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民资做PE当慢些行
2012-06-06 08:54:35 作者: 来源:东莞时间网-东莞日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PE是让人操心的行当,没有足够的专业人士,没有信得过的合作伙伴,做PE还不如直接投资搞产业来得省心。
从短期来看,现在做PE并不是最好的时候,所以,东莞民营企业家转做投资家的路并不平坦。PE曾经有过自己的神话,但它不属于东莞民资。因为东莞PE才刚刚开始,事实上,全球PE正处在寒冬之中,如何过冬,才是PE界面临的真正问题。
宜安科技上市获得批文,让科创投资成为东莞民间资本眼中的幸运儿。有统计表明,东莞已有中科松山湖创投、宝盛创投等十余家PE机构,但真正投到好的项目,有条件上市的企业并不多。项目难找,找到能上市的项目更是难上加难。有一些PE为了赚快钱,甚至于不惜给为自己介绍上市投资项目的券商保荐人,以相当于投资额1%~3%的“介绍费”。即便是舍得花钱,能否找到有潜力的项目仍旧是全行业面临的大问题。中国的PE行业从几十家扩容到2000余家,在缺少投资机会的全球衰退时期,涌入PE行当的资金多了去了。甚至有传闻说,温州已是全民PE了。
PE是一个长期投资,但国内大多数的资本对这种复杂性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从当下的全球经济形势和股市低迷的生态来判断,想快速赚钱退出项目比登天还难。从全球情况来看,美国对中资概念股的上市安排已关闭了窗口,一部分已经上市的企业也面临着退市的命运,这就造成PE们普遍难以迅速退出。国内A股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IPO的量虽说依旧雄冠全球,但融资额度也呈下降趋势,上市过会的成本和难度都直线上升。PE项目的上市有时也是一种纸面财富,三年的禁售期不仅让PE难以在短期内收回高昂的IPO成本,而且,由于退市政策的推行,也让PE面临着竹篮打水一场空的风险。
做PE的麻烦还不仅如此,与PE融资方的合作并非投钱了事。在无法退出之前,如何管理和保证投资安全和投资项目成长是一个很大的学问。PE不仅要给融资项目带去资金,更应带去发展智慧。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投出一笔钱,就多一分苦恼。PE的另一个烦恼就是合伙人之间的理念冲突,投什么不投什么,各有各的道理,相当难以选择。在PE界,合伙人的分裂极其常见。
PE是让人操心的行当,没有足够的专业人士,没有信得过的合作伙伴,做PE还不如直接投资搞产业来得省心。广东人做投资讲究不熟不做。东莞民资大多发家于实业,现在做实业的机会其实非常之大。表面上看,全球企业都不怎么好,但这时投资恰恰是最好的时机,因为大家差不多都需白手起家,都要拐大弯,东莞民资看上去落后,却可以享受后发优势,投资方向选择更准,兼并收购机会更多,人才招聘更加容易,也更加便宜,融资也更加简单和方便。做得好的话,做一家企业的收入并不比做PE低,因为它可以享受市场发育和上市发展两次溢价。说个实话,当下做实业,才是进可攻,退可守的最好选择。李俊雄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