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顾建兴:电商重点在零售 不成功IPO害了新蛋

2012-05-23 09:16:34 作者: 来源:天下网商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在中国的具有海外背景的电商,想要立足中国市场,要好好向沃尔玛学习,不被短时的困难吓倒,不断学习不断改进,耐得住寂寞,熬得住亏损。要不就向百思买学习,愿赌服输,没有别的选择。你没资格教育中国的电商,除非你有制定游戏规则的能力。

中华PE:

在中国的具有海外背景的电商,想要立足中国市场,要好好向沃尔玛学习,不被短时的困难吓倒,不断学习不断改进,耐得住寂寞,熬得住亏损。要不就向百思买学习,愿赌服输,没有别的选择。你没资格教育中国的电商,除非你有制定游戏规则的能力。不要试图教育客户,更不要试图教育市场。

不成功IPO伤害新蛋

《天下网商·经理人》:如何看现在新蛋中国的处境?造成目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顾建兴:新蛋现在的处境如何,只有新蛋的人自己知道。如果他们认为处境很好,那我们期待继续好下去;如果认为处境不好,那么我不清楚对他们来说什么才算是好的处境。

我现在只能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谈我的判断:新蛋的两次不成功的IPO对中国新蛋网(微博)都造成了致命的伤害。

第一次是在2009年,胡兴民说的是对的,那段时间在中国电商市场,投入一块钱就相当于现在二十块。但当时美国新蛋为了上市,突然中止了原先确定的市场推广计划。如果成功上市也就罢了,可最终功亏一篑。钱是省下来了,但机会同时也失去了,曾经省下的一块钱,现在花一百块都无法弥补,而竞争对手却乘机大步前进。当然,祸福往往难以预料,如果现在中国新蛋网的规模超过百亿,那么可能面临几个亿的亏损,他们是否能够承受?

第二次是在2011年,新蛋又要IPO,当时我的主张是,要么把中国新蛋和美国新蛋切分开来,先把美国新蛋单独上市,上市后支持中国新蛋网;如果不能上市就用中国新蛋网单独进行融资。如果硬要捆绑上市,会对中国新蛋网和新蛋软件带来致命的后果。后来的事就不便说了。

《天下网商·经理人》:你提到过在任时的策略是“准备坚持三年,活下来就是胜利”,这句话怎么理解?

顾建兴:对整个中国区来说,未来的三年左右的时间是生死攸关的三年,而且三年里很难盈利。相比一些与风投对赌的公司而言,新蛋没有风投方面的压力,更具备打持久战的条件,但决策者是怎么想的只有天知地知了。

我认为,只要把团队组建好,内部流程理顺,产品结构调整,三年后逐步把综合毛利率拉高到一定水平,新蛋网基本上可以立于不败之地。而且到那时候中国电商行业的格局和现在会完全不同,那些先天不足的电商可能早已不存在了。前提是不要瞎折腾,不要固步自封,不要夜郎自大,要有勇气和智慧去面对国内错综复杂的局面。新蛋自己确实还不健康,但放眼国内电子商务行业,有几家堪称健康?

后来我去研究,即使不投放任何广告,只要把线上的推广做好,中国新蛋网也能有每年近20%的自然增长。到现在为止,新蛋的广告投入不到销售额的1%,主要集中在线上。如果有足够的子弹,那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出手,以新蛋网的基础提升销售额不难。做事需要同时兼顾“方向、速度和节奏”,就像跑马拉松,高手都会调整自己的节奏并让对手的节奏变乱。

《天下网商·经理人》:最近有新蛋网高管声称:中国电商不把盈利放在首位很可怕。你怎么评价?

