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分析师抱团跳槽 高薪为何留不住人心
2011-07-28 09:09:21 作者: 来源:北京青年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据了解,近日国金证券金牌分析师龚云华和周涛,以及多名分析师齐齐转投齐鲁证券麾下,这在刚刚领完年终奖的投行业里,或许仅仅是个开始。
其实,在券商行业里,大牌分析师集体出走,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
2007年3月,光大证券便爆发了一场人事大震动:多次获得《新财富》"最佳宏观经济分析师"称号的高善文,便带领自己的研究团队跳槽到安信证券。
没有什么人比券商老总们更清楚,"21世纪最缺的是什么?是人才!"在券商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想要留住人才,看来并非易事。
证券行业是知识密集型行业,用老百姓的话说,能在这儿混的都是"人精"中的"人精",经济学博士、硕士比比皆是;要想管理好这些人才,没有点实打实的招数,估计早晚是"人去楼空"。
深圳某券商总裁曾指出,合理的薪酬的确可以留住部分人才,但高薪不可能无限度增长;因为这些人关注的不仅仅是工资、年终奖、获奖称号等,还有良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和个人能力成长的环境条件。
国金证券的待遇在业内相当不错,并不比国泰君安、申银万国等大型券商差。
在国金证券的一些人看来,像龚云华这样的金牌分析师,名有了,利也有了,再要考虑的就是自己的人生规划。
"优秀的公司平台和公司治理结构可以实现人才的职业价值,行业里常常说要懂得向员工'讲故事',实际就是让其看到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某券商老总说。
有基金公司高管建议,应给予员工股权激励,建立起吸收和保留人才的长效机制。
有数据显示,国外多家投行和基金公司的员工,持股比例均在40%至50%之间。
也有市场人士提出,部分券商收入分配较为随意,并不完全按照业绩考核,损害了员工的积极性;还有部分公司业绩考核偏于短期,员工被迫只注重短期收益。
因此,要想留住人才,除了薪酬外,更现实的恐怕还是先建立起一整套规划措施,包括员工职业发展空间和合理的考核制度。
如此看来,券商行业的老总们需要"换位思考",对症下药;否则,人才大逃亡或将成为常态。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