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投资 先富脑袋再富口袋 让钱包鼓起来!
2012-06-12 15:06:16 作者: 来源:中国证券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面临高通胀压力,人们的第一感觉就是钞票缩水,资产贬值。如何能让手中的资产保值、增值成为投资者们密切关注的焦点。如何在通胀的大环境中保持资产不缩水的难题,理财市场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弱市里保本成为了首选。面对日益缩水的资产,应当“随机应变”,才可以保值增值。让我们的“钱包”重新鼓起来!
月光族理财小窍门五种方法让钱包鼓起来
年轻人总是觉得自己好不容易大学毕业了,总觉得应该好好补偿一下自己,对于社会上流行的东西都是乐此不疲,所以大都成了月光族。于是,当年轻人谈到理财这个话题的时候,大都说一声:我无财可理。 难道真的是无财可理么?很多同学刚毕业收入也在4000以上,为何毕业三年过去,却发现居住的房子越来越小(为了省钱,搬到便宜的房子里住),而且手中也没有积蓄,月前潇洒,月中恐慌,月末狼狈,实在是让人为之一叹。而在相同条件下之下,一些同学总算是攒下了笔小钱,如何做到的呢?请看:
一、买一份储蓄性的保险。因为白领们年纪都不大,每月拿出200多元,为自己提供了一份有分红的储蓄型重大疾病保险,并且附加上重大伤害。这样,若是不幸出事,至少不会成为自己那个偏远山城里家人的负担(我们都是北漂),而且也能保证自己好不容易辛苦打下的江山不会一下子就被疾病或意外打垮。如果很幸运一辈子都没事,那么也可以老的时候给自己花或是留给后人。
二、记流水账。确定自己每个月的资金流向,现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白领都流行加入账族进行网络在线记账,加入账族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记两个月以后,做一个严格的审视,将那些没有必要、并且不会降低他们生活水平的消费拿掉,或是选择替代品。毕竟,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如果不能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必需的,而什么不是必需的,那么理财所必需的闲余资金又从何而来呢?
三、从自己的钱包掏钱出来。我给自己的要求是,如果在购物或是消费的时候,若是对方找给了我一张五元的钞票,我就会假设这张钱不存在,拿出来放在另一个口袋里,回家后放入一个盒子收好。等到攒到100元就在方便的时候带去银行存起来。另外,这个银行一定不是在你工作地点或是家的附近,并且千万不要办卡。嘿嘿,大家应该都确定自己的自制力如何吧?信用卡都能刷爆,何况自己的钱了?推荐几个网点比较少的银行给大家做这个项目: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等等。我通过这个方式,已经给自己多积攒了三手中石化的股票,呵呵。
四、多在自己家中做饭,不要总在外面吃。我爱人的工资不高,因为她去年刚毕业,现在月收入只有2000元,但是因为是在家做饭,已经足够两个人的花销,这样我这边的所有收入都可以用来投资,释放了经济压力。
五、公平地看待信用卡。有些人认为信用卡是万恶之源,让你成为一个为银行打工的卡奴;而也有些人认为信用卡是能够让自己实现自己梦想的工具,并且把今天花明天的钱作为一个很好的时尚。我认为这两者都有失偏颇。前者认为信用卡是完全的负债,不值得拥有;后者则认为信用卡能让自己得到自己现在的收入所得不到的东西,全然不顾今后的生活。甚至有人将信用卡作为提现的工具,浑然不惧提现以后的手续费和今后的利息。 我的做法是:能刷卡的时候一定是刷卡,但我并不会购买任何计划外的东西,只是购买必须购买的东西,并且从不提现,还要全额还款,而不是还最低还款额。
