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李国庆:垄断不除,民营书店没空间发展

2012-02-17 09:49:52 作者: 来源:南方周末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现在民营出版机构不再是灰色地带,吸引了大资本的进入;另一个好处是民营企业可以招聘人才;第三出现了民营机构跟国有出版集团成立合资公司,改变了民营企业只能跟小出版社在地下,变相买卖书号出书的情况,这是双赢。从当当网的图书销售看,排前100名的。

中华PE:

现在民营出版机构不再是灰色地带,吸引了大资本的进入;另一个好处是民营企业可以招聘人才;第三出现了民营机构跟国有出版集团成立合资公司,改变了民营企业只能跟小出版社在地下,变相买卖书号出书的情况,这是双赢。从当当网的图书销售看,排前100名的,70%出自民营出版机构。

但图书出版改革落后于广电了,图书出版权还没有向民营企业开放。书号还是国有出版社垄断,民营企业还得继续花钱买书号。

原来一个书号一万五,现在七千八千。原来都是小出版社卖书号,现在大出版社也卖书号了。畅销书不在乎,但销量两万以下的书,书号成本就是这本书利润的全部。

图书出版管理一个是终审权,一个是书号成本。本来书号是无价证券,干吗还让出版社从中得利?保留现在的管理制度,有关部门保留内容终审权,让出版社审稿、收审稿费,不就完了吗?

现在一级批发基本上都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基本上是二级,拿到二级批发权,你就什么都能干了。但销售渠道有一个问题,民营批发商必须进图书市场交易,为什么非要到批发市场交易呢?配套的还是老规定,你必须到批发市场去,因为批发市场涉及地方利益,他可以收取租金。

现在的模式就是民营赚钱,品牌的好处给了国有出版社,自己的品牌很难起来,利润还让出版社拿走了一大块。因为国有新华书店的渠道还是出版社在做发行,这等于让出版社垄断了一个渠道,它再赚一道钱。

现在,有些大出版集团跟民营机构合作,不出钱只出书号,再加上出版社和新华书店的合作通道,就可以占合资公司50%的股份,这样的合作方式比一万块钱一个书号还贵。但民营甘心被盘剥,因为它没有出版平台和从新华书店及时回款的能力。这两年合作纷纷破裂,不公平嘛,要让出50%的利润,还不如买书号自己做。

我们的畅销书是六折,但也有好多书是八八折,平均下来是七五折。我们的数字增长不是靠折扣战,是靠规模。

新华书店的教辅书占百分之三四十,当当网卖的都是一般图书,占全国一般书出版百分之二十的份额。

个体书店的老板对新华书店没辙,老认为我们在捣乱,认为我们是靠粗暴的减价打折,这不公平。我们库房有45万种,哪个书店有?其实真正的原因是新华书店垄断不除,民营书店就没空间发展。个体书店骂我们抢它们蛋糕,我说我们的市场份额80%是新增的市场,20%是抢你们和新华书店的。

更大的问题是出版社骂新华书店,你们经营不好,我们这么好的书你不给我们好好卖。而书店就会说,你们出的书不好。骂了三十年了,结果买书难、卖书难,同样存在。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