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保荐多“变脸” 不靠谱保荐人
2012-04-27 10:42:52 作者: 来源:投资快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光大证券最近3年保荐被否率居高不下.
光大证券保荐公司多“变脸”.
光大证券保荐工作曾涉嫌失职,且保荐项目机构认同度最低.
机构认同度最低
作为一个老牌券商,光大证券保荐的项目理应有保证才是,然而,事情并非如此。资料显示,光大证券保荐的公司很不靠谱。保荐被否率居高不下的同时,还出现了保荐工作涉嫌失职的事件。此外,其保荐的公司多“变脸”及保荐项目机构认同度最低也让为人所诟病。
保荐被否率居高不下
据资讯统计,2010年以来,由光大证券保荐上会的企业共28家,其中,审核未通过的企业有6家,还有一家企业(海伦钢琴)取消IPO审核。另外,2007年,由光大证券保荐的深圳晶辰电子上会中小板被否。至此,光大证券保荐被否企业达7家。
资料显示,由光大证券保荐未被审核未通过的6家公司分别是2010年4月19日上会的河南金博士、2010年6月25日上会的四川优机实业、2010年12月24日级上会的上海良信电器、2011年1月14日上会的上海中技桩业、2011年3月22日上会的南京宝色股份和2011年11月14日上会的广西绿城水务。
一位投行资深人士向记者表示,似上市公司不定期被否的原因主要有,持续盈利能力问题和成长性不足;独立性、主体资格问题;募集资金使用;信息披露;规范运作与内部控制和财务会计问题等.而持续的盈利能力是监管部门在审核中最为看重的。80%以上的公司被否都存在盈利能力的问题.
据了解,光大证券不少保荐项目被否,就是由于相关公司“盈利能力”存在较不确定。如审核未通过的广西绿城水务,发审委就指出,公司募投项目投资总额为10.33亿元中有8.77亿元用于污水处理项目,以提高污水处理能力。但目前公司污水处理收入是根据自来水用水量及物价部门核定的污水处理费单价确定,因此,该部分募投项目的达产不能直接导致该公司收入及利润的增加,反而因折旧及运营成本的提高,可能导致短期内经营业绩下滑。不符合《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
分析人士批指出,从最近几个月的IPO审核情况来看,监管层愈加的严把发行关,强调公司质地,被否率有所增加。而光大证券保荐的的几个被否项目都存在“硬伤”,从侧面也反映了光大证券在部分保荐项目上缺乏应有责任心.
保荐工作曾涉嫌失职
有关资料显示,烟台氨纶在2008年上市时,联合了其保荐机构光大证券采用了虚假记载等手段。据了解,为回避法规障碍,烟台氨纶在申报上市过程中,将相关重要事实的实际发生时间作了调整,将定向募集的4000万股在IPO《招股说明书》变脸为4500万股。
在媒体对公司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曝光后,烟台氨纶(泰和新材)以及光大证券发布了澄清公告,公司承认“在上市申报过程中对相关事项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公司对相关事项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那么并非首次做保荐业务的老牌券商光大证券也认识不足吗?光大证券在保荐之时难道没有相应的辅导教育支持任务吗?保荐机构光大证券是否起到尽责的义务令人怀疑.
《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第七十一条规定,发行人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中国证监会自确认之日起暂停保荐机构的保荐机构资格3个月,撤销相关人员的保荐代表人资格:(一)证券发行募集文件等申请文件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二)公开发行证券上市当年即亏损;(三)持续督导期间信息披露文件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从证监会的相关规定及监管办法上看,保荐机构是上市公司上市前的“把关员”,一旦在保荐中突破了职业操守和道德良知的双重底线,规章制度将形同虚设,而对于国家法规没有一点“畏惧”感,自然会把责任和操守丢弃一边,中小投资人的利益保护就无从谈起。
保荐公司业绩多“变脸”
资讯数据显示,2010年至今,光大证券保荐的己上市公司有21家。不过,从这些公司的近期发布的2011年年报、2012年一季报或业绩快报来看,光大证券保荐的公司中,业绩出现变脸的不在少数.
据统计,由光大证券保荐在2011年上市的10家公司中,多家公司己经开始出现“变脸”,继金运激光、中京电子两公司在上市当年业绩出现“变脸”后。双星新材在2012年一季报业绩也出现“变脸”.
