案六易其稿,终于在6月上旬小范围发布,试点方案这一并不需要神秘的文件此后一直充满着神秘的色彩。

6月25日的这个周末,业内此前期待宣布试点城市也再次落空,再一次屏息等待成为所有人的选择。

等待的是那些已经申报试点不知是否获批的城市;还有那些准备在三网融合试点后摩拳擦掌的广电和电信运营商;那些等着销售更多融合终端的设备企业;那些等着在内容生产中获取机遇的大小公司;那些等着拉动业绩的上市公司,甚至还有那些等着股价上涨的中小投资者……

等一下,似乎缺了点什么?缺了观众。普通消费者到底应该在三网融合中期待什么呢?

从未来图谱来说,三网融合就是让你在任何一张网上都可以实现看电视、上网和打电话三种功能,而你可以自由选择包括广电网络和电信网络在内的任何一张网络,在中国你又可以选择电信、联通、移动和广电四家运营商。

广电备战需要时间

但这不是明天就能发生的事情。在业务融合和创新的道路上,不管是以运营商为中心的产业链的迁移也好,还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对新业务的需求和接受也好,都需要时间。3G时代固网和移动两大阵营互相渗透可以是很好的例证。

开启3G时代某种程度是融合的第一步,中国目前运营商的格局已经是三大运营商同时进行全业务运营,当中国电信的客服向消费者兜售移动电话,中国移动的销售在鼓捣消费者拉掉家里的固定电话线安装移动固话的时候,互联网和通信网的融合已经从业务层面真正进行了一年多了。

这是投资、宣传和教育的一年多时间。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消费者开始逐渐明白,用手机上网甚至用固定电话上网都是可能实现的,中国电信推出的魔屏就是充满野心和想象力的产品;中移动在上网本的推广失利之后,也在寻找合适的产品填补这一市场。在移动网络和固网中的融合业务的探索还将不断持续。

相比之下,广电太需要时间了。散落在“民间”的广电网络,条块分割良莠不齐,从行政上分属各地方政府,要从物理上和行政上连成一张网,并且完成升级改造,这将是一场耗时耗力且花费巨大的过程。

广电还需要时间来张罗自己的撒手锏业务,就如同人们一直在寻找3G的撒手锏业务一样。其实广电在这一方面有天然的优势,从技术上来看,那越来越宽的网络天生就是为大流量的视频业务准备的,而在大流量视频业务的生产上,广电经验卓著,并且在三网融合试点方案中争取到对内容的集成播控权。

广电的撒手锏

IPTV业务或许无法承载三网融合后广电的全部梦想。

身先士卒的上海文广旗下的百视通公司,经营数年把全国IPTV用户做到300万,个中艰难难以为外人道。而已经获得 IPTV牌照的南方传媒甚至因为业务推广艰难而放弃了牌照。在百视通公司的展厅,未来业务的重点方向——互联网电视——已经放置在展厅中最显眼的位置。

互联网电视,这一熟悉的名词已经在彩电企业的广告中出现了很久,但只有三网融合开始试点以后,相信才是互联网电视的起点。

广电设计的互联网电视,必须在电视终端中安装集成播控平台,这一平台虽然从内容表现形式看与IPTV颇为相似,本质的不同在于,广电在这一业务中将计费这一环节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一平台中,电信仍然可以坐收宽带接入费,广电却将内容收费系统抓在手里。而IPTV模式中,所有收费问题,由中国电信一手包办。

已经低调地与银联开展合作则是上海文广在掌控支付问题上的积极信号。

宽带反击战

网络正在从省内开始整合,跨省之间的网络合作也开始在行动。华数集团、安徽、新疆、河南等十余家广电网络公司,5月底宣布筹备成立“广电联合发展公司(筹)”。

在三网融合试点期内,依靠一边整合一边改造的网络,广电还会掀起一场宽带反击战,由NGB改造带来的宽带竞争实际上已经在国内城市上演过,也在某些城市正在上演。

丝毫不窄的有线网络,完成了数字双向改造之后,在很多城市有能力提供价格更低的宽带接入的广电宽带的阀门将如何开启?

试想,有线网络此前的收入来自于有线电视费,在国家大手笔投入改造有线网络的同时,增加宽带接入费的收入会让发展中的有线网络垂涎欲滴,而价格战在各城市也在所难免,这或许也需要考验各级政府的协调能力。

投资机遇:渠道重于内容

虽然三网融合的概念现阶段暴热,投资人眼中的机会并非只在此时才刚出现,先行一步的风险投资界早已开始在三网融合中寻求机遇。

“广电体系和电信体系融合后,各方现有的很多业务范围、行业责任将重新界定划分,价值链上的各方利益也将有所不同。从产业调整和行业规范角度来看,融合后市场上的竞争将更加公开、平衡;对用户来说,会获得体验更加丰满的服务;对行业从业者来说,能获得更加公平的机会。”Ventech China合伙人郭佳如是说。

显然,当广电系统正在酝酿发力的同时,投资人不愿意错过这一由政策导向带来的新商业机会。“三网融合给电视台、有线网络运营商、电信运营商、设备提供商、内容提供商以及产业链的其他上下游企业将带来不同的机会。但在试点方案正式执行后,产业链各环节实现收益的时间点将会有所不同。”郭佳认为。

