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胡祖六的多面人生:称自己像飞速旋转的螺栓

2012-02-09 09:30:06 作者: 来源:新财经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在胡祖六迄今的职业生涯中,最令人称道的是,他在官产学三界都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绩。他是成名的经济学家,同时又在跨国公司中担任高管和开拓者,领着不菲的薪酬。离开高盛之后又摇身一变成为了投资家。

中华PE:

在胡祖六迄今的职业生涯中,最令人称道的是,他在官产学三界都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绩。他是成名的经济学家,同时又在跨国公司中担任高管和开拓者,领着不菲的薪酬。离开高盛之后又摇身一变成为了投资家。胡祖六很少谈及春华资本的业务,问他未来有何打算,他仍以其特有的貌似谦卑的语气说:“先做好手头的事。”

投身PE

春华资本成立一年多来,所投资的项目非常有限,第一个项目是2011年8月成功主导美国上市公司康鹏化学的私有化,同月传出拟战略投资桂林银行的消息。随后是2011年11月底购入河南新乡化肥生产企业心连心总值约5100万美元的五年期人民币可换股债券。

不过春华资本总规模达30亿的人民币基金春华基金在募集时,开创了复杂的信托架构——利用平安信托母信托下设7个子信托展开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募资攻势,一步到位的基金规模令行业大为震撼。胡祖六在金融行业内的能量由此可见一斑。

与此同时,他还在政府中拥有广泛的人脉和影响力。甚至连对胡祖六极其看不上眼的郎咸平也表示,“他讲的许多都是错的,但是他讲的话政府特别听。”难怪一度传闻胡祖六有可能出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胡祖六的官方影响力在春华资本成功在国家发改委备案一事中也从侧面有所展现。

胡祖六的目标是为春华资本引入全国社保基金。作为有限合伙人,而要入社保基金的法眼,必须在国家发改委备案。然而春华资本成立时,国家发改委已经暂停股权投资企业备案。2011年4月,国家发改委私募股权投资企业(PE)的备案新制度发布细则一个月后,四家基金首批获准备案,春华资本位列其中,此时春华资本甚至还没有一个投资项目。

曾有媒体在采访胡祖六时问他,在投行家、经济学家、投资家等多个身份中,他最认同哪个?胡祖六说,他最看重的是经济学家。即使在高盛亚洲投行部任职期间,他最感兴趣的仍是思考研究全局大势,把握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趋向,制定战略规划。他始终没有真正跳出经济学家的思维象限。

胡祖六坦言,他并不太喜欢身在投行部的日子。“我对日常的行政管理缺乏兴趣,成本控制、预算编制和内部协调,我都觉得繁琐单调,所以尽力避免深陷其中。”胡祖六说,随着责任的加大,他越来越忙碌,工作时间越来越长,压力越来越大,“有时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飞速旋转中的螺栓,只能不停的旋转,稍停片刻,就会失衡倒下。”他甚至表示,“投资银行这个行业中也有许多我完全无法适应,也与我的人生观格格不入的东西。”

与此同时,胡祖六的职业生涯又给其带来了诸多争议,外界对胡祖六的评价褒贬不一。郎咸平认为胡祖六“基本上都在胡说八道”,还称他是“标准的高盛买办,就是美国的买办”。甚至还有人说胡祖六是“中国最像秦桧的经济学家”,说他以跨国企业中国代表的身份成就了自己,欺骗了国家,坑害了老百姓。显然这样的说法过于极端。

哈佛光环

1963年,胡祖六出生于湖南汨罗县新塘乡,本科在洛阳工学院(2002年更名为湖南科技大学)就读。在胡祖六读书的那个年代,即便在大学资源相对贫瘠的河南省内,洛阳工学院也非一流,然而胡祖六却能从这所普通的高校直接考上清华大学的研究生,从清华毕业前又考取了公派美国哈佛大学学习的名额,在选择博士研究方向时,他选择了宏观经济。

从洛阳到北京再到美国,每走一步对胡祖六的命运来说都是转折,不过求学哈佛无疑是最大的一次转折,哈佛大学是贯穿胡祖六早期职业生涯的一根主线,他跨越的每一步都有哈佛大学的助力,他甚至声称“哈佛是我的伊甸园”。

1991年,胡祖六从哈佛毕业后就加入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于一位哈佛毕业的经济学博士来说,这似乎顺理成章。当时的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邓小平南巡之后,中国进入了高速发展期,与此同时宏观经济问题接踵而至。

关键词:胡祖多面人生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