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上市公司、投资者的选择——上海证券交易所
2011-01-24 13:56:56 作者: 来源:新浪财经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中华PE: 内容提要
新股IPO发行市盈率与首发规模存在较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沪深两市首发规模相当的公司发行市盈率差别不大;再融资发行市盈率与融资规模显著负相关,同等再融资规模,沪深两市发行市盈率不存在明显差异;上海市场流通股本较小的公司整体估值水平高于深圳市场同等规模公司;2006年以来上证380指数走势强于中小板指(6548.946,-167.55,-2.49%)数。
新股IPO发行市盈率与首发规模密切相关
自2009年6月29日新股发行重启以来,截止2010年11月30日,沪深两市共计发行新股277只(不包括创业板新股发行和分拆上市),其中沪市32只,深市245只。沪市上市公司首发规模较大,但发行价较低,而深市上市公司首发规模较小,但发行价格较高。发行筹资总额两市共计5432.56亿元,其中沪市3105.32亿元,占比57.2%;深市2327.24亿元,占比42.8%。
从发行市盈率(按照上一年度业绩及发行后股本摊薄计算)情况看,277家上市公司简单平均发行市盈率50.51倍,最高为113.64倍,最低14.43倍。
从发行市盈率与首发规模的情况看,首发规模较大的公司,发行市盈率相对较低,而首发规模较小的公司,发行市盈率相对较高,两者之间呈现比较明显的负相关关系。首发规模在2亿股及2亿股以上的公司,简单平均发行市盈率最低,为36.68倍。发行数量较多的公司为发首发规模5000万股以下的公司,但是其平均发行市盈率高达53.27倍,发行市盈率在80倍以上公司屡见不鲜,高者甚至超过100倍。
两市上市公司首发规模与发行市盈率
首发规模 公司家数 平均发行市盈率
5000万股以下 191 53.27
5000万股,8000万股 47 47.93
8000万股,2亿股 15 45.53
2亿股及以上 24 36.68
数据来源:WIND,华泰证券研究所
沪深交易所首发规模接近的公司发行市盈率差别不大
分交易所考察2009年6月29日至2010年11月30日期间已发行公司的首发规模和发行市盈率可以发现,上海市场上市公司首发规模主要集中在1亿股以上,而深圳市场上市公司首发规模则主要集中于5000万股以下。由于首发规模与发行市盈率存在一定的反向关系,从而造成深圳市场上市公司发行市盈率高于上海的情况。
但是分析两个交易所首发规模相近公司的发行市盈率,可以发现两者非常接近。深交所发行的3家首发规模1亿股和2亿股之间的公司,平均发行市盈率46.14倍,而上交所首发规模类似的公司平均发行市盈率为43.58倍,略低于深交所。
深交所发行的首发规模2亿股以上的公司仅“山西证券(9.95,-0.25,-2.45%)”1家,首发规模近4亿股,发行市盈率31.89倍,而上交所首发规模在3亿股至5亿股之间的5家公司平均发行市盈率为38.57倍,高于前者。
深市上市公司首发规模与发行市盈率
首发规模 公司家数 平均发行市盈率
5000万股以下 191 53.27
5000万股,1亿股 50 48.10
1亿股,2亿股 3 46.14
2亿股及以上 1 31.89
数据来源:WIND,华泰证券研究所
沪市上市公司首发规模与发行市盈率
首发规模 公司家数 平均发行市盈率
1亿股,2亿股 9 43.58
2亿股,5亿股 7 40.65
5亿股,20亿股 9 35.56
20亿股及以上 7 34.82
数据来源:WIND,华泰证券研究所
再融资发行市盈率与规模显负相关性
从2009年1月至2010年11月底,沪深A股市场进行再融资的上市公司有285家,共计进行了296次再融资,其中上海市场166次,深圳市场130次。按照再融资类型划分,其中定向增发246次,公开增发23次,原股东配股27次。
计算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发行市盈率时,股价选取再融资的增发价或配股价,每股收益选取增发前一年财务年报数据。因上市公司之间盈利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为了客观比较沪深两市再融资的上市公司的发行市盈率的情况,在剔除业绩较差(每股收益低于0.1元或亏损)公司之后,共有220家公司的225次再融资列入样本,其中上海120次,深圳105次。
数据显示,上市公司再融资发行市盈率的高低与再融资规模的大小存在较强的负相关性:再融资规模小的上市公司一般会获得相对较高的再融资发行市盈率,而再融资规模大的上市公司则通常以相对较低的市盈率水平再融资。沪深两市规模在2亿股以上的59次再融资,平均发行市盈率为25.9倍;再融资规模在8000万至2亿股之间的48次再融资平均发行市盈率为35.1倍;再融资规模在5000万至8000万股之间的34次再融资平均发行市盈率为34.1倍;再融资规模在5000万以下的84次再融资平均发行市盈率则升至为40.8倍。
同等再融资规模,沪深两市发行市盈率不存在明显差异
从已经再融资的公司看,上海市场上市公司再融资规模在2亿元以上的占比略多,而深圳市场上市公司再融资规模在5000万股以下的占比略多,这两个市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发行市盈率高低与再融资规模大小均存在较强的负相关性。