顾建兴:我没有见过原话,也不清楚这是谁的高见,如果确实这样说,我只能遗憾地说,此话纯属伪命题。

第一,中国的电商有不少在创办后不久就盈利了,不仅包括垂直B2C,还包括B2B,甚至有专注于3C数码的外贸B2C。同时,经过前几年的惨烈竞争,中国的电商生态环境正在优化,未来的两三年后,中国的多数存活下来的电商达到盈利不是神话。

第二,这年头杀头的生意有人做,亏本的生意没人玩。发生惨烈的价格战,有不理性的成分也有合理的成分。说它合理是因为市场竞争就是如此,只要法律不限制,它就可以打价格战;说它不合理是因为这是竞争过度,不计代价。但现在去说谁对谁错为时太早,因为价格战不是一家就可以挑起的,不能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第三,标准产品的垂直B2C,尤其是3C数码,目前的毛利率在3%~5%,远低于传统卖场,而美国可以达到不低于8%,换句话说,在中国亏损的这些电商在美国早就赚到钱了。价格竞争是商家争夺市场的主要手段,当市场呈现相对集中之后,商家会逐步提升毛利率。这种情形在美国也存在,不是中国特色。作为商家只能接受这个现实,就像我们都知道拳击运动很残酷,你如果不想承受皮肉之苦,可以选择放弃,但不能埋怨这项运动以及比赛规则。

第四,在中国的具有海外背景的电商,想要立足中国市场,要好好向沃尔玛学习,不被短时的困难吓倒,不断学习不断改进,耐得住寂寞,熬得住亏损。要不就向百思买学习,愿赌服输,没有别的选择。你没资格教育中国的电商,除非你有制定游戏规则的能力。不要试图教育客户,更不要试图教育市场。

看好电子商务

《天下网商·经理人》:怎么看你曾经与新蛋的一段“姻缘”?

顾建兴:我很享受在新蛋近一年半的过程,因为人生多了一个经历,而且可能给“奔五”的我带来人生的又一个重大转折。所以虽然我不屑于某些人某些事,但我感谢新蛋这家公司给我带来的经历,这段经历对我来说有特别的价值。

《天下网商·经理人》:离开新蛋的这半年 ,你做了些什么?

顾建兴:从8月31日离开新蛋,先在一个制造业公司做总经理,先后完成了产品规划和研发队伍的整合,两个月后选择离开。主要是因为自己不喜欢制造业,反而对电子商务这个行业非常看好。那些唱衰整个行业的人,要么缺乏想象力,要么纯粹依靠资本生存。我希望,2012年这些人该去哪儿就去哪儿,不要瞎折腾,殃及池鱼。

《天下网商·经理人》:这段时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顾建兴:原来在新蛋的时候,一方面自己是个新手,另一方面工作非常繁忙,没有多少时间去思考和学习,当时内心深处对很多问题并没有看透彻。现在有时间去研究和分析行业的趋势,尤其是互联网发展与未来电子商务发展的交互关系。我觉得最大的收获在于对互联网营销有了比较深的认识。

另外,德鲁克说未来企业的竞争是商业模式的竞争,那么同一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靠什么?都说要把自己的公司办成伟大的公司,那么怎么成为伟大的公司?我想起码应该有伟大的文化吧。很难想象互联网公司离开了开放、创新和分享何来的伟大?

电商和传统零售区别在客户端

《天下网商·经理人》:你之前对外表达过哪些有关电商的观点?

顾建兴:2010年底,第一次参加电商论坛,脑子里直接反应:这不是大跃进的动员大会吗?大家都显得如此狂热,上台嘉宾开口都是几十亿、几百亿的销售目标,甚至有一位教授称20年后电子商务将要取代传统零售业。

当时,我在不同场合直接或婉转地表达了以下观点:

第一,用现金换来的业绩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我相信我有足够的钱,也可以做几百亿,而且亏得会比别人少。很多企业内部管理基础不扎实,一个健康的公司是不需要涂脂抹粉的,只把公司销售业绩当做最美的东西展示给大家,说明还不够成熟,用现金买来的业绩毫无意义。