这就是一些理财小窍门,也许里面有些东西大家已经做到了,那么恭喜你,相信你已经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 非富人和富人比起来,究竟欠缺什么? 机遇—时势造英雄观念—理性而超前的理财观念。
保护钱包行动大搜索
一、家庭省钱八招
1、每个月只购物一次:因为逛得多一定会买得多,花得多。
2、穷追不舍买便宜货:每次到超市购物,他们都会在购物架前仔细地来回逡巡,寻找要购买物品的最低价格,而且直到找到最低价才买东西。
3、购物一定要有计划:他们每个月都要根据家中需要制定详细、合理的购物计划,甚至要提前将每顿饭的菜单设计好,写在账本上,做到心中有数。
4、提前购买节日物品:每逢重大节日前,伊科诺米季斯一家都会提前购买一些节日所需物品,并储备起来,以防节日时涨价。
5、巧妙利用购物优惠:当许多商场、超市促销推出购物优惠活动时,他们一定会经过反复比较,以最优惠的办法买下所需要的物品。
6、提前预算不立危墙。
7、永不花费超过信封内总金额80%的钱:从结婚初期,伊科诺米季斯夫妇就开始每个月把家中的钱放入一个个信封,分别用于买食物、衣服、汽油、付房租等等,而且永远不花费超过信封内总金额80%的钱。
8、抓住机会,想办法赚钱。自从在美国打出“科学节约”的名气后,伊科诺米季斯家经常成为访谈节目的主角。为了方便回答观众提问,他们家成立了专门的网站,介绍各种理财的好方法,但是人们必须付费,才能在网上学到他们家的“省钱真传”。
二、不为无用功能买单
《精品购物指南》有篇文章提到:商品功能不是越多越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商品才是最重要的。一位朋友去年在买彩电时就遇到了这种情况。彩电商品琳琅满目,功能五花八门,他看中了一台日本产的彩电后并未立即购买,回家之后找了一个在电器维修部工作的朋友咨询了一下此彩电的有关情况,得知此彩电的许多功能(如高清晰度、多种模式、数字信号等)在中国内地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这些功能对传输线路有较高的要求,国内尚无法满足这些功能的基本要求,因此这些功能是华而不实的。最后他购买了日本另一品牌的彩色电视机,在相同尺寸、相同显示效果的前提下节省了1000多元的费用。总之,购物要讲究物有所值、物尽其用。
三、聪明用卡学几招
《理财周刊》载文介绍了一些银行卡收年费后,家庭用卡的聪明做法:
一是家庭账户尽量统一在一家银行。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可以享受银行的贵宾服务,如招商银行的财富账户在5万元以上就免收管理费;工商银行20万元以上就可以有理财金账户服务;建设银行的VIP客户可以免收借记卡年费;等等好处只有集中财力才可以享受。
二是家庭用卡采用一户、一借记卡、一贷记卡的用卡模式。
所谓一户,就是一个存款账户。把家庭的定期存款,大额活期存款都转在这个账户上,由于账户不被经常动用,也不用在ATM机上取现,因此只持软卡即可,相应的借记卡销掉,省去一笔年费支出。
一借记卡,也就是家庭最重要的“理财卡”。一般建议由家庭主要理财成员的工资卡担任,让这张卡尽可能承担大部分的结算功能,比如水、电、煤支付、还贷、保费支出等。
一贷记卡,也就是信用卡。该卡专门拿来刷卡消费,不放存款,因为存款不计利息。同时把贷记卡与借记卡关联,定期划账还款,避免逾期产生罚款。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你刷卡消费动用的是自己的免息透支额度,你可以额外得到一笔存款利息。
四、信用卡如何“用足政策”?
