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低迷状态或将持续到第三季度 境内成主战场
2012-06-08 09:15:56 作者: 来源:中国商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今年5月,共有20家中国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完成IPO,合计融资约21.71亿美元,平均每家企业融资1.09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5月份上市数量下降44.4%,融资规模下降70.6%。
值得注意的是,5月仅有中国城市轨道1家中国企业在香港创业板实现IPO,其他境外市场一片沉寂。
此外,5月份多家企业暂停或延缓境外上市进程,21日,欲赴港上市的中国有色矿业未能如期进行招股;24日,神州租车正式向美国证交会递交文件,撤销在美上市计划;28日,原本定于5月底登陆香港主板的永达汽车由于股票市场转差,发布暂缓上市的公告,中国企业境外IPO集体遇冷……
境内成IPO主战场
“无论是IPO个数还是融资额,中国企业境外IPO的状况不甚乐观。”王璇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如是判断。
从交易所来看,在完成IPO的20家中国企业中,有8家企业登陆深圳创业板,融资约6.22亿美元,融资额占比28.7%;6家企业挂牌深圳中小企业板,占本月IPO总数的30.0%,合计融资7.81亿美元,融资额占比36.0%;上海证券交易所5月迎来5家企业上市,占5月IPO个数的25.0%,这也是上海证券交易所2012年上市个数最多的月份;另有中国轨道交通在香港创业板上市,融资0.26亿美元,为5月惟一一家实现境外IPO的中国企业。5月21日,日出东方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融资21.50亿元人民币,成为5月份IPO融资金额最高的企业。
但与上月相比,统计显示,5月企业上市数量上升5.3%,但融资金额下降39.2%。王璇告诉中国商报记者:“这主要是由于4月份海通证券的IPO融资额高达16.80亿美元,因此拉高了4月份的整体融资额。如果对比剔除海通证券后的4月份中国企业IPO融资总额18.92亿美元,5月份的IPO融资额有所回升。”
不过投中集团分析师冯坡预计,短期内中国VC/PE市场活跃度难以回升,投资低迷状态或将持续到第三季度。从长远来看,近期政策层面的一系列动作或有利于市场回暖。
机械制造业仍是主力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5月16日证监会发布《关于餐饮等生活服务类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信息披露指引(试行)》,已紧闭多年的餐饮类企业上市大门或将重新开启,目前天津狗不理、顺峰饮食、净雅食品和广州酒家4家餐饮类企业正处于上市申请进程当中。
从行业划分,按照IPO的个数排序来看,机械制造行业名列榜首,共有4家企业成功上市,占5月份IPO总数的20.0%;生物技术/医疗健康行业名列榜眼,有3家企业实现IPO;紧随其后的是电信及增值业务、纺织及服装和清洁技术等行业,各有两家企业成功上市。
从IPO融资额来看,机械制造行业的融资额约为4.79美元,占5月份融资总额的22.1%,成为当月融资额最高的行业;清洁技术行业以4.02亿美元的融资总额排在第二位。
半数IPO退出回报不足两倍
2012年5月实现IPO的20家中国企业中,有9家企业有VC/PE支持,合计融资10.17亿美元,平均每家企业融资1.13亿美元。合计创造18笔IPO退出,涉及16家VC/PE投资机构,平均账面回报倍数为2.95倍,其中10笔IPO退出的账面回报倍数低于2.00倍,机构利润微薄。
“由于VC/PE的入股时间普遍较短,大多低于两年,多为Pre-IPO投资,因此平均账面回报倍数仅为2.95倍,半数IPO退出的账面回报低于两倍。”王璇告诉中国商报记者。
在境内IPO方面,共有8家VC/PE支持企业实现IPO,合计融资9.91亿美元,平均每家企业融资1.24亿美元,共创造17笔IPO退出,涉及15家VC/PE投资机构,平均账面回报倍数为3.02倍。其中,3家企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5家登陆深圳创业板。
在境外方面,香港创业板上市的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为其投资方国泰君安(香港)带来1.71倍的账面投资回报。
具体来看,5月11日晶盛机电完成IPO,融得资金11亿元,浙大创投借此获得6615万元的IPO退出账面回报,同时凭借2008年516万元的较低投资成本,使得浙大创投此次投资获得高达11.82倍的账面回报率,为本月最高。5月21日,日出东方登陆上交所,融资21.5亿元,成为本月规模最大的IPO案例。此外,除西部证券(002673)、晶盛机电外,5月剩余18家IPO企业融资规模均未超过10亿元。
此外,从券商直投项目回报率来看,同样不容乐观,据数据统计,今年以来(截至5月底),共有14个券商直投项目完成IPO。其中,金石投资直投的项目有5单实现IPO,数目最多,其次是广发信德。14单项目平均账面回报率为2.39倍,账面回报金额共计12.38亿元。与此前已退出项目的4.52倍平均回报率相比,今年以来券商直投的平均回报率创新低。
账面回报率最高的是中金佳成(旗下基金)直投的艾吉科技,账面回报率为4.32倍,艾吉科技于今年4月10日实现IPO。账面回报金额最多的是国信弘盛枝头的隆基股份(601012),账面回报金额达到2.1亿元。在14单项目中, 除广发信德直投华声股份(002670)没有采用“保荐+直投”模式外,其余13单均使用该模式。
总体来看,5月券商直投公司开始突破原有“保荐+直投”的模式,转型专业化PE基金管理机构成为大势所趋。
多元化退出方式值得期待
在谈到IPO退出账面回报不断走低的原因时,王璇告诉中国商报记者:“2012年以来,一方面监管部门政策频出,抑制新股"三高",打击炒作,使得发行市盈率走低,另一方面本年度获得IPO退出的投资方,其入股时间多集中在VC/PE市场火爆的2009年和2010年,入股成本高昂,使得IPO退出账面回报不断走低。”
此外,加之近期中国企业IPO持续低迷,抢夺Pre-IPO项目,再通过IPO退出获利的模式已难以为继。王璇坦言:“探寻多元化退出方式已迫在眉睫。”
值得庆幸的是,近期在海外私募及创投市场中占有重要位置的并购退出模式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和关注,在5月25日举行的“上证2012中国股权投资论坛”上,多位创投界大佬一致认为并购退出未来在PE/VC退出方式中所占份额将显著提高。
除此之外,新三板扩容、VC/PE二级市场的发展,也会为机构的退出提供更多的选择以及机会。
近期,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华泰证券相继宣布,正式获得证监会批复,将由旗下直投公司设立直投基金。就此,在政策以及市场的双重压力下,券商直投公司突破原有“保荐+直投”的模式,转型专业化PE基金管理机构成为大势所趋。
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5月,中国VC/PE市场共披露超过20只券商参与的股权投资基金(含正在筹备中的基金),披露募资目标规模超过600亿元,涉及券商包括海通证券、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华泰证券、光大证券(601788)、招商证券(600999)、广发证券(000776)、国元证券(000728)、东方证券等,而基金类型有成长型基金、并购基金以及创投基金等,所关注的领域既有综合性PE基金,也有专注特定行业的产业基金。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