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角力IPO大战:挖角保代没商量 平安曾遭重创
2012-07-26 09:14:17 作者: 来源:南方都市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933家,这是今年以来IPO申报企业的家数。但终止IPO的拟上市企业也激增至47家,上市变得不那么一帆风顺。面对大量企业上市,IPO成为各家券商角力的主战场,而券商之间为此引发的保代之争更加激烈。目前华林证券的35名保代,34名“挖”自平安证券,原7名保代仅剩杨彦君一人。南都记者获悉,曾经被伤到元气的平安证券也在康复之中,目前改变了过去项目跟人走的管理,使保代的工作仅成为企业上市流水线的一个环节
IPO之争越演越烈
面对大量企业上市,IPO已经成为券商角力的主场。记者统计发现,尽管大盘跌跌不休,但是并未阻拦住企业上市的步伐。今年以来IPO申报企业共有933家,而在企业上市拉力赛中,不少企业扑倒在上市的门口。在上周IPO搁浅的3家拟上市企业中,海通证券保荐的公司占2家,分别是立得空间信息和广东奔朗新材料,终止上市日期均为7月19日。由招商证券保荐的福建省卓越鸿昌建材股份有限公司,也于7月18日止步IPO计划。
同花顺统计显示,今年以来,终止IP O的拟上市企业已激增至47家。其中,主板(含中小板)和创业板分别为14家和33家。在迄今已终止IPO的47家拟上市企业中,国信证券、平安证券以及招商证券3家券商,各以4单合计贡献了12家上市搁浅企业,占比高达25.53%。
从政策动态上看,证监会于2012年4月底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推进IPO体制的市场化,减少行政干预;强化发行人和有关方面信息披露真实性和完整性的责任和义务。北京高华证券对此分析指出:“鉴于新制度下的行政干预将有所减弱,我们认为新股发行的速度仍将保持较快,从而限制A股市场的估值扩张空间。”
在意图上市企业前仆后继的背景下,券商也早就开始预备此波IPO之争。其中首发上市保荐机构的保荐代表人,成为诸多券商争夺的重点。而平安证券保代被华林证券集体挖墙角后,其功效也在华林证券投行业务中得到显现。证监会网站披露信息显示:华林证券在去年挖角平安证券保代之前其仅有7名保代,现仅剩杨彦君一人,目前华林证券共有35名保代。其中34名来自原平安证券。而今年以来,华林证券保荐的24个IPO项目正在走流程,27名保代现身其中,其中,9名保代实现了“单板双签”。
券商应对保代跳槽
对此,昨日记者采访了平安证券相关人士。“保代被集体挖走近一半,业务当时肯定受影响,但平安证券投行业务正在恢复正常运转,目前改变了过去项目跟人走的管理,使保代的工作仅成为企业上市流水线的一个环节。”该人士昨日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解释说,“今年平安证券已发13个IPO、2个再融资,在审IPO项目23个、再融资项目3个,其中6个IPO项目过会待发行。股票主承销家数排名行业第三,股票主承销规模121.5亿排名行业第五。”
同花顺统计显示已发13个IPO,分别为荣科科技、中泰桥梁、同有科技等。除美亚光电未能统计外,承销与保荐费为35,684.75万元。
同时,记者获悉,平安投行战略也做了调整,“走内涵式和外延式发展并举的创新道路,未来5年继续以中小企业IPO为核心,大力推进再融资、并购和直投业务,最终实现在5年内三大块业务在投行收入来源中各占三分之一的目标。平安投行始终定位中小企业,与市场形成差异化特色。”
此外,平安证券该负责人士解释,平安投行今年根据战略发展变化,也采取了一些重大动作:“在具体做法上,我们在投行内已经成立了综合开拓部,并已经制定明确清晰的交叉销售机制,有组织、专人来推动投行与集团各渠道和产品线的综合开拓,形成平安投行独特的竞争壁垒,也是平安投行坚定不移的战略发展方向。今年以来,平安证券投行业务开拓区域市场,已经分别与山东德州、湖北襄阳等多个省市地区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