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市场低迷迫使PE集体出逃 监管缺失或引发行业混乱

2011-11-22 17:45:09 作者: 来源:IT时代周刊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华PE:

    中华PE:短短几年间,中国的创投机构就由几十家发展到约5000家。而随着全球股市持续阴云不散、国内创业板公司业绩集体大变脸,中国的PE行业也因此被带入了动荡的洗牌期。

  热闹一时的创投,正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退潮态势。

  10月14日,山东鲁信创业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鲁信创投”)发布公告称,10月10日至12日,旗下全资子公司高新投以集合竞价的方式累计出售所持有的华东数控股份244.61万股,回笼资金3340.17万元。在此之前,高新投已从今年7月减持华东数控789.05万股,占总股本的3.06%。通过上述交易,鲁信创投“实现投资收益2533.89万元,占公司2010年度经审计净利润的5.8%”。

  华东数控并不是近来唯一遭到创投大笔减持的上市公司。深圳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创投”)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先后减持三维丝和东方日升流通的股份,两次减持占各自公司总股本的1.04%和0.33%。

  行业分析人士指出,创投公司的密集减持,源于众多有私募基金(PE)背景的A股上市公司股票正在步入2年解禁期。近期有数据显示,自2009年7月IPO重启至今,A股市场上共有140多家PE背景的公司股票解禁上市,涉及150多家创投机构的250多个投资项目。而亚洲创业基金期刊集团(AVCJ)发布的报告也显示,截至今年8月31日,中国私募基金(PE)退出金额已达99亿美元,同比增长231%,预计2011年全年上市交易出售额将首次突破100亿美元。

  对于上述现象,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卓福民预测,“在目前经济环境较为低迷、股市表现较差的大环境下,PE拐点已经出现”。北美信托银行高级副总裁兼PE部门主管罗伯特·摩根更是悲观地指出:“尽管PE投资强调长期回报,但目前的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已经影响到市场参与者的行为,进而影响被投资企业的业务前景。”

  PE热

  PE是“私募股权基金”的简称,指向特定人募集资金或向少于200人的不特定人募集资金,以股权投资为运作方式投资于非上市企业,并通过对非上市企业的资金注入和管理推动其价值增长,最终以上市、并购、股权置换等方式退出并获得收益的一种投资组织。

  短短几年间,中国的创投机构就由几十家发展到约5000家。而随着全球股市持续阴云不散、国内创业板公司业绩集体大变脸,中国的PE行业也因此被带入了动荡的洗牌期。

  在我国,自1985年9月第一家官方性的创业投资公司——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成立后,经过多年发展,PE已成为仅次于VC(风险投资)的最热门的资本市场词汇。据统计,仅2010年国内就有82家PE基金完成资金募集,募集额达到创纪录的276亿美元。

  2011年,PE风起云涌之势继续延续。亚洲创业基金期刊集团(AVCJ)报告显示,截至8月,募集金额已经达到208亿美元(承诺资金),募集资金占亚洲总额的68.7%,而2010年该比例仅为47.4%。

  “PE热源于其高回报的行业特征。”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和经济学教授刘俏指出,“2010年股市中小板和创业板退出的PE投资的平均回报达到12倍之多。”深圳股票交易所研究报告也表明,“以发行价计算,PE投资创业板企业的平均账面回报率约为7倍”。

  在投资项目中,PE一般青睐于以“高成长、高回报、高风险性”著称的IT、互联网、TMT(技术、媒体、通信)行业。公开资料显示,2009年已公开的投资项目中,约有超过10亿美元投向了这些行业。

  此外,创业板公司也获得了越来越多PE的青睐。数据显示,2009年有25家创业板公司得到了PE的投资,2010年,这一数字达到了69家,增长比例达到了176%。“超高的回报率使PE投资创业板热情高涨。”深交所研究报告指出。

