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基金公司增资:多路资金“抄底”?
2012-08-06 10:12:24 作者: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股市持续低迷,行业竞争加剧,公募基金特别是中小型公司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不过,在这种市况下,依然有人愿意加大对基金公司的投资,或者通过基金公司股权转让跻身这一行业,这一现象也引发业界的高度关注。
今年4家公司获得增资
浦银安盛基金增资一事最近尘埃落定,其大股东浦发银行近日的公告对此进行了确认。
虽然浦发银行公告中并没有对增资细节进行详细披露,但据来自浦银安盛基金相关工作人员透露,公司增资将包括2家股东(即浦发银行和安盛集团)按比例共同增资,未来增资将分阶段进行。不过,该工作人员并没有透露最终的增资额度。
浦银安盛2011年的年报显示,公司截至年末净资产仅剩3600万元。根据行业内目前平均每家基金公司每年6000万元左右的固定成本测算,这部分资金预计将不足以支持公司今年全年的开销。
股东对浦银安盛进行等比例增资,也令浦银安盛成为今年第四家确定获得增资的基金公司。今年2月份以来,已经有财通基金、天弘基金、天治基金3家基金公司先后宣布增资,增资数额分别为1亿元、8000万元、3000万元。另外,金元惠理和纽银梅隆也宣布了增资计划,而长安基金也有增资传闻传出。
上述浦银安盛人士表示,公司2007年成立,第一只基金成立就遭遇了A股6124点的历史“大顶”,因而第一只产品做得算不上成功,后面的产品也受到了一些负面影响。加上最近几年股市一直不好,整个基金行业的日子都很难过。浦银安盛基金这几年发展比较缓慢,也获得了股东的理解。
另一方面,在股东眼里,中国基金管理市场刚刚起步,未来空间很大。公司现在的状况并不是个体原因造成的,股东经过再三考虑后,决定对公司进行追加投入。“股东肯定不会明知道是个坑还会再投钱,愿意再追加投入,自然是看好未来。”该工作人员说。
也许是巧合。就在浦发银行发布增资公告前不久,浦银安盛基金也交出了一份不错的中期业绩。
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浦银安盛基金旗下7只产品全部取得正收益,其中有5只产品位列同类基金的前1/5,3只股债产品跻身同类基金前十,而债券基金的表现更加优异。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统计显示,截至7月20日,浦银增利(点评)分级债基今年以来净值增长率为10.48%,在同类基金中排名第七,浦银安盛优化收益债基A类回报率8.73%,在同类基金中排名第九。
浦银安盛认为,基金行业的第二次创业机会已经来临,公司有信心把握这次重大行业发展机遇,突破创新,实现向现代财富管理机构的全面转型,实现公司跨越式发展。
股权转让成为捷径
相对上述基金公司获股东增资的路径,基金公司股权转让也频频现身。今年5月,深圳市中航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其持有的万家基金20%股权,转让价格为1.046亿元。而不久前,万家基金另一位股东上海久事公司也按照同样的价格转让其所持20%的股权。
万家基金年报显示,2011年全年其营业收入为14148.86万元,较2010年同期16147.19万元下滑12.38%;净利1121.98万元,较2010年同期3479.19万元下滑67.75%。
万家基金公司去年业绩总体出现下滑。但在2011年,相对于其他中小基金公司而言,公司能够取得小幅盈利已实属不易。
而2011年年末,备受关注的中信证券转让华夏基金一事尘埃落定。中信证券持有华夏基金的股权比例已由100%下降至49%。
华夏基金的这一股权变动,使得南方资产、山东省农村经济开发投资公司、加拿大鲍尔集团、无锡市国联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和山东海丰国际航运集团有限公司有机会成为这家中国最大的基金公司的股东。
除华夏基金股权转让外,包括新华基金在内的其他9家基金公司也在去年进行了股权变动,这些基金公司包括长盛、中邮、银华、建信、光大保德信、申万菱信、东方、新华和平安大华等。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