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天使”迅速崛起:能否撼动VC市场格局
2011-11-29 08:46:07 作者: 来源: 国际商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中国VC/PE投资市场正全面降温,与此同时,不同投资阶段之间的界限正日趋模糊。近年来崛起的“超级天使”显示出较为明显的VC化趋势,而创投机构在向早期甚至极早期投资转变的过程中,与天使投资人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将深刻影响未来创投市场格局。
近期,中国VC/PE投资市场全面降温,ChinaVenture投中集团发布数据显示,继第三季度投资规模增速放缓之后,10月份创投投资活跃度达年内最低点。其中,TMT行业(互联网、IT及电信增值)投资规模于今年第二季度达到历史最高点后,三季度开始大幅下滑。而投资业界也从对泡沫的担忧转变为对如何调整投资策略的讨论,日前召开的2011年ChinaVenture投中集团北京投资年会上,转向早期投资成为投资人共识。
对于未来投资生态,多位投资人表达了对天使投资人的关注,近年来崛起的“超级天使”显示出较为明显的VC化趋势,而创投机构在向早期甚至极早期投资转变的过程中,与天使投资人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将深刻影响未来创投市场格局。
TMT投资规模下滑创投探索极早期投资
ChinaVenture投中集团近日发布的10月份VC/PE投资市场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0月份国内共披露创业投资(VC)案例26起,投资金额4.01亿美元,环比分别减少27.8%和10.0%,令今年的投资活跃度滑至冰点。从行业分布来看,以互联网为主的TMT领域投资的减少,是近期VC/PE投资降温的主要原因。
据统计,从2010年第四季度开始,TMT行业投资规模出现明显增长,并于今年第二季度达到最高峰,共披露135起案例、投资总额达34.50亿美元。进入2011年下半年,TMT投资活跃度则有所下降,披露投资金额也大幅下降,而第四季度至今仅披露23起案例,投资规模3.21亿美元。
从投资规模来看,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TMT行业平均单笔投资规模逐渐增长,并于今年的第二季度达到2592万美元的最高水平。其后,平均单笔投资规模逐渐下降,第三季度及第四季度至今,平均单笔投资分别为1659万和1396万美元。这一现象源于包括上市企业股价下滑导致的一级市场企业估值回归、IPO退出渠道受阻后投资者谨慎的投资策略,以及投资者向早期、细分行业深度挖掘过程中投资规模的自然下降等众多因素。
对投资机构而言,在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整体“降温”的状态下,投资策略的调整已成为业界焦点。在ChinaVenture投中集团的投资年会上,德同资本、红杉资本,以及本土的同创伟业、深创投等多数投资机构都表示将加强早期及细分领域的投资。而对于一些专注于TMT中早期投资的美元基金,则开始向更具“天使”色彩的极早期投资探索。11月4日晚,凯鹏华盈(KPCB)北京办公室的创业周末活动正式启动,这项创业周末活动成为KPCB接触极早期项目的重要途径,并将以种子基金投资其中意的项目,且投资规模将在数十万美元左右。
目前,激烈的行业竞争以及成熟市场格局下创投价值的回归驱动,迫使VC机构开始向早期甚至种子期投资推进,以获取更好的项目和更优惠的投资价格。而这一路径,则与近年来崛起的“超级天使”投资有所重合。
“超级天使”迅速崛起挑战VC早期投资
不过,对于VC机构进行的极早期投资探索,“天使投资人”是创投机构必须面对的(可能是合作伙伴,也可能是竞争对手)。在此次投资年会上,创投人屡次提到“超级天使”的崛起对未来创投格局的影响。
