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私募”河南魅影 投资一万获利将超百万
2011-04-15 16:03:58 作者: 来源:大河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中华PE:一切隐蔽而迅速。短短一年内,一只号称来自国外的神秘“私募股权基金”潜入河南,悄无声息中,搅动了无数人的财富梦想。它名为SIQO,又名“环球创富组合基金”(以下简称环球创富),自称注册于英国伦敦,以“投入小、周期短、回报高”的诱惑,将大批资金纳入囊中。
但如今,一切戛然而止。它的突然“停牌”以及迟迟未至的兑付承诺,让相信“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投资者,开始感受到了某种惶恐。
它缘何能使得一部分民众对其深信不疑,又为何与投资者失去联络长达60天?在它的运营机制背后,究竟掩藏了哪些秘密?本报记者调查中,这只“伦敦私募”的模糊影子,逐渐清晰。 记者万军伟杨霄文图
忐忑的投资者
“SIQO还要等50天是真的还是假的?50天后真的能开吗?”
4月7日,本报记者赶赴河南省驻马店平舆县时,接到部分“环球创富”投资者忐忑不安的咨询。
王端(化名)于2010年8~11月,分三次购买了三份“环球创富”的“90天成长型基金”,投资总额约3万元人民币。
诱惑他持续购买的,是“对朋友(指代理人)的‘支持’和高回报诱惑”。
王端称,该基金的投资单位,是1000欧元为基本起点。其按照封闭期和收益率的不同,投资模式分为平衡型、收益型和成长型三种。封闭期有90天、180天和360天,月收益率分别是6.36%、9.62%和11.28%。
更具诱惑力的是,该基金还采用复利计算方法,季度连本回报率约为120%;半年连本回报率约为174%;一年连本回报率约为360%。简单理解,按照最低标准投资1000欧元,一年后连本带息可以回笼资金3600欧元。
照此推算,按照最低标准投入1000欧元,以一欧元结算人民币10元计算。四年后,本息翻滚后的获利将达到168万元人民币。这几乎是一个百万富翁的孵化器。
这种似乎不真实的暴富机会,一度令王端产生怀疑。但当地一位最早的投资者之一,申购半年期基金到期后获利6200元,又连本带息投入进去,为其亲眼目睹。不久后的去年12月初,王端本人拿到了第一笔投资回报1580元,则让他疑虑尽消。
但从去年12月11日起,包括王端在内的不少投资者,开始感到忐忑不安。当日至今,这个“洋基金”的网站一直处于“断网”状态,无法实现账户的“查询与交易”。
最初“代理人”对投资者的解释是,公司总部由英国伦敦挪到了美国夏威夷,基金将于2月23日“复盘”。但到了规定日期依然断网。“代理人”又转述了新的解释,因在税收的问题上,该基金公司与中国政府在短期无法达成一致。所以,中国政府屏蔽了交易网站。但是,该公司已向伦敦法院申请起诉,要求中国政府维护该基金合法利益。预计在未来60个工作日(预订今年5月28日)正常对投资者开放。
等待的结果又是等待,“再度推迟”的新通知及代理人的解释,让不少投资者心情低落到冰点。
“伦敦私募”的侵入路径
“环球创富”在平舆县的渗透路径与运作模式,显得神秘而离奇。
据当地多位投资者介绍,该基金的流入,源于该县一位吴姓代理人。一年前,这位代理人辗转结识邻县西平县“环球创富”的负责人。继而2010年4月开始在平舆县传播。
那么,“环球创富”又是如何让投资者相信这种“天上掉馅饼”的神话呢?
