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VC竞争加剧致暴利时代终结 业内人称应回归本质
2012-04-27 09:26:56 作者: 来源:中国证券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在经历了“全民PE”的狂热之后,私募股权暨创业投资(PE/VC)市场骤然冷却。今年一季度,PE/VC市场一落千丈,无论募资、投资或退出,同比和环比数据均呈现大幅下滑。业内人士表示,全球经济不景气、行业竞争惨烈、IPO节奏放缓以及上市公司发行市盈率下滑,严重影响投资者信心,加剧行业窘境,行业洗牌在即。
全线滑坡
受宏观经济前景尚未明朗、退出渠道不畅以及行业内部调整的影响,私募股权暨创业投资市场笼罩在愁云惨雾中。今年一季度,市场依然蔓延着2011年下半年以来的不景气,并创下了自2009年以来最大幅度的下滑。
数据显示,2012年一季度,创业投资暨私募股权市场新募基金共计57只,募集金额为39.02亿美元,环比分别下降49.1%和61.3%,同比分别下降129.8%和78.6%。
其中,28只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募集金额共计29.45亿美元,不足上年同期的四分之一,同时较去年四季度减少6.8%,几乎回落到2010年一季度水平;中外创投共新募基金29只,新增可投资于中国大陆的资本量为9.58亿美元,同比下降83.8%,是2009年以来募资最低点。
专家认为,募资活跃度下降固然有春节长假因素,但更大程度上归因于投资人态度日趋谨慎以及市场流动性收紧。
投资方面,随着市场中新募基金数量与金额的下滑,以及去年高速投资造成的可投资资本量大幅减少,今年一季度投资活跃度呈骤降趋势。其中,私募股权投资案例110起,同比、环比分别减少26.7%和29.5%;披露金额的102起案例共计投资25.88亿美元,同比、环比分别下滑44.1%和61.0%。中国创业投资市场同样表现冷清,共发生投资案例168起,其中130起投资披露金额,投资总额为8.66亿美元,投资案例数和投资金额环比分别下降49.9%和70.5%,同比分别下降54.2%和75.3%。
退出同样遇冷。今年一季度,私募股权市场共发生退出案例29笔,较上年一季度的33笔减少12.1%,较上年四季度的38笔减少23.7%,涉及企业数量共有21家。创业投资市场共发生65笔退出,环比下降5.8%,同比降幅则高达56.1%,退出交易数量不足去年一季度的一半。
资本市场低迷是主因
随着2011年沪深股市萎靡不振,海外上市遇冷受阻,2012年伊始中国企业境内外上市开局不利,中国企业上市活跃度有所降低。
数据显示,一季度,境内外市场共有118家企业上市,与2011年一季度160家相比下滑26.3%。中国企业上市数量和融资额同比出现大幅下滑,仅有60家中国企业在境内外市场上市,占全球IPO总量的50.8%;融资总额仅为62.07亿美元,平均每家企业融资1.03亿美元。
其中,仅32家具有创投和私募股权投资背景的中国企业在境内外市场上市,融资金额为32.32亿美元,与2011年一季度相比上市企业数量减少15家,融资额减少65.9%。
随着二级市场估值的回归,VC/PE境内IPO退出账面回报倍数也呈现下滑,32家VC/PE支持的企业上市为其背后的75只VC/PE投资基金仅带来4.24倍的平均账面投资回报。其中,上海证券交易所平均账面投资回报为5.95倍,深圳创业板和深圳中小板分别为投资者带来5.02倍和3.89倍的投资回报。海外方面,上市的企业为投资者带来的平均账面投资回报为1.83倍。
一季度境内资本市场的平均账面回报全线下降,其中创业板一季度5.02倍的回报水平创下两年来最差水平。自2009年底开闸以来,创业板一路高歌猛进,市盈率处于较高水平,2009年、2010年和2011年的创业板平均账面投资回报分别为7.48倍、10.90倍和7.81倍。
面临IPO窘境,清科研究中心张琦建议,VC/PE机构应及时调整退出策略,对并购、股权转让等其他退出方式兼容并蓄;同时,优化投资组合,控制投资成本,适度减少对中后期以及pre-IPO项目的依赖,注重企业内在投资价值的发掘和培养。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