《新京报》传授了用好信用卡的几个窍门:用足免息还款期。目前国内的信用卡一般享有最长50天的免息还款期。免息还款期是贷款日至还款日之间的时期,以刷卡时间不同,免息期长短也不同。如账单日为20日,在20日消费,只能享受最短20天的免息期;如果在28日消费,就可以享受最长50天的免息期。
巧用自动还款,避免利息损失。信用卡内存款是没有利息的,因此,不要将资金存入信用卡内。客户可以在银行同时开立一个个人结算账户,并指定其为信用卡还款账户,还款日前,银行会自动将信用卡欠款金额划入信用卡内,这样就避免了因为来不及去银行还款造成的利息支出。
持卡人切记要在到期还款日之前(含还款日)全额还款。比如,某持卡人的信用卡透支了5000元,他在透支还款日前归还了4500元,还差500元未能全额归还,那么银行将对这5000元计息,而不是仅对500元计息。
五、借钱也可不付息
《湘潇晨报》的一篇文章是这样写的:巧借银行的钱赚钱而不用支付利息,这可能吗?其实,你只要拥有一张银行信用卡并配合货币市场基金这样的短期理财产品,就可以办到。
银行借钱的方式极为简单,具体说就是“用信用卡透支”。理财专家表示,信用卡多达50多天的免息还款期实在是一个不可不占的便宜。加上按日计息的货币基金后,这个便宜更是可以直接转化为投资收益。
其具体操作的方式为:市民可在同一家银行办理一张可用来申购货币基金的储蓄卡和一张可透支的信用卡,然后把每月的工资留下少量应急的现金后,全部存到储蓄卡中,并全部购买成货币基金。而日常所需消费则全部使用信用卡透支。(目前各类超市几乎都可以刷卡消费,往往不同银行还提供一些优惠活动)当你每月接到信用卡账单后,在到期还款日的前两天赎回相应额度的基金还账即可。不过,你的储蓄卡同时应设置“自动还款”之类服务功能(免费).
使用与信用卡透支相结合的购买方式,可以充分发掘货币基金按日计息的特点。最近货币基金的七日年化收益率一直维持在2.3%~2.5%间,比起1年期储蓄1.8%的税后收益则明显要高得多。
六、巧用大额储蓄
据《深圳特区报》报道,通知存款、协定存款这两种方式主要服务于资金量巨大的企业客户,市民无缘享受从而都不熟悉。近期央行下放了六种存款计结息方式的决定权,包括通知存款、协定存款、定活两便、存本取息、零存整取、整存零取等存款种类。
现有的通知存款一般为一天、七天两种,起存金额为5万元人民币,也可做包括美元、港币、欧元等在内的等值外币业务。多数银行执行一天通知1.08%的年利率,七天通知1.62%的年利率。
据介绍,七天通知对资金流动性较高的企业和个人均是非常有利的存款方式,即使按1.62%的利率结息,也比0.72%的活期利率高出2.25倍。
七、办房贷时算仔细
《山西晚报》有篇文章说:买房时有许多消费者不太注意的地方,有一些消费者在按揭的还贷上并未计算,只看中了每月可以承受的还款金额和按揭贷款的年贷款利率为5%左右,认为给银行的利息并不会太多。其实不然,如果消费者的按揭贷款采用的是等额本息还款法的话,银行利息的计算是采用年金法计算,利息支出总额一般会随贷款数额和年限的增加占到贷款总额的25%-90%,并不是人们看见的在合同上写着的5%左右的利息率。除此之外,还有一点要注意,目前调整后的住房商贷年利率为5.51%,其实这不是真正的实际贷款年利率。银行是以月为单位计算利息的,因此以月为基准复利算出的实际年利率应为5.795%。以上这些并不是属于欺诈行为,而是消费者没有通过计算而误解造成的。
日子一天天好,薪水一年年高,有余钱了,职场人士的“花花肠子”也就开始多了起来。楼市、股市、基金、黄金、古董……人们恨不得投进去的每一分钱都能赚个盆满钵满。但是,追钱追得辛苦,守财守得不易,钱生钱更是难上难。风靡火爆但是又让大家爱恨交织的“理财”两字,究竟蕴藏着什么玄机?记者采访了玖富网副总裁陈理行先生,从认识“理财”的真实面貌开始摸索生财之道。
理财≠投资,先富脑袋再富口袋
全球化投资、全球化理财的实现,其根源就在于首先要树立一种成熟的正确的理财观。陈理行先生告诉记者,一般人谈到理财,想到的不是投资就是赚钱,其实非也。“理财”一词,最早见诸于21 世纪90 年代初期的报端。理财即对于个人财产( 包含有形财产和无形财产= 知识产权) 的经营。理财是理一生的财,是个人一生的现金流量与风险管理,不是仅仅解决燃眉之急的金钱问题而已。理财与赚钱和投资也有着本质的区别。
