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国外投资不能只抱“并购”一棵树

2012-08-17 14:40:04 作者: 来源:中国矿业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我国对外投资这辆“跑车”正在不断加速,不过,“驾驶员”的技术仍有待提高。美国第二大会计师事务所安永(Ernst & Young )日前发布的一份名为《冲出亚洲:聚焦中国》的报告称,能源、金属等资源类行业依旧是中国对外投资的“香饽饽”。

中华PE:

我国对外投资这辆“跑车”正在不断加速,不过,“驾驶员”的技术仍有待提高。

美国第二大会计师事务所安永(Ernst & Young )日前发布的一份名为《冲出亚洲:聚焦中国》的报告称,能源、金属等资源类行业依旧是中国对外投资的“香饽饽”,占比超过七成。报告同时指出,随着对外投资幅度加大,人才缺乏、国际税务及合规问题正在成为中国企业面临的几大挑战。

“投资领域还需要进一步多元化,同时企业要加强对所投资地域的了解。”日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吴敏向记者表示,今后我国的对外投资依旧会呈现较高的增长态势。由于投资方向单一、企业缺乏风险预警,风险事件时有发生。要想避免风险,企业不仅需要加深对外界制度、法律等方面的了解,自身抗风险能力也需进一步提高。

安永的报告显示,2005年~2012年上半年,中国能源、金属等资源类行业的对外直接投资额约为2390亿美元,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71%,依旧占据主流投资方向。

“这与国内经济发展模式有关。”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国际贸易专业教授周净山曾对记者表示,近年来,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能源、矿产资源的消耗一直处于高增长时期,导致此类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相关资源价格高涨,促使大量中国资本涌向海外资源。

来自信息提供商汤森路透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金属和矿产业对外投资额达到154亿美元,仅次于2008年,位居历史第二高位,充分显现了中国企业投资资源类项目的热情。

不过,过度集中必然会带来风险积聚。“除了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外,我国的矿业投资绝大部分都集中在拉美、非洲、亚太3个地区。这3个地区都存在大量的政治、民族斗争,令企业背上巨大风险。”吴敏说。

统计数据显示,在占我国对外投资存量前20位的国家和地区中,高危或高风险国家的投资额占1/5。另据统计,近两年来,全球共发生涉及境外中资企业和人员的安全突发事件198起,共造成139人死亡。

同时,周净山曾表示,目前海外资源投资倾向于“并购”这一模式,“有些企业不了解其投资项目所处国家的情况,也不仔细了解该国的法规、制度,仅仅看到投资利益,就提出并购,显然有些头脑发热,致使风险大增。”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内地企业海外并购交易数量207宗,金额达429亿美元,均创历史纪录。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文化、法律等层面存在诸多差异,失败案例屡屡出现。

吴敏也认为,不排除部分“走出去”企业跨国经营水平总体不高,国际化经验不足,风险防范意识不强,对外投资存在冲动倾向,缺乏长远的运筹,导致盲目决策。

虽然风险隐现,不过上述接受采访的专家都认为,无论是从目前存在的海外投资机会,还是从当前的经济政策环境考虑,我国的海外投资依旧会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

“一方面,我国目前的外汇储备高达3万亿美元,负担较重,有推进对外投资力度、释放压力的需求。同时,海外市场有更广阔的获利空间,企业逐利行为也会促使对外投资规模增大。”吴敏说。

不过,吴敏同时表示,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境外投资风险将长期伴随中国企业“走出去”进程。要想减缓风险,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要付出努力。

吴敏认为,政府部门需要做的事情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常态工作机制;完善监管法规制度;加强信息通报预警;组织人才培养和教育培训;提高海外利益保护能力;增强社会咨询服务和海外投资保险体系等。“通过层层辅助,我国政府或可帮助企业避免一些宏观风险。”

实际上,在政策等因素的疏导下,今年国内企业已经开始主动避免“扎堆涌入”的风险。安永的报告显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已显现出多样化态势。2009年,资源类行业的对外直接投资额占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82%,至2012年上半年已经跌至60%。2009年,农业和科技领域的对外直接投资额仅占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2%,2012年上半年已升至17%。

在企业方面,吴敏认为,中国跨国企业的国际运作能力和整合能力仍不够成熟,企业必须把在本土的所有权优势延伸到投资东道国,与当地投资环境和生产要素更好地融合。这包括企业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及对投资国制度、法律、文化的深入了解。要想做到这一点,企业还要下很大工夫。

关键词:国外投资不能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