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博鳌亚洲论坛今起举行 共寻包容性发展之路
2011-04-14 09:12:42 作者: 来源:中证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中华PE: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会今日起在海南博鳌举行,来自亚洲及其他各大洲的40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首脑、商界领袖和专家学者,将围绕“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和全新挑战”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则在日前发布的《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会会刊》中指出,应采取适当措施,引导储蓄盈余更多地流向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
周小川在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会会刊中指出,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并不希望看到国际储蓄过多地流入,国际储蓄应有更理想的去处。实际上,新兴市场储蓄流向发达经济体,这既不合理,也不符合这些发达国家寻求增加储蓄的愿望。
周小川说,由于东亚国家储蓄率的调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达到效果,而在油价没有出现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产油国的高储蓄率仍可能维持在较高水平。所以,全球范围内的储蓄不平衡仍会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存在,这是客观事实。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使储蓄合理流动,如何在全球范围内提高配置效率。为此,可以考虑把储蓄盈余更多地引向其他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因为这些经济体是未来全球经济中的高成长点,其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但缺乏发展必需的资金。
据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周文重介绍,本届年会选择包容性发展作为主题的原因是,金融危机之后亚洲国家尤其是新兴经济体,普遍面临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内生动力的共同挑战。所谓包容性发展,目前的共识是,要使全球化、地区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利益和好处,惠及所有国家,使经济增长所产生的效益和财富,惠及所有人群,特别是要惠及弱势群体和欠发达国家。
作为本次博鳌亚洲论坛“包容性发展”专题讨论的主持人,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在去往博鳌的路上对本报记者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一直在放权、让利、减税,这本身就是一个包容性发展的过程,但同时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排他性发展问题。比如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实行的是让东部沿海地区先发展起来的战略,现在提倡包容性发展,就需要致力于共同富裕,将西部大开发放在战略优先地位。另外,过去我国过于强调经济建设,忽略了资源环境的保护,现在也到了要“补课”的时候。
论坛2011年年会议题
4月13日
对话博鳌:包容性发展 – 亚洲经济的新十年挑战
4月14日
女性:被低估的领导力
诠释增长 – 公平、协调、和谐、共享
跨国公司成长战略中的中国因素
华商与亚洲经济发展
移动互联网的未来
4月15日
对话鲍尔森(美国前财长)
中国面临的慢病挑战与国际卫生合作
危机管理与媒体责任:金融危机引发的反思
私募股权与创投资本:成长的烦恼
《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
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智库的观点
政策解读:十二·五规划
包容性发展 - 健康、有序的增长
全球产业转移的新趋势
应对资本流入:热钱与泡沫
中国融入世界:分享共赢的十年
G20:处于十字路口
大学校长对话企业领袖:人才培养模式的再思考
新一轮增长的需求引擎
环保NGO酒会
“中等收入陷阱”的亚洲式规避
风险管理:应对不可预知的未来
通胀、通缩,还是滞胀?
博鳌十年图片展
创业板:创新发展的新机制
4月16日
另类投资
新西兰-中国自由贸易协定 – 成长的跳板
日本增长潜力的再认识
人民币走出去:挑战与机遇
美欧金融监管法案:解读与启示
两岸企业家圆桌会议:签订ECFA后的企业合作前景
2011世界经济展望
持续调控下的房地产业创新
民营企业的全球化挑战
博鳌电视辩论I:包容性发展
博鳌电视辩论II:通胀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