理财的范围很广阔,它包括:投资;消费规划,规划自己的现金流,为实现尽可能多的储蓄,节省没有必要的开支,做好理财准备、储蓄计划、税务筹划,规划自己取得收入的形式和时间,合理避税;筹划福利制度等,包括养老保险和四险一金等;对贷款的规划,例如贷款方式的选择等。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一口号的提出正是积极鼓励大家除了职场薪酬收入之外,要尽快实现健康理财、科学理财,创造其他的收入来源。陈理行先生解释说,“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 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 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 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职场人士应该积极了解、利用现有的理财渠道,挖掘最适合自己的理财方式。目前市场上理财品种繁多,大致来看,个人理财品种可以分为个人资产品种和个人负债品种,共同基金、股票、债券、存款和人寿保险等属于个人资产品种;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个人消费信贷则属于个人负债品种。
四大成熟理财观
生财先要学会理。理就意味着在观念上、理解上先要树立正确的科学的理财观。什么才是健康的理财观呢?陈理行认为:
第一,先储蓄后投资。做好自己的消费支出规划,学会存钱。有一句话说得好,赚一块钱不是钱,存了一块钱才是一块钱。储蓄是一个积小钱而成大钱的过程。如果你把每个月的500 元不必要开支节省下来,用于投资,假如每个月定存定额买500 元基金,那么20 年后,它便“变出”五十多万元。
第二,有明确的理财目的。根据计划中要实现的生活状态,树立可衡量的明确的理财目标、早投资早收益的理财观念,早分享市场收益。
第三,有科学的投资组合。不单纯依赖一种理财方式,分散投资,降低风险。在投资金额上,一般留够三个月的收入作为家庭的备用金,其他的资金可以拿去投资。组合投资方式,首先要确定自己的风险属性,是冒险的还是保守的、稳健的等。比如说基金投资,在基金上涨期间可以多配置股票型基金;在市场调整时期可以选择一些货币型或者债券型基金,或者另外选择黄金、信托、实业等投资渠道,来分散风险。又比如买保险,保险的花费应是收入的10%。意外险、重大疾病险、养老保险,这几个都是职场人士必须考虑的险种。
第四,有执行能力。制定理财计划后要严格执行。除非家庭发生比较大的变故,现金流急剧减少,否则都要坚持理财计划。
工作也是理财
财要理,钱也要赚啊,所以工作着实不能耽误。但是在牛市狂潮中,不少职场人士忙于炒股盯盘,有影响了工作业绩被扣罚了工资的,甚至有因此辞了职的。工作与理财,就那么水火难相容吗?职场人士该如何走好理财和工作两者之间的平衡木?陈理行先生对此进行了精彩的解读并给出了建议。
第一,理财的一条重要法则就是让你的钱忙起来,但是人要闲着。炒股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除了金钱之外,时间也是投资成本。对于正身处于事业急速上升时期的职场人士来说,时间比投入股市的钱币更重要,价值更高。衡量在投资过程中自己投入的时间,算算其性价比。哪怕是辞职炒股,即使年收益有100%,也不一定就是值得的。因为努力工作,从长远角度来看,长久收益比目前收益更高,而且是稳定收益。
第二,工作也是一种理财方式。投入时间以及精力到工作中,获取的回报是晋升或者加薪,以及工作经验和资源积累。条件成熟之后,还可以选择创业,通过创业获取更大的回报。所以说,工作不只是养家糊口,工作也是一种相当重要的理财方式。
第三,投资永远存在风险。股市不会永远是牛市,操作失误、市场调整等都可能导致股市投资亏损。炒股把工作辞掉了,但是市场不会永远那么好,市场不好了,操作失误了,投资就亏损了。投资的重要理念是一定要保本。留得青山在才有柴烧。工作就是保本的重要方法。工作在,本金就在,工作能力、工作积累就在。