第二,不是所有的商品都可以用电子商务,所以不存在电商百分之百取代传统零售的可能性,这是扯淡。传统零售不单纯的指消费,还包括我们走到优美的环境中享受生活,在享受过程中再进行消费,这种体验是无法取代的。

第三,不是所有的客人都是电商的客人。任何公司不可能老少通吃,但在多维度的细分市场存在着大量的机会。每个电商公司都要学会在最恰当的时候切入恰当的细分市场。从这个角度来讲,市场机会不断在消失,也在不断地诞生。

第四,在未来的2~3年的时间里,电商的主要竞争对手是传统零售业,电商的主要任务是向那些固守传统模式的传统零售业要份额,而不是试图把电商对手赶尽杀绝,因为这样对你自己也没好处,那种杀敌一千自伤八百的做法不可取。

事实上,互联网的发展事实告诉我们,互联网的魅力就在于不知道边界在哪儿,不知道未来会向哪儿发展。所有人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所以,就现在对未来二十年、五十年做一个定论,本身是不懂互联网。

《天下网商·经理人》:怎么看电商和传统零售的区别?

顾建兴:电商和传统零售最大的区别是在客户端。有人说电商做的不仅仅是产品,更重要的是客人,我表示赞同。

传统行业的客户几乎是现成的,只要门店开张,不做宣传都有人进来,无非是购买行为发生与否或者买多买少的问题,这就取决于你的定位和定价,或者说取决于产品。而所谓的互联网基因,就是知道你网上的客户长什么样、在哪里,一旦搞清楚了,你就具备了基本的互联网基因。

做任何事情不要复杂化,一定要用最毒辣的眼光发现事物的本质,只有这样才能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世界有所作为,否则你只会跟着别人转,今天跟风买地建仓库,明天跟风砸广告,后天跟风做社交化。整天在尝试新模式,结果把自己搞成“邯郸学步”。

传统产业可以在互联网上有所作为,因为他们具有某些电商尚未完全具备的先天优势。依我的经验看,大多数电商的供应链前端不够强,尤其是那些标准化产品。因此他们要经历阵痛,看有没有革自己命的勇气。事实上,电子商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只是传统零售业的配角,革不了它的命。

传统零售业做电子商务,无非是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把本身对你不熟悉的客人吸引进来,实现线上线下的无缝链接。其实,所谓的线上线下“左右互搏”和传统企业没有互联网基因等,都是可以得到解决的,而且已经有了成功的案例。

传统零售业大规模进军电商只是时间问题,转型需要时间,一旦涌现出一两个榜样后,便会有更多的传统行业在电子商务上投入更多的资源,但同样要有跑长跑的心态,而且传统企业做电商根本不必要担心自己的实体店会立即关门打烊。

《天下网商·经理人》:你怎么看未来数年内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顾建兴:通过我近两年来的经历和思考,可以与大家分享下面三条。

1.看好中国电子商务的未来。

过程比结果重要,电商的本质是商而不是电。只是电商可以比传统商业为顾客提供更多更全面的产品和服务,因为互联网的特性使得电商能为顾客带来更快、更便捷、更全面的消费体验。所以,我看好电商的未来,而且中国的电子商务才进入良性发展的起始阶段。

2.模式不是万能的,关键是健康。

有很多的同行一直在探索全新的商业模式,为了满足或超越顾客的期望这无可厚非,但有些所谓的“一本万利”的商业模式表面光鲜,其实不很靠谱。我觉得就算是现在流行的电商模式,只要做好了照样能赚钱,暂时赚不了钱或许是方法不对、或者是时机未到。尤其是实物产品的网上零售,想要暴富只是一厢情愿。

3.精细化的运营管理是必须的。

国内的一些电商公司的运营管理水平还不高,因为膨胀速度太快,人员的专业能力跟不上,因此需要强化业务流程优化、数据挖掘和分析、精准营销等方面的管理。传统零售业的不少经验对电商是有借鉴意义的。你可以没知识,但不可以没常识。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