   市场动荡

  然而,最受PE追捧的IT、互联网、TMT领域却在2011年发生了最严重的行业动荡。

  今年3月初,有美国会计师事务所发现其审计的4家中国客户全部涉嫌财务造假,此后,中国概念股开始遭遇信用危机,不仅股价普遍下跌,新上市企业的破发更是屡见不鲜,更有部分公司被纳斯达克或纽交所停牌,甚至被勒令退市。

  短短几年间,中国的创投机构就由几十家发展到约5000家。而随着全球股市持续阴云不散、国内创业板公司业绩集体大变脸,中国的PE行业也因此被带入了动荡的洗牌期。

  与此同时,国内创业板挂牌公司亦集体遭遇业绩变脸。公开资料显示,在153家有PE支持的上市公司当中,90%上市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滑落,其中,跌幅为50%以上的占70%。

  “这说明,这些公司上市前基本上都进行了业绩粉饰,而PE公司显然参与其中。”一位投资人士告诉本刊记者。德丰杰龙脉基金合伙人陆景锴进一步指出:“这些PE投资的主要目的是搭这些上市公司的顺风车,赚快钱,而不是真正投资这些公司,帮助这些上市企业改正问题。”

  因此,随着A股即将迎来2009年7月IPO重启至今的2年解禁高峰期,见势不妙的PE开始迫不及待地大规模减持。据统计,今年以来主要PE减持笔数约达103笔,总股数超1亿股,套现数十亿元。

  投中集团的数据则显示,自8月底150家机构的248个投资项目陆续获得解禁,其中已有39个PE投资的项目全数售股退出,占15.7%;减持部分股票的项目为65个,累计获得实际回报68.5亿元。

  以并购方式退出的PE则有56起。清科研究中心报告显示,2011年三季度VC/PE并购交易同比增长高达229.4%,环比增长14.3%;52起披露价格的并购交易涉及金额15.09亿美元,同比增长高达383.3%,环比下降46.8%。“VC/PE投资者越来越多地采用并购手段来实现退出,从而获得回报并规避风险。”

  由于“境内A股市场震荡调整、境外欧美市场危机持续恶化”,投中集团报告认为“制造业、IT、医疗健康、能源以及矿业将面临最大的减持压力”。这四大行业在PE尚未退出的持股市值中合计占比80%左右。

  亟待规范

  雄踞国内儿童药大王地位的康芝药业在2010年5月26日成功登陆创业板后,其年化净资产收益率已从2009年上市前的49.9%跌到2011年的2.4%,深圳市南海成长创业投资合伙企业和深圳市创东方成长投资企业作为其投资公司随之受到牵连。

  短短几年间,中国的创投机构就由几十家发展到约5000家。而随着全球股市持续阴云不散、国内创业板公司业绩集体大变脸,中国的PE行业也因此被带入了动荡的洗牌期。

  “很多PE忽视了传统的尽职调查步骤。”在日前上海举办的“2011上海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高层研讨会”上,深圳东方汇富创投公司总裁阚治东如是说,“投资企业在很短时间内就从上市中博取回报,有些项目的估值甚至到了二十几倍的水平,这有可能引发行业竞争的无序化。”

  此外,还出现了“PE传销”的怪象。近日,有媒体爆出河北省玄元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有创造性的”期权计划及“多层级设置,人拉人,高额回报诱惑”的方式,在一个月时间内募集资金数千万元。但不存在其宣称的已运作上市的公司,而河北省和石家庄两级发改委官员也坦诚“并不清楚该公司具体如何进行融资”。

  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内PE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仍没有专门针对PE的法律法规出台。“中国PE行业存在混乱、监管不严等问题。”ICANCapitalInc亚太区首席执行官康渃浠直言。国内厚朴投资董事长方风雷也表示,在国内现存的PE机构中,真正有影响力的PE机构只有15家,大多数PE机构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

  在市场低迷的大环境下,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院长陈工孟预测,“未来10年内,行业内必然面临一场大的洗牌,PE投资机构数量将大幅减少”。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