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市中投资者应该做的七件事
2012-07-31 14:58:47 作者: 来源:财经天下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你害怕熊市吗?
从2008年的全球经济大衰退开始,全球股市就频频暴跌。中国股市也未能幸免,而且是一跌至今。
实际上,熊市没有那么可怕。几乎所有成功的投资人和投资大师都喜欢熊市。彼得•林奇曾经说过:“在下跌和熊市中卖出的投资者,远比买入的投资者损失更大,如果你在股市暴跌中绝望地卖出股票,那么你的卖价往往会非常低。”
有个例子还算形象。如果你有一家商店,生意不好时,顾客很少,你只好降低商品的销售价格以维持商店的生存。不过对于顾客来说,只花很少的钱就能买到以前很贵的东西,这是一件好事啊。股市就像你开的那家商店,店里的商品就是上市公司的股份,只有当股市的生意不好时,顾客大概才能买到点物有所值的东西。
6000点牛市时,中国平安、中国石油、贵州茅台(600519,股吧)相应的价格分别是148元、48元和220元,可到了2008年10月的大熊市,这3只股票的价格分别是26元、10元和100元。这说明什么?你在牛市里买1股中国平安的钱,在熊市里可以买7股;在牛市里买1股茅台(600519,股吧)的钱,在熊市里可以买2股;在牛市里买1股中国石油的钱,在熊市里可以买5股。
所以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不要惧怕熊市,市场下跌就意味着你将有可能用很便宜的价格买到你心仪已久的公司。
熊市才是积累财富的时候,牛市只是兑现这些财富的时候罢了。
1 准备更多的现金
你要为股市的“冬眠期”保留一定的现金,这里的原因不仅仅是当世界有些疯狂时,留一些应急的现金能让人稍感心安,而是因为那时候的好东西真是便宜得离谱。
刚刚出现熊市的时候,投资者可能会拿下跌后的股票价格和刚结束的牛市中的股票价格相比,觉得价格已经很便宜了,便在股市快速下跌的时候把手中的资金一股脑地投入市场做所谓的抄底。可是,经过长时间的下跌,你眼睁睁地看着身边的便宜货越来越多,却因为在熊市初期用完了手中的资金无法再对低价的股票进行补仓,直至失去再次投资的信心。
但是如果你这时候手里还有可以自由使用的现金,并有着足够的勇气在别人喊着“卖出”时仍镇静地买入那些经营良好而且盈利可观的公司股票,那么你很有可能就是这个市场的最后胜利者。机会永远是留给那些手中有钱的人的。
哪怕你不想再在疯狂的熊市中淘一次金,你也应该持有充足的银行存款、债券和其他高流动性投资品种,使部分资金保持高流动性,促使资金周转,能更好地捕捉财富增值的机会。2008年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的最惨痛教训之一,就是必须持有充足现金或流动性强的投资品种,这样才能在所有其他投资产品价值纷纷缩水时站稳脚跟。
2 确定自己到底应该有什么样的投资哲学
是什么成就了“股神”或是其他投资界的智士仁人呢?
肯定不是信息壁垒,如今网络与金融服务的发展让你很容易便可以知道你看中的大洋彼岸的某家公司的营业额、毛利润。
唯一的区别可能是人脑的不同。同样的信息传递,会形成不同的结论甚至千差万别的投资选择—这大概是资本游戏中永远存在买卖双方的根本所在。
一个投资者在交易活动中,不管买还是卖,按兵不动持有还是雷厉风行出货,长线还是短线,所做的每一项决策都来源于他的投资哲学。
巴菲特、彼得•林奇、费雪等价值投资大师以及国内一些优秀的基金经理都可以是你学习的榜样,他们的投资哲学是他们思想的盾牌,能使他们避免被市场的喧嚣迷惑做出违反原则的投资举动。彼得•林奇甚至认为,哲学、历史学得好的人,比学统计学的人更适合做投资。因为学好哲学等于接受了大智慧(601519,股吧)的熏陶,增加了思想底蕴和内涵,这将在根本上有益于你的投资。
熊市是个好机会,别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对于未来的推测和外界市场的关注上了,你可以趁这个机会沉淀一下,建立自己的投资哲学。更重要的一点,
熊市能让你亲身体会到什么叫风险,从而培育出较强的风险意识,这是多么宝贵的经验啊。
3 别梦想抄底
“某某公司给我的熊市抄底指导实在太好了,让我两个月挣了20万,详情请见……”这样的钓鱼帖和一些动辄十几万字的严肃教学帖最近可没少出现在你我眼前。
“抄底捞鱼”的确存在理论可能性,不过我们更愿意相信它是一门深奥的学问。熊市底部形成就像是一个装满宝贝的箱子急速下跌,接早了势必受伤。我们经常犯的错误是“已经跌这么多了,该到底了”,可事实是底在底下。因为下跌抛售使得所有股票都看起来价格便宜,投资者购入估值过高股票的风险还是很大的。
这样的错 误投资大师也经常犯。哪怕费雪自己已经预见了1929年股市泡沫破灭,但是还是买入自认为便宜的股票,结果几天之中损失了几百万美元。
历次熊市的经验证明,“便宜货”并不是那么好捡的,底部是很难被预测出来的,你可以去猜底部在哪里,但是千万别用钱去证明。因为我们需要的是,等待趋势扭转、市场具有可操作性后,我们还活着而且还有很多子弹。
4 寻找有价值的股票,它们可能足够便宜
如果你有了一个可以与巴菲特共进天价午餐的机会,并希望能获知他投资的秘密武器,那你可能会失望了,老巴大概依然会陈词滥调地强调他的价值投资理论。价值!价值!还是价值!这些他在公开场合已经告诉我们无数遍了。
不过这一理论的实践远没有说起来那么简单。到底什么样的股票是有价值的?
