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有真假 投资需谨慎
2012-08-20 15:25:03 作者: 来源:深圳新闻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8月19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古玩收藏成为一种投资生财渠道,目前古玩市场鱼龙混杂,如缺乏一定的鉴赏识别能力,往往得不偿失。而一些违法犯罪人员则利用古玩的“潜在商机”,企图以假乱真。爱好古玩的李女士近日就遇上了两个骗子。
李女士平时喜欢收藏古玩文物,可谓“古痴”。但专痴而不善鉴,就会栽大跟头。今年7月3日,李女士在某大厦电梯处碰见一男子在搬着几张屏风。屏风色泽古色古香,图案精美,手工细致,别具一格。她一时心动,主动记下男子电话。两天后,男子来电自称姓冷,说其有漂亮的祖传屏风。李女士回短信说要旧货,木框为红木,酸枝,鸡翅木,檀香木,要有一定的收藏价值。7月5日,冷某与一名男子送来四张屏风,双方商洽后以1000元人民币成交。冷某俩人主动打车送货,在车上,另一自称是冷某侄子的郑某说其是江西人,祖上遗留给其兄弟几人一些银元、银盆、银条等,因家里盖房子要用钱,想卖掉一些。7月6日,冷某与郑某一早就带上一张横屏风、二十八块银元、四条银条、一只银盆来找李女士,双方讨价还价后以9800元人民币成交。李女士付款后,郑某又说其哥哥也分到四条银条,比这几条还漂亮,并打电话叫其哥哥过来,李女士又以4000元人民币买下了四条银条,以2000元人民币买下了一个玉镯。
购得这些古玩后,李女士如获至宝,到了7月11日,李女士有所顿悟,隐约感到不对劲,“哪有若大的青蛙随街跳?”就将这些物品送到珠宝鉴定中心鉴定,经鉴定,原来银质古玩都为锌铜制品,报告书如晴天霹雳,从天堂到地狱的李女士遂求助警方。
八卦岭派出所接报案后,办案民警通过沿街走访辖区群众,询问平时设点摆卖文物点,广泛收集线索分析调查,很快掌握到行骗规律,锁定行骗者的活动范围和落脚点。7月16日,冷某接到李女士电话,说还想购买古玩,问其是否有货?正在火车站准备回江西老家的冷某以为李女士还蒙在鼓里,贪心驱使其折返八卦岭与李女士会面而最终落网。经审讯,冷某对其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其同伙郑某其实是江西男子邓某,冷某于6月28日经其父介绍从江西来深圳投奔郑某。8月8日,犯罪嫌疑人邓某在济南被当地警方抓获。
目前,两名犯罪嫌疑人均被刑事拘留。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