天使投资人(AngelInvestor)概念起源于美国,用以描述为种子期或初创期公司提供资金的投资人。天使投资是个人投资行为,投资者以个人资金进行投资,这是其与VC基金投资的本质区别。近年来,中国TMT行业的快速发展激发了大量新兴创业者,“创业投资”也为更多人所熟悉和认可,因此,众多已完成财富积累的高净值个人加入到天使投资的行列。目前,一些TMT领域优秀的创业企业,如凡客诚品、小米科技、拉手网等,背后都有天使投资人的身影。薛蛮子、雷军、周鸿祎、蔡文胜、徐小平……这些活跃的天使投资人已成为创业生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除了投资人,机构型“天使”也表现活跃,一类是依托发起人浓厚产业背景的项目孵化机构,比如创新工场和联想旗下的联想之星,这类机构除了项目孵化,也会进行一些种子期投资;另一类则是专业从事天使投资的创投机构,如泰山天使、险峰华兴等。
天使投资的兴起与中国创投市场的发展态势紧密相关,随着2009年创业板推出以及之后整个VC/PE投资市场的活跃,出现了VC投资PE化的现象,大量创投资本追逐成长期投资,因此也为早期投资预留了更多的投资空间。在此背景下,天使投资人更趋活跃,弥补了早期投资的不足,而另一方面,这些天使本身也出现了一定的VC化趋势。
VC化的突出表现就是天使投资的基金化。目前,创新工场已具有明显的创投色彩,相继募集完成美元基金及人民币基金。在天使投资人方面,徐小平创办了真格天使基金,蔡文胜成立了“创业园”,周鸿祎则联合其他投资人设立“免费软件起飞计划”,雷军也于近期成立了顺为基金。在此趋势下,业界也开始称这些天使投资人为“超级天使”。
此前,硅谷已经历过一轮“超级天使”的崛起,初期是一些各具特长的天使投资人组成投资联盟,以做到优势互补,后期则是募集资金做天使基金。这些天使机构和天使基金即被称为超级天使(Super-Angel)。硅谷超级天使的出现打乱了VC投资的格局,甚至有些超级天使跳过了VC,直接对接PE机构或者投资银行。
在中国,早些年间创投机构对中后期及成长期投资的关注,使得超级天使获得发展空间,两者之间也能够顺畅衔接。但随着创投机构像早期投资的转移,之前相对平衡的投资生态也面临挑战。
VC拓展投资产业链早期投资将迎多元时代
对于早期投资的创投机构,其与“超级天使”的关系不得不面临抉择:竞争,或是合作。
一般而言,天使投资作为VC投资的先锋,是VC机构的重要项目来源。在ChinaVenture投中集团投资年会的讨论中,启明创投合伙人邝子平特别强调了这一点。此前,启明创投已经有几个项目与天使投资人合作。比如凡客诚品,雷军在2007年投资凡客诚品,2008年时启明与其他几家创投机构共同进入,随后,启明创投又跟随雷军投资了小米科技。邝子平称,紧随天使投资的好处是“公司管理层得以完善,公司内部的建制也比起过去看项目好得多”。
但另一方面,天使投资的出现,也对创投机构的成本带来一定影响。事实上,天使投资除了为VC机构增加一个可靠的项目来源外,其对VC更大的刺激则在于天使投资与VC投资价格的巨大差异——天使投资或许只比创投机构早进半年或一年,但企业估值却能在短期内增长数倍。
而目前“超级天使”投资的专业化、规模化,更是与创投机构的早期投资形成直接竞争。而在这个层面,除了天使基金规模相对较小之外,创投机构的优势并不明显。天使投资人往往具有深厚的产业背景及行业人脉,因此在项目来源方面具有先天优势,而旗下基金的成立,则使得其投资链延伸至VC阶段,创投机构的接盘亦非必然选择。比如创新工场旗下拥有美元及人民币两支基金,总规模达3亿美元以上,其资金实力完全能够支撑创业企业进入成长融资甚至准上市阶段。
因此,对极早期投资的探索成为创投机构应对超级天使竞争的选择之一,KPCB的“创业周末”即是VC产业链前移的重要探索,而联想旗下的联想之星创业联盟,也成为联想投资、弘毅投资所组成的投资链的有益补充。
ChinaVenture投中集团分析认为,从创业者角度而言,天使投资与VC投资的相互渗透,提供了更多的融资选择,有利于改善创业环境。但对于投资者而言,这一投资格局的变迁,对其原有的投资策略造成冲击,加大了投资风险。未来,不同投资阶段之间的界限将更加模糊,投资者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将长期共存,因此投资市场格局也将发生重要转变。随着天使投资人、创投机构以及战略投资者的更多介入,早期投资市场格局将更趋多元。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