资料显示,2011年5月上市金运激光,虽然201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467.26万元,较上年增长24.14%,但实现净利润1612.26万元,较去年同期公司净利润2666.45万元下降39.53%。今年一季度虽然净利润有正增长,但增幅也仅8.98%。与两保荐代表人李国强和唐绍刚所描绘的“发行人成长性良好”很不相符。
而同样为去年5月上市的中京电子,则不仅2011年年报变脸,2012年一季报及2012年中报也会变差。财报显示,2011年公司实现净利润3451.42万元,同比下降14.36%;2012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74.33万元,同比暴降90.87%;此外,公司还预计2012年1月-6月净利润比上年同期下降50%-80%.业绩变脸程度之快幅度之大令人咋舌.
与两保荐代表人段虎和谭轶铭宣称的“发行人主营业务突出,业绩增长迅速,公司主导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发展前景良好;募集资金拟投资的项目实施后能够扩大发行人经营规模,增强公司竞争力,提高发行人盈利能力”差别巨大。
2011年6月上市的双星新材,虽然在上市当年业绩还能同比持平,但是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大幅下降59.47%。不但如此,公司还预计2012年1月-6月净利润比上年同期下降40%-70%.与上市前净利连年翻番的盛况相比,业绩变脸速度之快令人吃惊.
根据IPO招股书,双星新材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14.54亿元、净利润3.82亿元,分别较2009年增长128.85%和451.43%,而2009年利润同比2008年大幅增长241%,甚至2011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大幅增长135.37%和364.63%.资料显示,双星新材保荐代表人为潘剑云和于荟楠.
此外,由光大证券保荐的2010年上市的9家公司中,也有部分公司开始“变脸”。如2010年1月上市皇氏乳业(002329),季报显示,虽然2012年一季度实现销售收入1.52亿元,同比增长60%,但净利润只有903.87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小47.88%,此外,公司还预计2012上半年净利润比上年同期下降25%-45%.
业内资深人士告诉投资快报记者,不少公司粉饰业绩来达到上市的目的,一旦上市,即使业绩出现下滑也“无关紧要”,因为目前还没有一个对新股业绩变脸进行约束的机制.面对保荐上市的利益诱惑,本该成为资本市场守护者的保荐机构铤而走险,以牺牲职业操守为代价,让一些不具备上市条件的公司“带病上市”。
保荐项目机构认同度最低
光大证券保荐公司不仅变脸多,保荐的项目机构认同度低,网下配售机构数量很少为较为突出.据了解,上述提到过的双星新材和中京电子就很不受机构认同.
资料显示,双星新材在2010年5月份发行,以高达65.52%的网上发行中签率创出A股新高,网下发行仅有6个机构账户获配,是当年机构参与打新数量最少的公司。其中5个为汇金系账户;一个是中投证券自营账户,以58元/股斩获3%股份;一个是新华资产管理公司,以55元/股拿下97%的股份,成为A股史上获配比例最高的机构。
据了解,所以会造成这样,主要是缘于保荐人光大证券给予的价格太高,其他询价机构最后放弃了报价.回头看看整个报价过程,23家机构喊出的最低价只有26.5元,最高也才60元,其中9家机构报出40元以下的价格,而最终发行价确定为55元.目前,该股收盘价为30.27元,己经处于较严重破发状态。
而主营业务为研发、生产、销售新型电子元器件(高密度印刷线路板等)中京电子,则仅有7家机构申购,并且后只有6家机构按要求及时足额缴纳了申购资金。最终网下申购获赔的比例高达21%.
中京电子最终网下分配结果显示,中国人保资产安心收益、葛洲坝集团财务、全国社保基金五零四组合、株洲千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各获得 120万股。从中京电子2011年去年三季报前十大流通股的排位来看,中国人保资产安心收益和全国社保基金五零四组合在解禁期过后,就讯速地抛掉了手中的持股。
按公司去年三季报股票二级市场的均价17.89元算,两家机构抛售仍有微利。相比之下,葛洲坝集团财务和株洲千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因没及时出逃,而挨了“套”。昨天中京电子收盘价13.85元,较发行价17元己经不见了18.52%。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