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ST天成飙涨背后:疑华夏基金携中信上演减持魅影

2012-08-27 10:38:02 作者: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8月23日,*ST天成再度回调,收于16.2元,下跌3.46%。此前在经历了11个涨停之后,炒作ST天成的资金开始流出,而资金的撤退痕迹,却暴露出了王亚伟豪赌重组股的最后一道馈赠。而在华夏系的后重组股投资时代。

中华PE:

8月23日,*ST天成再度回调,收于16.2元,下跌3.46%。此前在经历了11个涨停之后,炒作ST天成的资金开始流出,而资金的撤退痕迹,却暴露出了王亚伟豪赌重组股的最后一道馈赠。而在华夏系的后重组股投资时代,接盘者中信证券或将担当重要角色。

8月16日,在连续迎来10个涨停,实现累计涨幅逾60%后,*ST天成首次以巨额放量的姿态,开始上演机构的鸣金收官之战。龙虎榜显示,*ST天成当日成交达6.11亿元,换手率由此前不到1%暴增至23.25%。机构担当卖出主力,合计净卖出达1.49亿元,占到卖出榜前五位的四席。按一季报*ST天成透露的前十大股东席位,华夏基金成为这场甩卖中的领衔者。参照机构最小减持量,华夏系五只基金皆在机构减持之列,牢牢占据既有的九只持股基金的主力位置。

而令人意外的是,与华夏基金有着密切关联的中信证券却在同时以另一身份巧合地现身*ST天成,成为卖出机构的主力“买手”。中信证券总部(非营业场所)当日买入2596.14万元,位居买入榜单第三位。而买入榜前两位也全部来自中信证券旗下营业部,三家“中信系”资金合计买入1.75亿元。

中信系的出现为前机构的顺利减持起到关键作用。K线可见,截至*ST天成放量之后,该股仍逆市稳步保价,并未出现暴涨暴跌,已避免了机构可能遭受的因游资甩卖而暴跌不止的不利局面。而通过后期市场诱导,并控量平稳交易,中信系亦可实现高位撤退。

这是否是一场基于市场筹谋的出逃计划?

王亚伟的华夏遗珠:稀土下的蛋

早在2010年第三季度,王亚伟掌控的华夏大盘(点评)首次将该股揽入麾下,彼时ST天成的重组尚与稀土重组有着无限距离。

公告显示,2008年10月,*ST天成控股权易主山西国资旗下煤销集团,首度传出重组预期。彼时,煤销集团承诺,将在未来12个月内逐步向公司注入优质煤炭生产资产,变更主营业务。次年8月,*ST天成停牌并披露筹划重组事项。但此后9月25日,煤销集团却表示暂缓重组。

按*ST天成披露,因煤炭资产难以达到上市要求,煤销集团所谓的上市公司相匹配资产已由煤炭变更为非煤炭资产。随后的2010年及2011年,煤销集团则按照要求核实和梳理金属矿业,焦化等非煤板块资产。

从时间区间看,王亚伟旗下华夏大盘彼时的进驻正是煤销集团筹划非煤资产重组事宜时期。2010年三季报显示,华夏大盘当期买入160.01万股,荣登第四大股东宝座。此后,第四季度,华夏回报(点评)紧跟进驻,持股157.49万股。

2011年二季度,王亚伟掌管的华夏策略也进驻该股。华夏大盘当期新增90万股,同时华夏策略新进90万股。除此之外,华夏其余基金亦开始试水该股。其中,华夏回报持股增至180.52万股,华夏回报二新进105.46万股,华夏行业(点评)新进40万股。

不过,意外的是,在2011年第三季度,华夏大盘却小幅减仓50万股,与此同时,华夏策略、华夏行业则全部清仓。但因华夏蓝筹(点评)新进236.84万股,华夏回报及回报二号分别增仓10万和6万股,华夏系仍旧是ST天成主力持股者。

而记者发现,就在*ST天成停牌前的第四季度,本已呈撤退之势的王亚伟旗下华夏大盘、华夏策略基金却突然大举增仓、建仓。

数据显示,当期4只基金增仓199万股,其中华夏大盘就达179万股,华夏蓝筹、华夏回报、回报二号也分别有10万、7万、3万股;而在新进合计持有759万股的10只基金中,华夏策略也高达120万股,此外,华夏行业亦新进32万股。

原本持有*ST天成538.57万股的华夏系基金当季增仓达351万股,按期间该股交易均价14.9元计算,斥资约5200万元左右。

从*ST天成K线走势看,2011年第四季度最为低迷,从最高的20.63元,一度探底至9.17元,停牌前股价最低更到8.61元。该股2012年内停牌仅有13个交易日,从日均交易来看,基金减持的情况亦并不明显。同时需关注的是,彼时,王亚伟离职华夏也尚未明朗。而按其豪赌重组股的惯例,尚未出现最终结果前,华夏基金亦不会大肆减持。

而截至当时,王亚伟执掌的华夏大盘、华夏策略合计持有该股440万股。

中信证券新登场

获享股价大幅上涨的重组收益,最为明智的选择当是获利了结。重仓该股的华夏等基金显然亦看到了这点。

该股连续暴涨异动中的四次交易信息中,前三次都呈现筹码惜售,交易低迷的情况。其中,前三日累计只有462.34万元,共计43.2万股,此后三个交易日累计更只有256.21万元,共计20.58万股;后期第7个涨停开始的三个累计交易日仍只有640.45万元,共计42.93万股。直至第十个涨停,*ST天成才算真正放量,该股当日成交9635万元,较此前暴涨百余倍,换手也由此前不足1%增至3.84%。

与前一日相比,*ST天成8月16日约6.11亿元的成交量无疑堪称天量。值得注意的是,该股当日仍以涨停示人,而得益于中信证券等资金强势买入,基金机构成为卖出席上的主力军。

数据显示,某机构席位当日曾以7513.72万元的卖出量位居卖出第一。以当日成交均价16.565元计算,其减持量约为453.59万股,对比持股量,博时精选(点评)则很可能已减持出清。除此之外,另有位居三到五位的机构席位也于同日集中卖出。同样以此计算可得的减持量分别约为202.95万股、131.85万股、111.05万股。从2011年末基金持股看,华夏回报二号(点评)基金持股最低也达114.37万股,而目前除博时外,仅余的8只基金席位中,华夏仍占据5席。由此,尽管尚不能断定华夏系基金是否存在减持,但其基金减持可能性已很难排除。

更值得关注的是,身为华夏基金大股东的中信证券却适时出现在了当日的买入席位上。当日中信证券总部(非营业场所)买入2596.14万元,居买入第三位。而前两位中,中信证券杭州延安路营业部买入更高达1.22亿元,远远高于排在其后的中信证券杭州曙光路营业部,该部当日买入也达2770.79万元。

据某资深市场人士称,此次高位接盘的主要资金同出一处,皆来自杭州,且与中信证券有着联系,不排除中信证券对于机构筹码的接盘起着一定作用。

前述人士认为,中信系资金与华夏系基金的联袂登场很可能暗含着另一场减持大戏。而华夏基金如何栖身和渔利也将成为该股未来的看点。尤为值得关注的是,而这或许将成为王亚伟离职后,华夏基金新的运作思路。

关键词:天成背后华夏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