上海市场再融资规模在5000万股以下的上市公司的平均发行市盈率为43.4倍,较深圳市场同等再融资规模公司的发行市盈率(39.9倍)溢价8.77%;再融资规模在8000万股至2亿股之间的上市公司平均发行市盈率(36.7倍)较深圳市场同等再融资规模上市公司的发行市盈率(32倍)溢价14.7%,而再融资规模5000万股至8000万股、2亿股以上的上市公司平均发行市盈率相对与深圳市场同等再融资规模的上市公司发行市盈率分别有5.45%和4.13%的折价。总体而言两个市场之间再融资的发行市盈率并没有显示出明显的差异。
上海市场流通股本较小的上市公司整体估值水平高于深圳市场
数据显示,对于已挂牌上市的流通股本在8000万股以上的上市公司,上海市场整体估值水平较深圳市场存在一定的折价。
上海市场流通股本在2亿股以上的上市公司有679家,平均流通股本22.80亿股,市盈率(整体法)和市盈率中值分别为16.37倍和35.40倍,而深圳市场同等规模流通股本的428家上市公司平均流通股本6.32亿股,整体市盈率和市盈率中值分别为31.95倍和38.25倍,从市盈率(整体法)角度看,上海市场较深证市场折价近5成,但从中值角度看,两地市盈率水平基本相当,上海市场较深圳市场折价不足一成,主要原因是上海市场存在大量估值水平较低的银行股等大盘蓝筹股。
上海市场流通股本在8000万股至2亿股之间的上市公司有187家,平均流通股本1.43亿股,市盈率(整体法)和市盈率中值分别为56.84倍和45.33倍,深圳市场同等规模流通股本的上市公司有268家,平均流通股本1.32亿股,市盈率(整体法)和市盈率中值分别为61.79倍和53.21倍,从市盈率(整体法)角度看,上海市场较深证市场折价不足一成,从中值角度看,上海市场较深圳市场折价不足两成。
上海市场流通股本在5000万股至8000万股之间的上市公司有13家,平均流通股本7124万股,市盈率(整体法)和市盈率中值分别为156.31倍和49.83倍,深圳市场同等规模流通股本的上市公司有125家,平均流通股本6419万股,市盈率(整体法)和市盈率中值分别为56.53倍和58.02倍,从市盈率(整体法)角度看,上海市场较深证市场溢价超过近两倍,从中值角度看,上海市场较深圳市场折价超过一成。
上海市场流通股本在5000以下的上市公司有3家,平均流通股本4042万股,这3家公司整体上看处于亏损状态,市盈率(整体法)和市盈率中值均为负值,深圳市场同等规模流通股本的上市公司有329家,平均流通股本2755万股,市盈率(整体法)和市盈率中值分别为62.54倍和65.18倍。
上证380指数走势明显强于深圳中小板指数
从上交所上证180样本之外的公司中按照规模、流动性、成长性和盈利能力这四个指标的综合排名来挑选的排名靠前的380家公司构成的上证380指数,于11月29日正式对外发布,其定位为高成长新兴蓝筹股指数,以综合反映一批规模适中、成长性好、盈利能力强的新兴蓝筹股公司的整体表现。
从规模上看,截至12月24日,上证380指数的总市值和流通市值分别为3.15万亿和2.41万亿,个股平均总市值和流通市值分别为82.86亿和63.38亿,市盈率36.13倍;深圳中小板指数的总市值和流通市值分别为1.09万亿和0.76万亿,个股平均总市值和流通市值分别为108.73亿和75.95亿,市盈率35.76倍。
上证380指数与中小板指数样本基本情况比较
上证380指数 中小板价格指数
总市值(亿元) 31487.80 10872.93
流通市值(亿元) 24086.26 7595.42
平均总市值(亿元) 82.86 108.73
平均流通市值(亿元) 63.38 75.95
总股本(亿股) 2554.57 530.04
流通股本(亿股) 1883.40 364.99
平均总股本(亿股) 6.72 5.30
平均流通股本(亿股) 4.96 3.65
市盈率(整体法,倍) 36.13 35.76
注:市盈率为依据上市公司最新12个月财务数据计算所得。
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至2010年12月24日,上证380指数累计涨幅457.07%,较深证中小板综指高出近90个百分点,其中在2006、2007和2009三个年度,上证380指数年度涨幅均超过深证中小板指数,显示上证380指数二级市场较强走势,并给投资者带来了良好收益。
上证380指数与中小板指数走势比较(单位:%)
年度 上证380指数 中小板指数
2006 96.35 69.11
2007 182.42 153.17
2008 -60.36 -54.16
2009 119.87 96.64
2010.1.4至2010.12.24 15.26 22.38
累计涨幅 457.07 372.31
结论:
对拟上市公司来说,选择上交所还是深交所对发行市盈率影响不大,新股IPO发行市盈率与首发规模存在较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沪深两市首发规模相当的公司发行市盈率差别不大。
对拟上市公司来说,选择上交所还是深交所并不影响其后续的再融资发行市盈率,再融资发行市盈率与融资规模显著负相关,同等再融资规模,沪深两市发行市盈率不存在明显差异,上海市场流通股本较小的公司整体估值水平高于深圳市场同等规模公司。
对投资者来说,上海市场也存在很多表现非常好的上市公司,2006年以来上证380指数走势强于中小板指数。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