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达沃斯论坛今开幕 “头脑风暴”献策震后世界经济

2011-01-26 13:03:52 作者: 来源:中国证券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华PE:

中华PE: 当地时间26日,一年一度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达沃斯论坛)将在瑞士达沃斯拉开帷幕。在这次为期五天的会议中,来自各国政界、商界和国际组织的近2500位代表将共聚一堂,就一系列全球和地区性经济话题展开“头脑风暴”。

 

在两周前的一份报告中,达沃斯论坛组织方表示,政府财政问题可能引发的主权债违约仍是今年全世界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与此同时,流动性泛滥等因素引发的食品价格飞涨和通胀问题也备受全球关注。据悉,在金融危机之后,本次达沃斯年会希望推动构筑一个全球的“危机应对网络”,以便在未来更好地识别和控制风险。

 

欧债危机“实地调研”

 

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每年1月底至2月初在瑞士达沃斯举行,因此也被称为达沃斯论坛。根据达沃斯论坛官网提供的信息,今年的年会将于126日至30日举行。会议的主题定为“新形势下的共同准则”。据报道,近2500名政商界人士将出席今年的会议,包括超过30名国家首脑、1400多位商界领袖和多位央行总裁等。

 

记者获得的一份论坛执行摘要文件称,这次年会“将对我们的体系进行重新思考,并将探讨那些能产生积极变革影响的战略与解决方案”。根据文件,应对新形势、经济前景和制定包容性增长政策、支持二十国集团的行动计划以及建立全球风险应对机制被定为四大框架议题。

 

分析人士表示,主权债务问题可能成为本次会议的一个重点讨论话题。尽管近期欧洲债务形势似有缓解,但欧美发达国家普遍面临的巨额赤字仍是一颗“定时炸弹”。

 

在两周前的一份报告中,达沃斯论坛主办方指出,政府财政问题可能引发的主权债违约,是今年全世界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

 

根据这份长达50页的报告,金融危机导致各国政府特别是发达国家债台高筑,已经大大削弱了政府应对未来冲击的能力。与此同时,巨额债务也严重制约了当局进一步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空间。

 

报告的作者之一、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霍夫曼表示,当前多数发达国家的财政政策都无法持续,如果不进行广泛的结构性调整,发生主权违约的风险会“很高”。

 

对欧洲而言,这次在本土举行的论坛也算是提供了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欧洲领导人可以设法说服来访的各国嘉宾:欧洲不会被危机扼杀。而外界也有机会来真实感受欧债危机。

 

新兴市场热钱涌入引关注

 

在金融危机之后,新的风险因素也在全球酝酿,特别是在新兴市场,物价上涨和通胀升温日益成为大麻烦。在西方持续“量化宽松”的背景下,泛滥的流动性令新兴市场的通胀形势更加复杂。

 

在前不久的国际清算银行会议上,各国央行首脑就公开对新兴市场的通胀风险提出警告。该机构指出,发展中经济体在复苏中的表现尤其强劲,但这也带来了新的问题,这些快速增长的经济体普遍面临通货膨胀风险。在巴西、印度等很多新兴经济体,通胀已升至多年来的高点,当局已被迫采取了加息、物价管制以及抑制投机等综合措施加以应对。

 

国际金融协会(IIF)本周公布的研究显示,更多资本流动将推高汇率水平并加速通胀,这是新兴市场决策者目前面临的一大风险。

 

研究指出,到2012年,流向新兴市场的资本流有望达到超过1万亿美元,超过去年的9080亿美元。其中,亚洲经济体将占其中很大的份额。总部在华盛顿的IIF表示,推 动资本流动的因素包括这些新兴国家的经济增长,以及欧洲、日本和美国的低利率环境。

 

分析师表示,IIF报告的公布,正值本届达沃斯论坛即将召开,势必会进一步凸显资本流动问题的受关注度。世界银行本月早些时候也警告说,资本流入可能促使汇率急剧波动,带来意外风险。

 

迎接全球增长新时代?

 

面对世界经济仍存在的种种隐忧,达沃斯论坛主席施瓦布上周表示,本周的年会应致力于建立一个全球性的“危险应对网络”,帮助政治和经济领袖“识别系统性风险,在危机发生前加以遏制”。

 

在施瓦布看来,世界尚未完全消化上一轮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各国决策者应着重避免金融危机演变为社会危机。他认为,金融危机带来的一个后果和风险便是“全球疲劳综合症”,这种疲劳使得决策者和监管者盲目地应急“救火”,却没有从战略角度考虑问题。

 

业内人士认为,世界经济从金融危机“废墟”上逐步复苏的特定背景,也给这次达沃斯论坛赋予了另一方面的深层次涵义。不少人认为,随着全球经济走出谷底,世界有望迎来工业革命之后的又一个漫长的增长周期。

 

这轮经济扩张的深度和广度,将成为本周达沃斯论坛的讨论内容之一。包括高盛、普华永道和渣打等金融企业都派高管参加这次的年会,这些公司的经济学家们预计,在新兴国家的带动下,今后几十年世界将出现爆发性的增长。

 

渣打银行的全球首席经济学家李籁思预计,到2030年,将通货膨胀和市场汇率考虑在内,全球的GDP总量将膨胀至143万亿美元,2010年为62万亿美元。而在增量部分,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将占约三分之二。在李籁思看来,全球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增长“超级周期”,后者将持续至少一代人。这样的盛世自18世纪末以来仅出现过两次。

 

面对如此百年一遇的增长新机遇以及随之而来的挑战,全球的企业、智囊和各国政府高官们将需要调整自己的思路,为未来的业务扩张或是政策布局未雨绸缪。而这次的达沃斯论坛,可能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和探讨的全球平台。

