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国都证券流产 西南证券千亿金融帝国梦碎
2012-08-13 09:24:21 作者: 来源:中国经营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翁振杰心中的千亿金融帝国似乎越来越远。
8月7日,历时十七个月的“上市券商并购第一案”烟消云散。当日,西南证券发布公告称,本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终止吸收合并国都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之重大资产重组的议案》,决定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
面对这一尴尬的情景,曾在中国凯利、中关村科技、重庆国投历练过的西南证券董事长翁振杰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你记得《南征北战》里面的台词吗,今天的撤退是为了明天大踏步的进攻!”
现在来看,对于曾经定位于千亿金融帝国的西南证券来说,已经离这个目标越来越远。中国证券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西南证券总资产为177.6亿元。
并购破灭
“市场变化了,双方价格谈不拢,走不到一块去了!”
2011年3月,翁振杰在办公室接受本报专访时曾踌躇满志地说:“我们要把小舢板做成航空母舰,从小河沟驶向蓝海!”
彼时,2010年总资产227.8亿元、排名证券业23位的西南证券已经发布公告准备对总资产155.9亿元、排名34位的国都证券实施并购。
然而,看上去志在必得的并购推进却并不顺畅。因为该重大事项,西南证券于2011年3月1日停牌至2011年8月16日。2011年8月16日,西南证券复牌之后,按照西南证券公布的吸收合并国都证券的预案显示,西南证券拟通过向国都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国都证券”)股东新增发行股份的方式吸收合并国都证券,西南证券为吸收合并方,国都证券为被吸收合并方,截至评估基准日国都证券的评估值为112.80亿元,即国都证券每单位注册资本的评估价格为4.30元。
但是,国都证券的中小股东和一些内部人士对于评估价格持有不同意见。中小股东认为估值应在5.5元左右,而内部人士也普遍期望达到4.9元/股。存在的分歧,最终让国都证券举行的第一次职代会上投了反对票,共计1200余名职工出席了现场投票,最终投票结果是职工否决票数量比支持票数量多出100余张。
随着进一步的沟通,西南证券将国都证券每单位注册资本作价5元,相关方案经过几番博弈才获得了国都证券股东和职代会通过。
看上去,这一切似乎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但是,随着券商业务持续低迷,西南证券和国都证券双方对并购的前景出现了分歧。
2011年,国都证券的证券主业收入为8.47亿元,同比下降9.41%,管理费用支出却高达5.09亿元,同比上升了15.46%。华龙证券重庆营业部副总经理邓丹分析,由于业绩出现下滑,国都证券的评估价值必然缩水,这种情况下继续收购并不划算。
由于市场形势发生的巨大变化,西南证券在今年6月和7月连续两次发布公告释放出准备放弃的信号。公告中均表示,合并双方正在根据新的市场变化,对本次重组相关方案进行进一步磋商。
果不其然,8月7日,心生退意的西南证券正式宣布终止此次重大资产重组。西南证券相关人士表示,交易双方对证券公司当前情况下的价值判断产生较大差异,进行了重新谈判,但未能达成一致意见,经慎重研究,公司决定终止本次吸收合并国都证券之重大资产重组。
翁振杰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市场变化了,双方价格谈不拢,走不到一块去了!”
创新做强
西南证券的营业部将成为“小型证券公司”,除了传统经纪业务之外,还会扮演起投行、理财业务的中间人角色。
按照西南证券收购国都证券最初的意图来看,西南证券收购国都证券在综合实力上有所提升之外,国都证券拥有的中国国都香港(100%股权)、国都期货(62.31%)以及参股的中欧基金(47%)将会有利于西南证券业务进一步多元化。
放弃之后,西南证券未来将如何发展呢?翁振杰表示,西南证券将会抓住市场出现的机会,不断创新,做大做强是不变的目标。
事实上,郭树清担任证监会主席之后,证券业11条举措放开了原本影响券商发展的诸多限制。西南证券在其公告中也明确表示,2012 年5 月中国证监会组织召开了“证券公司创新发展研讨会”,为中国证券行业和证券公司未来发展指出新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新的监管思路将最大限度放松行业管制,支持证券公司创新发展。
证券行业人士表示,随着业务范围的放宽,一定程度上西南证券已经没有必要通过收购国都证券来实现业务范围的拓展。
按照翁振杰的设想,未来在经纪业务上,西南证券的营业部将成为“小型证券公司”,除了传统经纪业务之外,还会扮演起投行、理财业务的中间人角色,同时西南证券还将打造投行产品的销售网络,投行将逐渐把服务衍生到风险投资领域。
当然,这一切的实施,也考验着西南证券扭转盈利下滑的能力。截至8月8日,沪深两市所有上市券商的7月月报均披露完毕,按母公司未经审计的月度数据统计,今年7月19家上市券商合计实现净利润6.6亿元,环比下降63%。其中,西南证券在4家亏损券商中名列榜首: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达7117.82万元。
失落的梦
放弃收购国都证券之后,无疑对于西南证券打造“千亿金融帝国”的梦想是直接的损失。
对于西南证券并购国都证券流产一事,重庆流传着更多的传闻。
“抛开市场层面的原因不说,我更认为是即将到来的人事变动的影响。”8月8日,重庆证券行业一位资深老总告诉记者,“一个多月前,我就听说了西南证券的主要负责人可能会有变动。”
这位人士分析,由于近期重庆国资体系人事变动较大,不排除为了平稳过渡的考虑,在一些可能蕴藏风险的并购案上“缓一缓”。
记者获悉,近日重庆市市长黄奇帆提出了重庆投融资平台要进行调整,昔日承担投融资重任的“八大投”要调整为“五大投”。而围绕重庆投融资平台的调整,重庆国资也正在对金融、“五大投”、工商企业的比例和规划进行重新设定。据了解,目前相关方案正在制定中,但是黄奇帆曾经透露,“2011年1.5万亿当中,40%是‘八大投’,30%是金融、30%是工商企业,未来重庆国有资产达到2万亿之时,重庆‘五大投’最多不超过25%、75%由金融和工商企业各占一半。”
按照这一调整,包括西南证券在内的金融板块将会进一步增强力量。而在金融板块将会加速调整和增强力量之时,涉及金融板块的人事变动也在进行中。其中,与西南证券密切相关的人事变动就有多桩。包括西南证券第一大股东、承担重庆金融控股集团重任的重庆渝富公司副总经理李波被任命为重庆汽车金融公司总经理,西南证券总助邓勇调往重庆渝富公司担任财务总监。
对此,西南证券并未回应是否有更多的人事变动。但是西南证券放弃收购国都证券之后,无疑对于西南证券打造“千亿金融帝国”的梦想是直接的损失——2010年9月举行的西南证券再融资总结答谢会上,重庆市市长黄奇帆曾表示,西南证券是重庆重点培养对象,在不久的将来,将打造成为一个资产上千亿元的证券公司。他还表示:“下一步还要通过收购非银行类金融机构或控股银行的股权,来实现公司与银行、信托等其他金融机构的结合,形成一个金融集团,使西南证券能够尽快跻身全国十强券商。”
然而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西南证券已经离这个目标越来越远。中国证券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西南证券总资产为177.6亿元。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