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凯雷董事总经理马鼎文:中国需要扩大对美投资

2012-02-14 09:43:09 作者: 来源:21世纪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最近,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外国直接投资(FDI)目的地国。在过去两年里,中国对全球GDP增长的贡献达到16%。虽然中国在经济领域实现了快速发展,但在对外直接投资(OFDI)这一重要领域仍然处于落后地位。

中华PE:

最近,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外国直接投资(FDI)目的地国。在过去两年里,中国对全球GDP增长的贡献达到16%。虽然中国在经济领域实现了快速发展,但在对外直接投资(OFDI)这一重要领域仍然处于落后地位。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虽然增长很快,但规模仍然很小,甚至低于爱尔兰和新加坡。从历史数据来看,全球约15%的对外直接投资流入了美国,但在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中,投往美国的比重目前却只有2%。

2012年2月,奥巴马总统将会晤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先生,这将为解决中国在美投资问题、构建全球经济平衡所需的经济框架提供了机遇。在美国2012年大选过程中,美国民主、共和两党领导人的反华言论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美中关系的紧张,而创立一个积极的经济框架,将有助于缓和这种紧张局势。中国的对外投资增长空间巨大,而美国有机会在其中占据更大的份额,这一结果将有助于促进中美经济增长,巩固双边经济关系,中国能够实现由出口大国向海外投资大国的转型。只要投资不对美国国家安全造成影响,一项明确的、促进中国对美投资的政策应当是该框架的核心内容。

问题所在

对美投资的障碍一部分来自中国国内。2009年的数据显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约70%来自国有企业。大多数国有企业主要关注国内市场、注重规避风险、缺乏运作复杂的国际业务所需的专业管理能力。在开展具体海外投资业务时,国有企业需要获得政府审批,而这一缓慢的流程往往无法适应企业招投标过程的快节奏。与此同时,其他非国有背景的、成功的企业大多规模较小,其扩张计划往往局限于周边城市或省份,而非遥远的大洋彼岸。他们缺乏足够的资金和意愿在美国进行大规模投资。

在他们眼中,对美投资会有一定的政治和监管风险,有时这些因素确实存在于现实之中。这对于投资的影响同样重要。努力适应当地的法律、监管和政治体系是中美两国应当共同关注的问题。

部分中国对美投资所遭遇的政治争议和监管抵制,令不少中国的企业高管和政府官员感到忧虑。在和中国企业管理人员交流的过程中,他们经常提及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并购优尼科石油公司所经历的挫败,以及华为公司同美国海外投资审查委员会(CFIUS)之间的矛盾。美国海外投资审查委员会是美国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机构,主要负责从国家安全角度审查投资申请。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尽管绝大多数的中国在美投资项目都已获得批准,或者根本不需要任何审批,仍然有不少中国企业管理人员认为,美国不欢迎来自中国的投资。

中国在美投资的基本阐述

外国投资能够创造高薪就业机会、促进研发资金投入、巩固美国的制造业基础。因此从整体上而言,对外资保持开放的态度,符合美国的利益。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奥巴马总统加大了吸引外资的力度,扩大了商务部的投资促进职能,并且提出了多项旨在鼓励“内包”的新措施。

当前,美国经济复苏依然步履维艰,而外国直接投资的增长能够为美国带来巨大的好处。批评的声音认为,中国的投资会损害美国的安全利益,并导致就业机会流向海外。事实上,尽管中国对部分美国国防或科技企业的并购可能引发国家安全方面的担心,但是中国潜在投资中的绝大部分都不会带来此类问题。

中国的投资有助于推进新的经济活动的开展,帮助中国企业了解西方国家在企业治理、报告和会计等方面的规范标准。中国企业往往希望其美国分公司向中国国内出口,因此,外国直接投资的增加将扩大美国对华的出口规模。除此以外,扩大中国在美投资,可以创造就业岗位,这有助于获得美国国民对中国投资的更大支持。

给美国政府和企业的建议

1. 进一步阐明并强调美国欢迎中国投资的政策。奥巴马总统已就美国对国外投资的政策做出了坚定的表态。环顾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历届政府,拜登副总统在2011年10月就美国对中国投资的政策所做的阐述最为清楚明确。他说,“奥巴马总统和我欢迎和鼓励中国企业和机构赴美投资,在我们看来,中国的投资是积极的,因为它意味着更多的工作机会。”奥巴马总统应当把握住同习近平副主席见面的机会,明确表示美国欢迎来自中国的投资,中国增加对美投资符合两国的经济利益。

