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国内开发商借道海外融资 黑石等借机抄底中国楼市

2010-08-26 09:41:31 作者: 来源:华西都市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华PE:

中华PE:  黑石投资大连房产高端住宅

  日前有消息称,美国私募股权投资巨头黑石集团(Blackstone)同香港大型地产商鹰君集团达成协议,黑石集团同意向香港鹰君提供资金支持以合作开发鹰君2009年在大连所取得的土地,来建造豪华酒店和高档公寓。

  此举也在鹰君发布的中期业绩报告中得到间接验证,鹰君表示,集团持有大连项目50%权益并担任项目经理,余下的50%权益由一独立第三者持有。但未透露该独立第三方的身份。大连项目楼面面积约为28.6万平方米,挖土工程预计于今年三季度展开。

  由此,全球最大的私募投资公司“借道”进入中国住宅市场。早在2008年10月,黑石集团便投资了首个中国房地产项目,以9.5亿元的总代价获得了上海长寿商业广场95%的股权。

  外资投行纷纷涌进中国房市

  在当前国内房地产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严厉宏观调控政策的背景下,国内楼市量减价滞,房地产投资也显现减缓势头。但此次黑石的投资并非个案,外资对于国内房地产市场的热情近几月来未见消减,还有增加趋势。

  据商务部统计,2010年1-7月,外商直接投资房地产开发及城镇固定资产开发的投资累计总额为248亿元,同比上涨10%,而前6个月的累计总额为203.92亿元,同比上涨4%。前7个月利用外资进行房地产开发及城镇固定资产开发的投资累计总额为302亿元,同比上涨近11%,其中,前6个月累计总额为249.88亿元,同比上涨近3%。值得注意的是,自2009年5月起,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中的外资资金同比增幅一直是负数,而从今年6月起,外资资金的同比增幅开始转正,并呈现迅速增长。仅6月份当月利用外资的资金额就达到80.91亿元,超过了4、5月份的总和。

  经不完全统计,包括摩根士丹利、高盛、麦格理、瑞银、美林、华平投资、软银亚洲、凯雷投资、凯德置地等众多国际投资公司均以不同形式进入国内房地产业。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外资当前在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频繁活动基于多方面原因。由于银根收紧及房地产调控政策,国内不少房地产企业融资困难,缺乏资金的房地产商将“橄榄枝”抛向手握大量资金的外资;另一方面,从长远来看,中国房地产业前景依然良好,而房地产业是典型的暴利行业,外资的逐利本性使得国内房地产业对于外资充满诱惑,当前的房地产调控也提供了所谓的“抄底”契机。

  国内开发商借道海外融资

  国内开发商主要通过发行股权投资基金和债券的形式,吸引外资进入楼市。

  金地集团今年4月份与瑞银环球资产管理集团合作发起房地产基金,首期募集签约金额约1亿美元;6月下旬,中国海外子公司中国海外兴业也联手HarmonyChina房地产基金共同投资西安、青岛、沈阳的三个项目,并将西安项目30%股权、青岛项目30%股权和沈阳项目31.85%股权出售给基金公司,总价12亿港元。

  除了通过股权基金的形式吸引外资外,一些开发商通过发债也筹集了大量资金。8月4日,碧桂园发布公告称,将针对海外市场发行4亿美元的五年期优先票据。事实上,早在今年4月,碧桂园就已针对海外市场进行过一次5.5亿美元的融资计划。

  统计显示,金地集团、龙湖地产、远洋地产等相继推出海外融资计划。仅在地产新政发布的4月份,国内就有恒大地产、碧桂园等7家房企宣布在香港发行优先票据。据《中国证券报》国内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刚有所显现,楼市牛头初被遏制,而以黑石集团为代表的外资却开始涌入国内房地产业“抄底”,此举引发了调控效果被外资对冲的担忧。是抄底,还是投机?外资的流入会否干扰我国房地产调控新政?对此,业内众说纷纭。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