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保荐人被否率高居不下 武汉中博IPO难言乐观

2012-06-21 10:46:56 作者: 来源:新快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昨日,新快报《赚钱》“IPO观察”刊登了《武汉中博IPO背后迷雾般的政府大客户》,对武汉中博IPO招股书提出诸多质疑。一个市场各方均较认可的事实是,在一家企业上市的材料申报中,保荐人的作用至关重要。

中华PE:

“第一创业”有前科“一创摩根”无胜绩

昨日,新快报《赚钱》“IPO观察”刊登了《武汉中博IPO背后迷雾般的政府大客户》,对武汉中博IPO招股书提出诸多质疑。

一个市场各方均较认可的事实是,在一家企业上市的材料申报中,保荐人的作用至关重要。新快报记者注意到,武汉中博此次IPO的保荐人是第一创业摩根大通证券(下简称一创摩根)。对一般投资者来说,这个名字既熟悉又陌生。是的,这是一家合资券商。不过,新快报记者的调查显示,无论是合资前的中方股东“第一创业证券”过往的IPO保荐业绩,还是合资后“一创摩根”的现状,均不适用“靠谱”二字。从这个角度看,对于武汉中博的IPO,还真得多留几个问号。

1、第一创业证券底子弱IPO项目被否年年有

一创摩根成立于2010年,由第一创业证券在投行方面与摩根大通共同设立的合资证券公司,注册资本8亿元,第一创业证券持股66.7%。为避免合资公司与总公司同业竞争,协议规定,第一创业证券将整体剥离投行业务并放进新公司。随后一创摩根的正式开业是在2011年7月,并于当年9月30日才获得证监会保荐机构资格批复。

既然是合资公司,又是注入了第一创业证券的投行业务,那么,我们先来看看第一创业证券的过往保荐业绩吧。

历史资料显示:第一创业证券前身是佛山证券(成立于1993年)。2002年,首创收购佛山证券并增资扩股迁至深圳,更名“第一创业证券”。2007年首创转让13.81%股权,将持股比例降至34.46%。在未参与2008年末的再次增资扩股后,最终持股比例降至15.72%,为第二大股东。目前大股东为华熙昕宇投资公司。

据来自证券业协会的数据,2009年第一创业证券主承销家数为2家,即使在移师深圳耕耘近十年后,即深交所IPO爆发的2010年,其保荐的公司也仅有4家。2011年当年过会并上市发行的则包括宝泰隆(601011,股吧)、欣旺达(300207,股吧)、北玻股份(002613,股吧)。

不仅承销数处券商中下游,保荐业绩也无任何闪光点。资料显示,2006年至2011年,第一创业证券共申报IPO项目18个,其中一次性拿到批文仅10个,意味着一次性过会率仅为55%,不但大大低于同行业的数字,而且每年都有保荐公司上会被否。

2009年年底,其保荐的上海麦杰科技折戟创业板;

2010年初,其首个IPO项目阮仕珍珠招股书涉嫌造假,被证监会火速取消;

2010年5月中旬,其保荐深圳脉山龙信息技术,因涉嫌虚假出资而被证监会否决;

2010年6月,原本定于10日上会的松德包装,在前一天下午被证监会临时否决,当时被称作第一创业保荐史上最大的败笔。

就在整体投行业务移至一创摩根的前夕,2011年7月,第一创业证券保荐的保隆汽车首发又被中国证监会否决。

2、一创摩根保代流失多今年保荐首单又被否

特别需要提请注意的是,正是在那个问题多多的2010年,第一创业证券与摩根大通共同设立合资证券公司——一创摩根,主要在国内开展证券承销和保荐业务,注册时间在当年11月,注册资本8亿元,第一创业证券持股66.7%,摩根大通(J.P.Morgan Broking (HongKong))Limited)持股33.3%。

为避免合资公司与总公司同业竞争,协议规定,第一创业证券将整体剥离投行业务并放进新公司。而一创摩根正式开业在2011年7月,并于9月末方获证监会保荐机构资格批复。证监会公开信息曾显示,一创摩根25名保荐代表中,由第一创业平移进入的就有21人。但开业仅4个月,就有媒体爆出,“一创摩根投行人走了一半”。截至2月15日的公告信息显示,今年其投行人员已有10人离职,占总保荐代表人数的40%。

虽然取得保荐资格后,第一创业证券已将宝泰隆、塔牌集团、亚太股份、步森股份和联发股份的持续督导保荐业务移交给一创摩根,但至少2011年一创摩根在保荐方面是颗粒无收的,并且公司的亏损额达到3759万元。

刚进入2012年,一创摩根便迎来最新的失败记录:1月,其保荐的“西安环球印务”首发申请未获通过。

6月11日,一创摩根宣布正式任命曾在中行及中银国际任职长达24年、分管投行业务的任劲为副首席执行官兼投资银行部主管。

3、股价走势殊途同归长年被套没得商量

在调查过程中,新快报记者发现,且不说上市前后的坎坎坷坷,但第一创业证券保荐的众多项目上市后却有一个较为明显的现象:用万劫不复有点过,但长期套你却是没商量!

先看碧水源。发行价69元和94.52倍市盈率几度刷新创业板纪录。2010年4月21日上市首日更以120%涨幅荣登“第一高价股”。可仅仅4个交易日后,175.58元的天价就将包括2亿多机构资金在内一网打尽,超过2年无法解套。最新复权价仅116.83元,每股还套60元,惊人不?

2天后的联发股份同样命运,上市首日盘中最高65元,但次日即几近跌停,随后基本没有解套机会,昨日最新复权价为27.74元,想解套?需涨130%。

而当年8月上市的北玻股份首日最高19.8元,上市仅1年,复权仅剩可怜的9.15元。

一年后的2011年3月9日,宝泰隆上市,首日最高28.5元,随后再无解套机会,跌了一年多,昨日最新价仅为12.27元。

随后的4月12日,悲剧再在上市首日暴涨62.86%的步森股份身上重演,盘中最高30.6元,但随后的下降通道维持至今,昨日最新复权价13.99元,与首日相比依然腰斩有余。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