按照投资者的回忆,代理人对该款产品的描述是:“环球创富”在全球15个国家,有着成功的操作经验。有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监控,有全球5家银行提供联席担保,是名副其实的国际大牌。代理人还称,自2009年起,中国政府对国际PE实行了开放的政策,符合国家政策大势。
一串的“国际光环”,佐之代理人专业而华丽的PE术语,外加“政策大势”,让很多投资者信以为真。而5%~15%的“风险底线”承诺,配合超高回报率,以及凭该基金认购凭证,可在汇丰银行柜台随时拿到“全球承兑汇票”的保障,令投资者的警惕释怀,并对此产生了憧憬。
当然,对于“启发”一个县投资者而言,馅饼在口头上还是不够的,它还需要添加“事实”的作料。
据记者了解,环球创富迅速在平舆得以渗透,得益于两个方面。其一,当地一些政府公职人员投资者的出现,无形中成为该基金渗透的“广告效应”;其二,去年五六月份,最早一批投资者的确是收获过“真金白银”。
值得一提的是,“环球创富”靠人际、网络传播的运作模式,凸显出了诸多灵活性。
譬如,环球创富投资单位起点是1000欧元。这一额度虽然不高,但对于生活在县城的百姓而言,兑换大笔外汇,也绝非易事。但通过“代办制”,投资者只需按当日人民币与欧元结算汇率、略加手续费,交给代理人,即可轻松获得投资资格。
而投资者的交易方式和平台,则完全通过对个人账户的网络操作实现。不过,平舆县大多数投资者,连个人账户也一并委托“代理人”。这使得投资人还省去了注册、开通网银,在英文网站操作的麻烦,一切均由代理人打理。
有关平舆县投资“环球创富”的人数,直至记者结束采访,仍旧是个谜。不过,据几位投资者透露,该县代理的基金总量,预计在300万~350万元人民币左右。他们的依据是,这些投资者与代理人都是朋友,相互聊天时不止一次被告知这一情况。
那么,环球创富许诺令人亢奋的回报率,到底投资了哪些好项目呢?就这个问题,记者咨询了多个投资者,均表示不知,代理人也未告诉他们一个成功案例。
探访“代理人”
4月7日晚,经过辗转联系,本报记者得以约见投资者口中所称的平舆县吴姓代理人。
不过对于“代理人”的身份,吴某极力否认。他称,自己只是将“环球创富”的投资信息,提供给朋友分享。因而,不存在代理问题,更不存在佣金抽成的问题。吴某反复强调,“基金绝非强制购买,完全由购买人决定。投资有风险,入行需谨慎”。
而这,与之前本报记者从数位投资者那里获取的信息截然相反。有投资者称,曾是被极力“游说”购买环球创富基金;他们将现金交给了吴某,再由吴某负责为其办理申购、交易。为了扩展“环球创富”的销售,吴某还组建了一支小团队。在申购投资最热的某个时期,吴某的办公场所一度有20多个申购者。另据投资者透露,每吸引1000欧元的投资,得630元的佣金,这在当地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在“环球创富”被屏蔽的问题上,吴某对本报记者称,2010年6月,该公司就将所有合法手续,寄给了中国政府。但在“电子商务交易是否应该收税”的问题上,公司与中国政府产生了分歧。12月13日,该公司已向伦敦法院递交了申诉。由英国仲裁机构,与中国政府交涉。
对此信息的由来,吴的解释是,基金公司向其发送了电子邮件。而这,也印证了投资者之前称,是由吴某处看到的“通知”。
那么,交易网站被屏蔽的现实,是否说明“环球创富”并未获得政府官方认可的资质,而它在中国的募资行为,缺失了合法性?
“国内有没有获得发售的批准我并不清楚。这个事也不该我管,因为大笔资金出境,该是银监会来负责监控。但至少在目前,全亚洲没有一起关于投资‘环球创富’投诉的案例。”吴某言之凿凿。
记者追问道,如此之高的投资回报率,又缺乏官方认可资质,“环球创富”的风险性如何?同时,它募集资金的用途,是否也应该被公示呢?
吴某答:“我没有时间也无必要去了解该基金投资的用途。只要去做投资,对方给多少倍的利息,这是两厢情愿。更何况,有汇丰银行做投资担保,有理由相信这是真实的。钱到期了,到汇丰银行柜台开出来全球承兑汇票,就可以拿到现金。”
而据吴某掌握的情况,2009年10月,“环球创富”正式进入河南。截至目前,“环球创富”的步履,已经涉及河南省大多数县级城市。然而,驻马店的发展情况,尚不及开封、南阳、许昌等。
对此说法的真实性,本报尚无法予以全面考证。但从2010年9月之后,本报曾经陆续接到过新密、许昌等地读者对“环球创富”的来电咨询和疑虑。
“环球创富”疑点重重
这个天上掉下的“馅饼”,从产品包装到投资回报,再到风险担保,貌似诱人。但随着本报记者的进一步调查,诸多疑点开始显露。
在平舆县,本报记者从投资人处获取的该基金认购凭证,是两张中英文的“SIQO环球创富组合基金投资证书”(以下简称证书),外加一套长达6页的“宣传材料”。
但所谓的“证书”,其实是两张极为普通的A4打印纸。其中一张英文版的“证书”,即是被代理人称可在汇丰银行柜台兑换成“全球承兑汇票”的凭证。
4月11日,汇丰银行郑州分行有关人士在反复研究了这张“证书”后,否认了代理人的说法,称这张“证书”在汇丰银行中国境内的柜台,无法兑换为汇票。
而那份冗长的名为“改变命运从PE开始”的宣传资料,通篇是大而空的煽动性语言,无任何关于“环球创富”投资产品和公司背景的介绍。