2. 消除误解和认知偏见。中国企业管理人员在认知上的偏见严重阻碍了中国对美投资。绝大多数的中国在美投资项目,并不需要经过任何形式的监管审批,而近期涉及中国企业的多项需要审批的重大投资项目,均在三十天内的初始审核期内成功获得了美国海外投资审查委员会的批准。例如,曾经在2005年竞购优尼科时遭受抵制的中海油,最近完成了对德克萨斯州鹰滩页岩气公司(Eagle Ford Shale)以及怀俄明州和科罗拉多州Niobrara页岩气公司(Niobrara Shale)少数股权的收购,该交易没有引发任何争议。当然,美国国家安全部门应该继续对那些确实影响国家安全的交易进行严格的审查,包括在国防和敏感的技术领域。但是除了这些为数不多的例子意外,大多数的中国投资不曾、也不应该引起真正的担心。在习副主席访美期间,美国政府高级官员应当强调中国企业在美投资众多的成功案例,以消解人们过多地关注出现问题的投资项目。

3. 对美国海外投资审查委员会的审查结果进行量化统计。美国海外投资审查委员会近期发表的年度报告显示,2008至2010年期间,委员会共审查了16个涉及中国企业的交易项目,但并未说明其中获批通过的项目数量。可以想象,获得批准的交易大大地超过了有问题的交易。通过公布获得批准的交易数量,能增加中国企业在美投资的信心。

4. 消除阻碍外国直接投资的障碍和干扰。在纠正错误观念的同时,政策制定者同样可以通过改进签证及税收政策和程序,消除中国在美投资面临的障碍。并不构成安全威胁或存在非法滞留风险的中国企业管理人员,仍然在获取签证过程中时常遭遇拖延和困扰。美国《房地产外来投资法案》(Foreign Investment in Real Property Act – FIRPTA)制定于上世纪80年代,其初衷是遏制当时日本对美国农用地的投资。而在当前美国房地产市场亟需外资注入的情况下,该法案以及其他相关税收政策已经对外来投资形成了负面影响。与此同时,其他旨在减少美国公民和居民偷税漏税行为的法律,同样增加了企业在报告方面的负担,从而阻碍了外来投资流入美国。鉴于两国政府之间存在的分歧,以及中国在接受具有约束力的开放投资原则方面的困难,两国在近期顺利达成双边投资条约(BIT)的可能性不大。尽管如此,双方仍然应当继续推进双边投资条约谈判。

5. 借助私营机构,促进中国在美投资。在华开展业务的美国企业可以帮助中国合作伙伴应对复杂的监管环境,减少对政治风险的担忧。例如,IBM在联想于2005年收购其个人电脑业务时,曾经在监管和政治疏导等方面为后者提供了支持。其他美国企业也可以采取同样的做法。

给中国政府和企业的建议

1. 扩大中国对美国在华投资的开放力度。中国目前仍然对外国直接投资设置严格的股权上限和行业限制。中国应该继续采取积极的措施,消除投资障碍。这样的措施不仅使中国经济和美国投资者受益,还有助于进一步增加美国对中国投资的接受和认可。同时,美国应该防范把投资政策与互惠联系在一起,因为流入的投资本身为美国带来了经济利益。

2. 提高对美国市场的了解。中国企业同样需要做好准备,努力提高在美国的“本土化”程度。日本的经验可以为此提供借鉴。二十五年前,美国曾经错误地把来自日本的投资视作威胁。而今天,日本的投资在美国有着积极正面的形象,已成为美国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日本企业在美国需要创造就业岗位的地区进行投资,注重和本地社区建立和巩固关系,同地方官员密切配合,并和美国本土企业开展合作,包括建立合资公司等。中国企业也可以采取同样的做法。

结论

中国加大对美投资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为两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福祉带来了巨大的益处。据预测,中国有望在2020年为世界经济贡献超过1万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奥巴马总统应当在习副主席访美期间做出正确的政策阐述、确立正确的基调,从而使美国在中国的对外投资中占据重要的比重,而这也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

马鼎文(David M. Marchick)是凯雷投资集团董事总经理,主管全球对外事务,著有《美国国家安全和外国直接投资》(U.S. National Security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一书。凯雷投资集团经理Daniel R. Bowles为此文的撰写提供了帮助。文章根据作者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国经贸关系大会(Columbia University"s Conference on China"s Economic & Trade Relations)上的演讲整理而成。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