三网融合最直接的实施效应是广电在各地有线网络的单双向改造,其中,她颇为感兴趣的是单双向改造完成后,催生出的创新型、跨平台的媒体服务新模式以及新商业模式下的创新型企业。

“要实现全国各地的双向改造,成本巨大,且实施周期也有问题。从成本上看,不亚于将全国电信网络重新铺设一遍。即便在试点期间会有相关的补贴,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何经济有效’是个不小的难题。”郭佳分析道。

对于很多人都认为“三网融合将迅速放大内容需求,从而会给更多的内容提供商带来巨大商机”的看法,郭佳认为,仅因为“需求被放大”就盲目投资内容制造业,可能并非是个理性的投资决策。“国内受众因为地域跨度、文化跨度等原因,对于内容的需求千差万别,往往是众口难调。在内容的需求无法达成一致性的前提下,一个有效的内容分发平台就更为重要。”

以前有线网络运营商收入模式单一,每月向受众收取一笔固定的网络服务费用。在她看来,主要原因因为网络环境和硬件质量,使得有线网络仅停留在“无差别无选择式的单向播放”模式上,有线网络的资源优势没能被完全地调动起来。当网络改造完成后,有线网络将拥有自主运营权,决定“什么时候”分发“什么内容”给“什么受众群”,打通分销渠道之后,其相关价值链将会得以延展。

与此同时,郭佳也注意到,有线网络往往隶属于各地广电,很少以国或大区或省为单位,更多的是在各地市进行着相对对立的本地运营。

记者注意到,有线网络的整合已成为各地广电的重任。在2008~2009年,江苏有线等与资本已有接触的企业,早已开始跨省投资、合作。目前,黑龙江省网整合已拉开序幕,广东省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也已启动有线网络用户整合工作。此外,一些已经完成省网整合的省级网络公司也开始抱团,不论是3月底“十省市友好网”的成立,还是2010年5月由杭州华数集团和安徽广电牵头,包括新疆、河南、云南等十余家广电网络公司共同组建的“广电联合发展公司(筹)”都已成为未来走势的信号。

“在三网融合的推动下,广电的省网整合和跨区域联合已经进入了实质性阶段,布局、并购、注资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的必然趋势,这其中不少有借助资本市场的意愿。这显然为我们专注于TMT领域的投资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郭佳乐观地表示。

业务融合:华数平台上淘宝

三网融合试点城市方案还未宣布,不过,华数集团却在加快将自己的数字电视业务与互联网业务捆绑。

昨天,华数集团在杭州宣布,已跟淘宝网建立起战略合作。双方将投资1亿元人民币,成立一家合资企业“华数淘宝数字有限公司”(下称“华数淘宝”),整合双方资源,打通数字电视与互联网之间的应用,建立新的商业模式。

华数淘宝包括两部分业务。一是华数电视淘宝商城;二是“淘花网”。其中前者将淘宝网现有业务移植到数字电视中,让消费者“用遥控器买东西”。淘宝总裁陆兆禧说,遥控器肯定比鼠标多。

华数淘宝总经理卢亮透露,具体实现方式需要借助一个机顶盒,接入淘宝网信息。但并非所有卖家都能进入电视商城,而是根据市场区域以及适合电视销售的特性,选择商品。

对淘宝而言,渗透电视平台好像不新鲜。去年它已跟湖南卫视合作成立快乐淘宝。卢亮说,与湖南卫视的合作只是以电视栏目形式带动营销,不具有真正交互性,而华数淘宝是个交互平台。

淘花网则号称中国第一家数字产品分享交易平台。华数集团旗下浙江华数传媒网络有限公司将在平台上销售音视频、软件等。

看上去,华数电视淘宝商城更像淘宝网电视版,淘花网更像华数数字内容“渠道”。

“淘宝网面临着终端突破,相对来说,它并没有介入应用领域。”华数传媒总裁励怡青说,而华数数字电视平台拥有淘宝用户,也能快速壮大三网融合应用的影响。

就在双方宣布合作之时,三网融合政策依然不明,许多应用并无规范,华数与淘宝更像在互相捆绑产业资源。从关键的支付来说,淘宝虽然开始建立电视版,但在关键的电视支付上,目前并不导入支付宝,而将采取货到付款,延续原始特征。

励怡青表示,政策确实还不明朗,但“用户有很多需求”,公司目前就是要将需求引到电视、客厅里来。

“大家一直在说三网融合。事实上,此次合作本身就是一种三网融合模式。”华数传媒董事长方建生说。

尽管如此,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也表示,“我们谈了很久”,最后双方还是坚持做合资企业。

消息人士说,早在去年,双方便一直在谈,但就是因为马云不赞同合资模式,一直拖延很久。

但是,既然如今牵了手,马云也就不吝赞美华数了。他说,自己一回家就看华数数字电视,一看就停不下来。甚至透露,某次在香港跟李嘉诚儿子李泽楷聊天,说其他同行“怎么做都做不过华数”。

马云的重点在于,假如将购物放到华数平台上,淘宝就有希望实现自己的理想,即“让每户人家都有自己的超市”。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