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汇金系折戟双星新材 光大证券获1.43亿保荐费

2011-06-07 10:27:18 作者: 来源:经济观察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华PE:

  中华PE:创两项IPO纪录的中小板“明星”双星新材(002585.SZ),最终还是没有逃脱破发的厄运。

  双星新材以高达65.52%的网上发行中签率创出A股新高;网下发行仅为5个“汇金系”账户获配,中国建银投资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投证券”)自营以58.08元/股斩获3%即30万股股份;新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华资管”)旗下“部队”以55元/股一举拿下97%即990万股股份,成为A股史上获配比例最高的机构。

  他们的报价,对双星新材能以55元/股顺利发行起到了关键作用。而本报采访发现,卖方机构预测的价格区间,很多买方机构并不买账。

  6月2日,双星新材上市首日股价大跌11.45%。与保荐商稳获1.43亿元承销保荐费相比,“汇金系”账面已有6500万元浮亏。

  前传:卖方的“忽悠”

  5月19日,锦江汤臣洲际大酒店二楼汤臣堂,上海一家机构的研究员参加了光大证券(13.81,0.04,0.29%)关于双星新材上市询价组织的推介会。两周后,他告诉记者,当时按下那个极高的申购价,是受了卖方报告的影响,“还好没买到。”

  推介会当日发生了什么,该研究员不愿谈起,但他表示是在看了一家券商报告后,认可其以2011年EPS 2.7元的20-25倍定价的逻辑。询价期间,券商分析师们普遍给予的合理价格区间为52-68元/股。记者查找了询价期券商的报告发现,长江证券(10.20,0.16,1.59%)分析师冯先涛《双星新材,聚酯薄膜行业的龙头》的新股分析报告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预测公司2011-2013年摊薄后每股收益为2.73、3.31、3.57元。给予2011年20-25倍定价,公司合理价格区间为54.60-68.25 元。”长江证券相关工作人员以证监会规定为由拒绝了记者的采访。

  有意思的是,长江证券动用自营资金申购双星新材,却采用了不同于其新股报告的“非合理”价格:47.52元/股,申购150万股。这让不少买方机构较为郁闷。

  上述机构研究员的同事称,路演团队曾透露2011年双星新材存在新资产注入的可能。

  “你是要问双星新材的事吧?没有公司授权我什么也不说。”双星新材的保荐人于荟楠表示,截至发稿,光大证券方面并未回答记者的相关问题。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