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IPO定价动了谁的钱包:上市公司博弈投行资方

2011-01-25 09:25:01 作者: 来源:新京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华PE:

        中华PE: 按照当当网CEO李国庆微博中的说法,摩根士丹利在当当IPO过程中“总想压低发行价”,当当的估值大打折扣,只有11亿美元。

  那么,作为承销商的投行,为一家即将上市的公司进行定价的标准是什么?涉及哪些方面的利益?中国企业赴美上市整体定价状况如何?

  1 投行如何给公司定价?

  分析师称,公司路演就像歌手参加选秀,去见一堆评委,最后分数汇总

  在投行做分析师的徐女士对记者表示,投行最重要的客户就是发行人(即拟上市的公司),公司股票估值低的情况有可能是投行判断上的原因,但不可能是有意为之。

  据她介绍,投行给一家公司定价的流程基本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执行团队对该拟上市公司进行尽职调查,并撰写招股说明书。同时,投行的分析师团队(即研究部)会出具独立的投资价值研究报告,其中提出初步价格范围。这一价格范围的确定主要有两种方法,分别是折现现金流法和相对估价法。前者是指将未来某年的现金收支折算为目前的价值,后者则是将该上市公司与其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各种比率(如市盈率、市值/账面值等)进行比较。在实际应用中,投行往往会根据上市公司的特点,将两种方法结合使用。

  投行给出初步定价区间后,上市公司就要通过路演等市场推介活动做市场询价,也就是看机构客户对股票的反响情况。i美股助理分析师江左夷吾形容这个过程就像歌手参加选秀,“去见一堆评委,人家给出不同的分数,然后把这些分数汇总,得出总分”。

  江左夷吾表示,投行通过路演把客户在不同价格下的认购金额汇总,如果在价格区间高限的订单很多的话就可以上调价格,反之亦然。当当网曾两次上调发行价区间,从11-13美元调整至13-15美元,最终的发行价定于16美元,高出发行价区间上限,反映了投资者对当当网的投资热情。

  2 定价高低涉及谁的利益?

  上市公司、投行、投资者三方为各自利益,会对IPO定价进行博弈

  江左夷吾称,IPO定价不是投行说定就定的,而是要综合权衡各个方面的意见,而且通常是上市公司与投行双方共同协商决定,不存在“一家独大”的情况。

  一位私募基金的总监也表示,在IPO过程中一切都是由公司自主选择的,当初合作的承销商是公司自己选定,如果嫌路演给出的价格低也可以选择取消上市。

  一般而言,上市公司总希望自己的股票定价越高越好,这样意味着能够募集的资金就越多。而以发行价认购的机构投资者(如共同基金和对冲基金),则希望买到的股票还有升值空间,当然希望以最低的价格买下。所以投行必须保证发行价既能吸引投资者的眼球,又能为上市公司募集到期望的资本。

  徐女士表示,如果投行把发行价定得太高,一是难以在推介与销售过程中获得较好的认购;二是即使勉强上市发行,其股票的后市表现也难以乐观,有可能造成破发。这既会严重损害投资者的利益,也会影响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形象和投行的声誉。所以,投行在定价时,一般会为投资者预留出一定的盈利空间。这在拟上市公司看来,可能就是“低估”了。

3 投行如何从中获利?

  投行的融资部和交易部之间有利益冲突,两个部门一般会信息隔离

  李国庆在微博中提到,“投行是什么玩意儿呢?他们从要上市的公司获得手续费;可他们公司还有其他部门管理基金,获得理财收益;所以他们其实和基金利益是情人,和要上市的公司是一夜无情”。

  据悉,投行的收益一方面来自承销费、管理费和销售折让,按承销金额的一定比例计算。另一方面,获利手段还有共同投资条款(就是买入一部分IPO股票参与二级市场)、股票交易费以及二级市场的股票投机等。

  徐女士表示,投资银行在一笔股票承销交易中,要同时面对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两边分别由该公司融资部门和销售与交易部门为其服务,两个部门之间隔着一道无形的“中国墙(ChineseWall)”。所谓“中国墙”,是指融资部和交易部工作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是严格限制的,以防范敏感消息外泄,从而构成内部交易。寓意是如中国的长城一样坚固。这两个部门的利益其实是冲突的,一个要求承销费最大化,一个希望买入的股票升值空间大。

  徐女士称,一家负责任的投资银行在IPO定价中不会因为自身利益就故意压低发行价,这在视声誉如生命的投行界,影响十分恶劣。

  至于投行自己的基金部门,江左夷吾表示,投行各部门之间是相对独立的关系,这样才能充分保证市场运作。

  4 中国企业定价普遍低估?

  去年一半赴美上市的内地公司破发,被解读成“发行价被抬高”

  此前,百度曾因其上市首日股价涨幅达到354%,其承销商高盛、瑞士信贷和PiperJeffery也曾被怀疑估值偏低。百度CEO李彦宏曾在一次访问中表示,虽然开始觉得相对低了一点,但是到最后股价不断上涨,他觉得还是不错的。

  对于赴美上市的中国概念股的发行价是否普遍被低估,江左夷吾称,如果硬要说“普遍”,上市后股价表现好的中国企业是不是都被“普遍”低估了呢?和当当网同一天上市的优酷网首日大涨161.25%,成为去年美国股票IPO上市首日涨幅之最。此外,2010年一半赴美上市的内地公司破发,也可以被解读成“发行价被抬高”。

  上述私募基金的总监也表示,既然投行是公司在上市过程中“越不过的门槛”,公司和投行就要在上市过程中加强双方的沟通,投行应该向上市公司详细解释整个定价流程和定价原因,以消除双方的误解。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