第四,实现理财和工作两不误。如果自己投入了资金,又要投入很多的时间,受益还不显著,那么寻求专业理财机构或者理财专家的帮助,显然是非常明智的。否则,就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打开财富之门的六把万能钥匙
大多数人之所以跟钱之间总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是因为他们不知道钱的活动能力。钱,跟人一样是有生命的。每一块钱就是你的一个职员,你的目标是让你的职员勤奋工作,经过时间的沉淀,人员会日益壮大,工作效率会越练越高,他们会帮你赚更多的钱。积累到一定的财富时,你就可以作为董事长早日享受退休生活。以下有六条关于财富的法则,也许你能因此获得通向财富之门的万能钥匙。
了解小钱的威力
很多人常常跟我说,很想投资就是没钱。其实他们的误区在于,很多人都认为,投资得有一大笔钱才能开始,总是有“我手头上的钱暂不宽裕”的心理,他们认为,投资一次性至少也得是万儿八千的,否则就没什么意义。但是富翁的钱也是从1块钱攒起来的,财务自由不是一天就可以实现的。
我家的一个邻居汪太太,刚到美国的时候就在餐厅里刷盘子,她把遗弃的各种废旧瓶子都积攒了起来卖钱,看上去值不了几个钱的东西,她也从来不放过。现在,她的资产已经超过千万了,所有的积蓄都是从不起眼的小钱投资开始的。我这里并不是建议大家要如此的朴素,但这段经验是有价值的,别忽略从小钱开始。
财务自由的准备
你现在节约下来的每一块钱,都是你将来财务自由的每一块坚固基石。攒钱是如此,花钱也是如此,花20块钱和40块钱也许刚开始没什么区别,但时间长了,所产生的贫富差异却十分悬殊。
钱始终在为你工作,你拥有钱的越多,工作效率就会越高,收益就会越显著。有了这些钱,你就可以不必再给别人打工,可以在家里陪孩子,享受退休生活,周游世界。如果你当前有收入来源,那么,你就从今天开始积累财富,可能一次只有5块、10块钱,但每一次微不足道的积累,都将成为你实现财务自由之路的基石。
为你的将来打算
几年前,我的一个朋友跟我说,她不愿意投资股票,因为她不想等10年才成为富婆,她想享受眼前的生活。
这种思想的不利之处在于,10年后她活着的几率很大,到那个时候将面临的问题,就是她是否比现在过得更好。你当前的生活条件是由你过去所做的投资而决定的,所以,不妨在此刻为你的将来做好准备。
买股票代替买产品
有些人总是在问,为什么总存不下钱?他们总是觉得钱是花出去了,但从来没见任何回报。道理很简单,我建议他们能够不再买公司所销售的产品,开始买公司本身。美国对有钱人(年收入22.5万美元或持有300万美元资产)做的一项调查表明,富人会把他们全部收入的30%左右拿去投资或储蓄。这并不一定是可以致富,但却是他们成为富人的原因。
当你忍痛改变你的消费习惯,忍痛彻底摆脱做金钱奴隶的束缚时,你就是被列入富人的行列了。所以,要么忍痛改变,要么就满足现状吧。
钱多并不是关键
钱多并不能解决你的问题,钱还是一个放大镜,它可以折射出你的一些很现实的习惯。想成为一个百万富翁,如果你的工作只付给你每年18万的薪水,最糟糕的打算就是你需要同时找6份工作,挣了100万元的同时,你也会跨掉的。
但是,仍有很多每年赚100万元的人,他们只有一份薪水,但却不断地有支票入账。两者的区别就是,智者并不看存折的薄厚,而是看怎么才能让里面的钱高效地运转起来。
勿为生活所困
给智商低的人的定义,就是他们经常在重复地做同一件事情,但却在奢望不同的结果。如果你不想像你父母一样辛苦操劳一生而依旧清贫的话,那就别过他们的生活,要从他们那一代人的思想中解放出来,对财务有重新的认识和控制。
为实现父母未曾达到但却梦想的财务自由和成功,你需要做两件事情。第一,严格控制你的负债,在你做任何一项投资之前,应该用这笔钱先还清债务;第二,把投资和储蓄永远放在人生中的重要的位置,这个就要看你的持之以恒的魄力了。
作为个人来讲,无论你需要的现金收入还是长期的股票增值,成功的实体投资也是让你致富的关键。拿一部分钱从做点小买卖开始起步,逐渐建立你的企业,从而获取长期的投资回报和可观的前景。
贫穷不再是咒诅!创造财富7大脱贫心法
如果上天给你的是一条歹命,你一定要加倍努力,把它翻转过来。这是五洲制药董事长吴先旺在自传《穷鬼翻身》中的肺腑之言。在社会新闻中,时常可见有人因为摆脱不了贫穷,怀忧丧志、意气消沈,最后走上绝路。成也贫穷,败也贫穷,关键在于,你是把贫穷当成命运的绊脚石,还是淬练意志的磨刀石?在贫穷中,你是受苦,还是学习?