 

2011年达沃斯论坛今开幕 中国入世十年成议题

 

中新网126日电为期5天的达沃斯论坛2011年年会将于今日在瑞士达沃斯正式启幕。世界经济论坛主席克劳斯·施瓦布介绍,此界论坛将有超过30名国家首脑、1400多名商界领袖和8位央行总裁出席本届年会。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名单显示,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中投公司总经理高西庆、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等将出席论坛。另外还有英国首相卡梅伦、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法国总统萨科齐、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墨西哥总统卡尔德龙等国家领导人。

 

届时,上述领导人将与来自100多个国家千余名政府、企业、学术、宗教、文化等领域精英共同研究全球形势、展望经济走势、探讨发展政策、谋求建立危机应急网络,并为20国集团提出的有关议题提供智力支持。

 

“新形势下的共同准则”是今年的论坛主题,它反映了当今许多领导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即在一个日益繁杂和互相关联的世界中可能丧失共同价值观与原则。该主题下设定了四个分议题,分别是应对新形势、经济前景和制定包容性增长政策、支持二十国集团(G20)的行动计划以及建立全球风险应对机制。

 

达沃斯探讨“新形势下的共同准则”

 

“世界正在从根本上发生改变,”世界经济论坛的创办人克劳斯·施瓦布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说,“这些根本性变化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地缘政治权势与地缘经济实力正在同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从西方向东方转移。这不仅将影响政治和经济,整个世界都将经历一场令人惊讶的改变。”

 

英国《独立报》报道称,达沃斯2011年的话题离不开3个主题:第一,预防通胀危机;第二,继续强调稳定金融体系的重要性,让银行借贷更安全,并解决“太大不能倒”难题;第三,中国崛起的商机和欧元区债务危机解决方案的争论。

 

经济学家预测,未来几十年,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将继续引领世界。渣打银行全球研究首席经济学家Gerard Lyons预测,2030年,全球GDP总量可能高达143万亿美元。受汇率和通胀因素影响,2010年全球GDP总量为62万亿美元。其中,中国和其他新兴经济体的贡献占到总量的2/3。经济学家认为,发达国家将受益于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增长,因为越来越多新兴市场投资海外,雇佣更多劳动力,为降低发达国家失业率作出贡献。

 

全球经济复苏面临冷热考验

 

虽然当前全球经济正在复苏,暂无二次探底之虞,但却面临着冷热双重考验,复苏之路注定不会平坦。一方面,发达国家普遍增长乏力,部分国家因为受到主权债务危机打击前景堪忧。另一方面,以中国等新兴经济体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增长相对强劲,与发达国家形成鲜明对比。

 

据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预测,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等发达经济体今年的经济增速都将放缓,尤其是欧元区依然在主权债务危机中苦苦挣扎。去年,希腊和爱尔兰已在这场危机中倒下。今年,危机仍有可能继续蔓延到葡萄牙和西班牙,并掀起新一波的市场动荡,这给欧元区乃至全球经济复苏蒙上了阴影。全球知名信息分析机构IHS会前警告说,欧元区国家今年将有可能被迫走向债务重组。

 

发展中国家也并非高枕无忧,经济过热的风险正在上升,通胀压力日益抬头。最近一段时间,国际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接连攀升,由于受澳大利亚洪灾等因素影响,全球农产品(000061)价格近期已经升至2008年国际粮食危机时的水平。防通胀、保民生成为摆在发展中国家面前的一个艰巨任务。

 

危机同时也暴露出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全球经济治理模式的不足。施瓦布认为,目前的全球治理系统与决策模式,已无法适应瞬息万变、复杂多样的新形势,亟待建立新的共同准则。

 

金融危机之后,以二十国集团为主要平台的全球经济治理改革顺利启动。历经美国华盛顿、英国伦敦、美国匹兹堡、加拿大多伦多和韩国首尔5次二十国集团峰会,全球经济治理改革正在一步步向前推进,新兴经济体发言权明显增强,这将持续改变世界经济版图。

 

世界经济论坛认为,二十国集团仍然是最有希望能够在金融危机后确定新的治理模式和多国领导模式的机构。为了推动二十国集团框架下的全球经济治理改革,此次年会安排了多场有关二十国集团作用和未来发展的讨论。

 

中国再成论坛亮点

 

2011年恰逢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十年来,中国对外贸易迅猛发展,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在今年的达沃斯论坛上,中国商务部将举办中国“入世十周年论坛”,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将出席该论坛活动,并参加世贸组织小型部长级会议,为久拖不决的多哈回合谈判注入动力。此外,根据论坛公布的议程,今年年会的第一场讨论就名为“洞察中国”。

 

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引擎,中国经济何去何从已经成为影响全球经济复苏步伐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调整中,中国凭借着经济实力的上升,对全球经济的贡献不断增加,地位也在不断上升。随着达沃斯论坛开幕日期的日益临近,一份每年在该论坛上发布的“全球化指数”排名24日被提前披露。据报道,2010年,中国香港的全球化指数在60个国家和地区中拔得头筹。中国台湾也表现不俗,排名第12位。中国大陆位列第39名,比去年上升一位。经济学家们预测,中国经济将在2011年继续保持高增长势头。

 

一方面,达沃斯继续把焦点投向中国:另一方面,中国人对于达沃斯的热衷也是有增无减。据世界经济论坛工作人员介绍,从报名情况来看,今年中国与会代表的人数将再创历史新高,是10年前的5倍。此次达沃斯论坛年会,中国风景无疑又将是一大亮点。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