我们可以关注的指标之一是投资标的的价值预期与其股票价格的比值。一般而言,这个比值是越大越好。假设一只股票的价格在下跌,但它的预期价值仍然是好的,则此时就是个逢低吸纳的好机会,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法大致就是遵循这样的逻辑。因此,投资者这时可以投资一些股票预期价值影响不大,而价格却降低的股票。当然,在市场不好时,许多公司的价值预期也会跟着下跌。
除了看投资标的的价值预期,市盈率也是我们判断的基本指标。市盈率是股票的价格和每股收益的比值,所以市盈率通常是越低越好,这说明我们付出很少的钱,却可以获得更多的收益。不过你要注意的是,市盈率说明的只是公司过去的业绩,而股票投资的是未来。
目前,中小板和创业板中跌幅居前,质地不错,有较好发展前景的个股;前期引领大盘的热点题材中股性活跃的超跌股;还有一些低价、低估值的二线蓝筹股,是近期可以关注的对象。投资这些股票可以让你收获些小小的回报,从而使得股价下跌看起来不那么不可忍受。
5 培养好的投资纪律
关于投资纪律这件事,我们每次都要强调,不过熊市的时候投资纪律显得更为重要。
1、要设定止损线,无论做任何交易时都要有。每个人承受风险的能力不同,投资者应该将止损位设在买入价下跌10%至30%的水平,有了止损纪律,你就不至于在该出手时受情绪影响而犹豫不决了。
如果没有提前设置止损线,你很有可能到了该抛售的时候却下不了手,以至于不情愿地握着一只不断下跌的股票一路走到黑。结果就是,巨大的损失让你深受打击,长时间内没有信心与资本回归市场,并错失下一次赚钱的机会。
2、尽量少交易。熊市中的投资者大多都有“多动症”,特别是当投资人前期有亏损的情况下,就会选择更“积极”的操作策略。这种过度交易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与足球比赛上守门员有些相像。你知道足球场上最佳的守门策略是什么吗?根据历史统计,如果守门员站在球门中间不动,尽量守住可能踢向中门的足球,扑中足球的概率是60%;而扑向左侧和右侧并扑中的概率分别是29%和25%,当然扑错方向时扑中足球的概率是0。
但是在实际中,94%的情况下守门员都会扑向左边或者右边,而不会守在球门中间。心理学对此的解释是,如果守门员扑向球门的两侧,即使没有扑中足球,那么他也是尽力了;但如果站在中间不动,那样会显得很傻,所以他总会选择干点什么。
回到投资领域,类似的心理现象也同样存在。即使是在熊市,投资人面对每一次市场波动,不进行投资,好像就是什么也没干。在熊市中,过度交易是应该极力避免的,因为这些投资决定大多都可能是心血来潮。等到好公司真的足够便宜时,你手中的钱却不够了。
6 相信世界是会越来越好的
文章一开头我们就说过了,“股市不好”,对于投资者才是真的好;“股市历史性的灾难”,对于投资者就是最大的好—因为这意味着你的机遇大概要来了。彼得•林奇做过统计,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美国股市每两年出现一次小幅下跌,每6年出现一次大幅下跌,“如果在每次下跌后加仓买入,收益将十分可观”。
你可能有疑问,“已经跌了这么久,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中国股市到底有没有投资价值?”
答案是,无论是从实证的比较,还是从理论的分析,都可以证明中国股市非常有投资价值,只不过中国股市中没什么投资价值的垃圾股多了些而已。
原因有三个。一 是中国股市本身在 全世界范围内相比较而言最有投资价值。一家叫做BespokeInvestment Group的金融机构做了这么一项统计,它把全球各国股市的市盈率除以该国GDP的增长率,得出了各国股市的PEG(Price Earning Growth Ratio)比率。数据显示,中国的该项指标是全球22个国家中最低的,也就是说中国的股价很便宜。第二,低迷的熊市让中国这个最有价值的市场更有价值,这一点前面已经佐证过。第三,从长期来看,全球股市整体是趋于利好的。以美国为例,整个20世纪,美国经历了二次世界大战、代价高昂的军事冲突、大萧条、十余次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石油危机、流行疾病以及总统因丑闻而下台等事件,但道琼斯指数却从66点涨到了11497点。所以从长期来看,年轻的中国证券市场也一直会是波动上行的走势。
这个信心你还是应该有的。
7 放弃那些赚快钱的机会
熊市里没有快钱,它更适合理性投资者赚钱。因为熊市中挤掉了泡沫,不受热钱和疯狂情绪干扰,股市里的涨跌变化,主要受价值规律支配,这个市场的可预期性、可把握性大大增强。
即使有几次可以赚快钱的机会,为了蝇头小利,冒着中期踏空的冒险做波段交易实在是不值得。
既然熊市是价值投资者的天下,你不如学学巴菲特的另一个理念—长期持有。按老巴的说法,如果你不想持有一家公司的股票10年,就不要持有它10分钟—虽然这一理论在A股市场没有美国那么可行,因为中国股市中实在少有可供投资10年、20年的价值股。相关研究显示,A股15年前共有256家小型股,到目前只有6家成长为大型股,占比2.3%;10年前共有813家小型股,到目前只有23家成长为大型股,仅占比2.8%。不过,拥有一只股票,期待它下个星期就上涨的想法还是十分愚蠢的。
最好的办法是放弃赚快钱的想法,克服贪婪的本性,把握住长期趋势,遵循价值规律,理性投资。总之,在这场熊市保卫战中,我们首先要改变的还是观点和心态。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