记者辗转由其他渠道,获取了一份“环球创富”介绍信息。该信息显示,SIQO资产管理公司,隶属于德国TKT集团旗下子公司。2001年注册英国伦敦;接受英国FSA监管执行FSCS赔偿计划,获得最高补偿5.5万英镑。而SIQO-PE投资产品主要特点,在资金募集上,主要通过非公开方式面向机构投资者或个人募集。它的销售和赎回,都是基金管理人通过私下与投资者协商进行的。另外,在投资方式上也是以私募形式进行,绝少涉及公开市场的操作,一般无需披露交易细节。
然而,本报记者从英国商业登记处网站获得资料,SIQO公司成立于2008年11月18日。这与其在国内宣称成立于2001年,形成了明显的出入。
4月11日,记者登录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FSA)官网,注意到一则对包括SIQO在内等多家公司的一纸警告。大致内容是,SIQO并没有依据英国《2000年金融服务业市场法》接受监督。鉴于这家公司很可能会针对英国客户展开募资,由此告诫投资人,请不要与一个未经授权、不受监督的企业或个人交易。因为,这将无法享受金融服务补偿计划。而警告发布的时间,为2009年12月22日。
显然,上述“警告”至少意味着SIQO资产管理公司并不规范,投资者一旦面临信用风险,将无法得到保障。
不仅如此。环球创富还宣称其为面向欧洲和世界的基金管理公司,已经在11国开展业务。但《知识经济·中国直销》杂志曾经于去年上半年监控其网站流量信息,发现公司官网有高达98.6%以上的用户来自中国,其母公司TKT官网更是百分之百的中国用户。流量数据显示,这个早已于2000年就建立的环球创富官网,在2009年之前用户数和访问量几乎为零。只是到2009年后期访问量开始激增。
如是的页面和访问记录,对于一个运营多年且完全通过网络交易的国际公司而言,颇为费解。该杂志进一步发现,该公司号称“欧洲最具影响力的货币流通电子服务商”的英国交易平台,实际上2008年成立于中国,用户也全部来自中国。分析人士认为,环球创富的英国公司光环背后,可能是一家中国公司的“洋骗局”。
触及“政策红线”
4月11日,本报记者将关于环球创富的采访资料,传给嘉富诚国际资本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郑锦桥。后者为中国企业海外融资上市的投行专家、国际资本市场研究高级分析师,同时也是渤海金石投资基金发起人,在国内PE实战和理论上皆具丰富经验。
郑锦桥分析后认为,这明显是假借私募名义非法集资的行为。首先,环球创富在英国伦敦注册,中国人要去投资,需由中国外汇管理局批准。这在短期内很难解决。
其次,根据相关法律,目前我国仅限人民币私募股权基金在国内募资,外资PE则未被允许。
郑锦桥分析,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和私募常规做法,PE面向募资对象一般不超过50人,如果超过这个数字,毫无疑问是非法集资。
“通常情况下,私募不会承诺投资的固定回报,这会触及银监会对非法集资的安全线。最后是回报周期,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分两类,一是PE,投资拟上市公司通过上市成功退出获利,另一种为投资房地产开发项目上,但均需要两到三年时间。即使有房地产承诺基金固定回报的,也在一年以上的封闭期。”
但这家所谓的国际私募,几乎是处处违规,处处触雷。
对环球创富操作手法深感费解的,还有国内某PE基金的合伙人。他的评价是,“完全违背了PE基金的最基本运营模式”。浸淫PE多年的他,对该“知名基金”并无听说。“PE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令一些不法分子钻了空子,利用普通民众对PE的热情,以及对于PE运作规律的无知,进行非法敛财。”该人士表示。
4月8日,记者来到平舆县警方经侦支队,被告知“的确还没有接到过受害者报案”。但警方分析,也许该基金仍处于断网期,投资人尚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而即使有报案,县级警方也需要更高一级警方以及金融部门配合。
本报记者另由权威渠道获取的信息显示,环球创富在全国部分传播较早的地区,已经被警方或有关部门查处和定性,并向投资者发出预警。
最初引起警觉的是上海警方。上海警方去年“平安世博”打击整治攻坚战经侦专项行动中,破获一起以传销方式吸纳投资人炒作TKT公司推出的“SIQO环球创富组合基金”的非法经营案件,并称“此类传销系首次出现在上海,并可能蔓延全国”。上海警方当时认为,由于该基金经营管理部门位于国外,投资人的资金均被汇到境外,一旦发生经营风险,投资人可能面临全部经济损失。
从去年开始,上海、辽宁、内蒙古、河北、安徽、新疆、浙江等地公安部门,开始对“SIQO环球创富组合基金”发出类似预警。
但这些信息,环球创富的很多投资者或许并未知道。他们依然等待着5月28日的开盘日。这一天,他们会否如愿?这只神秘“环球创富”基金的真实面目,又究竟何时会被彻底揭开?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