掌握以下7大脱贫心法,你就可以创造财富,改变人生。让贫穷成为上天给你的礼物,而非咒诅。
脱贫心法1 人穷志不穷
贫穷并不可怕,糟糕的是「穷人的思维」,或是怨天尤人、愤世嫉俗、痛恨富人,如果抱持这些想法,贫穷就会愈黏愈紧,最后将你吞噬。就像畅销书《秘密》所揭露,正念带来正面的事物,反之亦然。检视众多脱贫的个案,不难发现,在贫穷中仍然保持乐观的信念,是他们的共通之处。
脱贫心法 2 正面迎战债务
债务,是导致许多人坠入贫穷的肇因。许多人因为遭到朋友倒债,内心充满愤恨,从此一蹶不振,最后被贫穷击败。能够脱贫的人,往往是因为他们能够正式债务问题,并勇于处理,结果反而战胜贫穷。
脱贫心法3 拿出行动订立目标
哈福艾克认为,有钱人努力让自己变有钱,穷人则是一直想着要变成有钱,换言之,光是想还不够,你必须付诸实际的行动。抛开负面思想,为自己建立目标、制订策略,有计划执行步骤,而财富就是最后的结果。
脱贫心法4 从贫穷修练人生学分
没有人欢迎贫穷,但是当贫穷来临时,你必须从贫穷中学到一些宝贵的课题,才不至于白白经历这一遭,人生阅历的累积,可以帮助人们更敏锐于寻找突围的机会。能够顺利脱贫的人,往往都是在贫穷中练就克服逆境的力量。
脱贫心法5 选对职业全力冲刺
知名的激励大师博恩崔西,不只一次在著作中指出,要让财富三级跳的方式之一,就是「从事志趣相符的职业」。因为志趣相符,才会激发工作热忱,也才能发挥个人潜力,从自己身上找到财富的金钥匙。
脱贫心法6 拒绝浪费任何赚钱时间
上天起码有一件事是公平的,就是给了每一个人相同的一天24小时。时下出现所谓的「穷忙族」,是因为他们虽然很忙,但是没有真正把时间花在赚钱上,摆脱贫穷的另一个秘诀,便是做好时间管理,加速赚钱的速度。检视自己一天的作息,你花了多少时间在赚钱这件事?有时间抱怨自己贫穷的人,是不可能走出贫穷的泥沼。
脱贫心法7 珍惜金钱抗拒诱惑
摆脱贫穷,不只是要赚钱,也必须抗拒诱惑,守住财富。即使收入很高,却是花钱如流水的「薪光帮」,最终还是摆脱不了贫穷的下场。
许多成功脱贫人士,从贫穷中学到的最大体悟,就是「珍惜」,珍惜有限的时间、资源和机会,如此一来,就算你输在起跑线,仍然可以赢在终点。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