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壕节能被疑与保荐人暗结珠胎
2012-06-18 10:42:10 作者: 来源:股城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北京天壕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周将公开发行,本报日前接到投资者投诉,称天壕节能在几次增资上存在瑕疵,存在创投突击入股。此外,由于资金周转速度过慢和对合作企业经营状况的过度依赖,投资者质疑其是否有能力偿还到期贷款。
是否有偿还到期贷款能力
据招股书披露,天壕节能的项目方式是以合同方式利用合作企业的余热来进行连锁投资和项目建设,但是它的合作方却是水泥、玻璃等重污染国家控制企业,加上水泥和玻璃等都是周期性产业,所以存在不能持续赢利的风险,加上天壕节能合作项目大都要求在12个月内完成,而一般一个项目却需要4000万-8000万资金,收回资金投入的年限大约需要15年以上。而天壕节能目前在建和拟建项目多达12个,这次融资的资金最多满足5-6个项目。
这位投资者认为,基本来说,还有至少一半的项目目前没有资金支撑,那么,天壕节能企业一旦陷入了资金链断裂,公司将产生塔牌倒塌效应。
他还提醒记者注意,天壕节能的项目投资收回年限高达15-20年之久,期间如果它所合作的水泥或玻璃企业因为技术更新,那么天壕节能也不得不根据合作方的意图来做技术上必要的改进,未来会增加企业的资金流出,产生的利润将大幅度缩水。
记者注意到,天壕节能招股书按照2011年的利润来计算,每股只有0.21元,摊薄后每股只有0.16元,是创业板中赢利能力垫底的企业。同时还要注意的是,按照2011年企业的负债情况,目前天壕节能的银行贷款余额高达4亿多。也就是说,天壕节能目前基本是在负债经营中,考虑到负债率和上市招股的情况,难怪媒体怀疑,天壕节能这次上市发行新股,就是为了来圈钱还银行贷款的。
按照招股书说,天壕节能的流动资金指标一直在下降(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这个指标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企业还贷能力的不足之处,其中天壕节能短期到期债务是6000万元,12个月内到期银行贷款有接近1.5亿之多,企业是否有能力偿还到期贷款,我严重怀疑。”他称。
股权结构混乱
通过招股书发现天壕节能还有蹊跷入股现象。2010年,天壕有限增资,10名自然人以1.75元/股认购,其中现年71岁的徐晓东认购了80万股。徐晓东2001年从贵阳铁路分局退休。现年37岁的卢剑琴认购了50万股,而卢剑琴自2002年7月以来,先后任职于中国民生银行总行风险管理部、科技部。38岁的重庆人曾慰认购了220万股,曾慰1999年以来,任职于重庆涪陵名海液化气有限公司。若天壕节能成功上市,按照发行后每股收益0.16元,创业板市盈率40倍,股价将在6.4元,曾慰持股市值将在1408万元,成本385万元,三年投资回报率将在266%。
而在天壕节能2010年最后一次增资当中,出现了众多创投的身影。从其披露内容可以看出,中诚信方圆、海南新中泓业投资、北京力鼎、浙江亿诚等机构,均是此次增资前一到两个月设立的公司,其中不乏中诚信方圆、北京力鼎这样赶在6月8日之前“倒计时”成立的公司。
作为天壕节能的保荐人,国泰君安证券与天壕节能部分股东之间也存在一定联系。其中,由天壕节能股东刘骞和海南新中泓业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推荐的公司董事邵文海,以及由股东上海力鼎、上海晋宇、广州力鼎、北京力鼎共同推荐的公司董事张学军,均有在国泰君安任职的经历。而张学军更是历任君安证券投行部业务经理、资产管理部业务经理,国泰君安证券资产管理总部研究部经理和国联安基金交易部经理、基金经理等职。
由张学军任执行董事兼首席投资官的上海力鼎,曾是首批创业板公司探路者的第三大股东,后在其所持股份解除限售后大举抛售套现逾3亿元,而其当时的入股成本仅为2325万元。
银邦金属IPO前大手笔分红成谜
4月13日,无锡银邦金属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银邦金属”)成功过会,但围绕银邦金属的争议却直到今天还未平息。6月2日,本报发表了《银邦金属涉嫌造假上市 四大谜团待解》的文章,而日前根据投资者的投诉,我们注意到,银邦金属近年来经营活动上的现金并不充裕,但在这种情况下,公司仍大肆派发现金红利,这一举动颇让人费解。
根据招股书显示,2009年、2010年银邦金属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都是入不敷出的,招股书中也提到,从2010年以来公司发展的资金压力越来越大。但在2010年6月,银邦金属股东会却审议通过关于2009 年度利润分配的决议,将未分配利润中的6000万元按股权比例分配给银邦金属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沈健生和沈于蓝。
既然资金压力大,为什么不将6000万元现金留待发展,而是将其分给实际控制人,并随即向股市融资?
有业内人士表示,若公司账面上趴着太多资金,会影响上市。很多公司在上市前其实并不缺钱,为了能顺利上市提高自己的名声和身价,只好将现有的资金作分红处理。银邦金属在上市前大肆分红是否出于这个考虑?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