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80后的投资策略
2012-05-25 11:43:22 作者: 来源:金融界基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在现今的社会环境下,总觉得我们80后一辈的人还是承担着很大的生活压力。三十而立,然而很多人还没有自己的住房,即便有,多数也是不折不扣的房奴;很多人没有成家,即便结婚了,孩子也还小,需要付出心力抚养;很多人没有合意的工作,即便现在奋斗着,距离可以负担起宽裕的生活还相差甚远。还有一点是最主要的,在中国在七十年代开始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环境下,80后一辈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这也决定了现在很多家庭的生活模式是一对小夫妻抚养一个孩子和四位长辈,随着孩子的成长和父母的老去,日后的压力更是可想而知。
于是,怎么样打理两个人的收入,怎么样能做到在满足日常开支的前提下,使其余的资产最大程度的保值增值,就变得尤为重要,这便是我想说的投资理财了。
谈到投资理财,我们的收入一般建议分成三大部分。一部分活期的储蓄,作为平时的日常开支;一部分做定期的存款,或者是一些零风险固定收益的投资理财产品;还有的一部分就要做适当的风险投资了。这三部分的比例可以根据收入情况、自己的年龄、孩子教育开支、父母的年龄和身体状况、以及有无负债等的情况综合决定。
作为日常开支的活期储蓄是不难理解的,而对于银行定期存款和固定收益的理财产品,个人则更偏向于理财产品了。银行的理财资金投资范围为信用级别较高,流动性较好的金融工具,包括但不仅限于国债、金融债、央行票据、债券回购、债券远期以及高信用级别的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票据资产、资产支持证券、次级债等,并通过信托计划投资于可转换债券、可分离债、交易所债券、新股申购、信贷资产、信托计划、银行存款和他行理财产品等投资工具。所以理财产品相对来说风险较低,收益比定期存款高出不少。这样相对于通货膨胀而言,就可以做到资产的适当保值了。
还有作为风险投资的部分,则主要是做一些投资基金或者投资证券的配置了。这部分是为了做到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争取资产的最大化增值收益。证券投资需要承担比较大的系统性或者非系统性的风险,也需要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分析。相比而言个人更倾向于选择投资基金。投资基金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制度。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减低相关的风险,而且投资基金集中投资者的资金,由基金托管人委托职业经理人员管理,专门从事证券投资活动。作为80后的一代,如果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投资研究,那么投资基金是比较实际的投资选择。
投资基金也有两种方式,即单笔投资和定期定额。但是相对定投,一次性投资收益可能很高,但风险也很大。而由于规避了投资者对进场时机主观判断的影响,定投方式与股票投资或基金单笔投资追高杀跌相比,则风险明显降低了很多。而且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具有类似长期储蓄的特点,能积少成多,平摊投资成本,降低整体风险。它有自动逢低加码,逢高减码的功能,无论市场价格如何变化总能获得一个比较低的平均成本,因此定期定额投资可抹平基金净值的高峰和低谷,消除市场的波动性。只要选择的基金有整体增长,投资人就会获得一个相对平均的收益,不必再为入市的择时问题而苦恼。所以它也被称为“小额投资计划”或“懒人理财”,这也最适合我们80后了。
所以总体而言,对于80后的我们同龄人来说,一部份的活期储蓄,一部份银行理财,一部分基金定投,这是一套可行的投资理财规划,也是可以让我们游刃于工作和生活的制胜法宝。以上仅是个人的一点投资建议,希望志同道合的人可以共勉!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