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王智民:不排除未来上市或与私募合作

2012-09-06 15:30:08 作者: 来源:和讯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眼镜从台湾开始发展,如果从台湾的历史上来算,今年算是第33年,祖国大陆是从1997年开始投资的,当然我们一直以来都是做连锁的,从台湾一开始结构就是做连锁,所以在国内发展的时候,自然也就是朝这个方向去走。

中华PE:


和讯网:关注财经、关注和讯,欢迎走进本期的《成长中国》,今天我们来到了中国最大的眼镜渠道商:宝岛眼镜公司的总部,有幸采访到了中国宝岛眼镜的董事长王智民先生。您好!王总!
  
嘉宾:各位和讯网的朋友大家好!
  
和讯网:宝岛眼镜是国内较早开创眼镜连锁店模式的企业。那么当初是为什么要选择连锁这样一种模式,发展了这么多年,成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想请你简单谈一下。
  
嘉宾:眼镜从台湾开始发展,如果从台湾的历史上来算,今年算是第33年,祖国大陆是从1997年开始投资的,当然我们一直以来都是做连锁的,从台湾一开始结构就是做连锁,所以在国内发展的时候,自然也就是朝这个方向去走。
  
和讯网:就是说在最初定位的时候,设定了连锁这个模式。
  
嘉宾:没错,因为中国的市场这么大,来中国大陆发展肯定是要把它做大,所以一开始就定位在连锁这一块。至于说为什么会做好,如果从一个比较大的框架来说当然是天时、地利、人和,祖国大陆这十多年来经济的发展,有非常优良的大环境,有市场在这里。第二,所有宝岛的员工、同事们很努力,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出来。
  
和讯网:主要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嘉宾:我觉得核心竞争力,这十多年来主要是我们的企业文化,还有以很专业的心态做专业的事,就是我们做了一件事情,只聚焦在发展眼镜连锁的事业上,没有把我们的精力转移到其他的行业去。
  
因为这十多年来,中国的市场各行各业都在蓬勃发展,诱惑非常多。有很多的企业他们开始多元化经营,多元化经营,对某些人来讲是对的,但是对宝岛来讲,我们当初的决策是,只聚焦在我们懂的行业,这个行业就是我们一直以来持续做下去的行业,眼镜连锁这个项目,
  
我们的主业就是做眼镜连锁。
  
和讯网:我们看到国内眼镜行业目前还是缺乏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眼镜渠道还是非常多,导致这个市场还是鱼龙混杂的状态,如果是非专业的消费者,很难一下子鉴定他购买的眼镜的品质是否是合格的,或者是有保障的,那么你如何看待目前的眼镜市场环境?
  
嘉宾:这是目前中国眼镜市场遇到一个比较大的瓶颈,这个瓶颈就是消费者对眼镜的信赖感,这一点我们也是在努力。
  
第一个努力的方向就是验光师的一个证明与社会地位的提升。因为在先进的地区和国家,尤其主要是讲英文体系的国家和地区,视光学的发展非常早,尤其是这30多年来他们的发展已经进入准医生的状态,包括香港、新加坡,现在基本上都是用视光师这个抬头,这个抬头已经是准医生的执照了,他们本身是拥有基础的处方权。
  
目前国内的视光师,职称这一块在国家还并没有得到相对的认可,他处于一个比较混淆的阶段,是属于工程师的认证级别,这也是通过中国眼镜协会正在努力跟中央争取的,希望验光这一块社会地位提升。
  
眼镜这个行业,要有多大的门槛,这是比较困难的,所以说对于消费者来讲,应该还是选择比较大的连锁,在当地比较值得信赖的品牌。
  
宝岛目前拥有全亚洲第一个以零售商自主的商品检测中心,这个商品检测中心是三年多前开始投资,目前为止已经投了快接近1千万人民币的设备。
  
这三年多来,研究中心是跟全世界所有大厂合作,我们的研究中心的人员除了大牌的学校,大学毕业生以外也是视光学系的,我们是有全世界所有的大厂,比如像是强生、博士伦等这些大集团视光学的专家集团,由他们来派出很多老师,来培养我们,我们如何认真对待判别什么样是好的商品,什么是好的设计商品。为什么要这样做?
  
因为中国的商品检测制度,它是属于送检制,今天在店里面销售的商品,虽然厂商有供应给我,叫做商品的合格证,但是这个合格证书合格的范围是在于说送检的这一批商品是合格的,不代表一年365天所有的商品都是合格的,相信这也是目前在国内生产包括销售环节比较大的一个挑战。
  
因此,为了避免在商品送检的合格率与实物的合格率,和长期供货合格率里面有落差,所以成立一个商品检测中心,这个商品检测中心对于中国宝岛体系所有的店里面卖的产品,不定时不定期而且不定地点不定品类,随时都会抽检,每一轮所有的事业部所有销售的商品一定会被抽查到。
  
我们的商品检测中心有一整套非常完整的抽样制度,当我们发现这个商品没有达到我们要求标准的时候,我们会立刻通知厂商,希望厂商尽快解决。我很开心的说,至少我们商品检测中心成立到现在为止,我们总体的商品合格率体现非常多。而且商品检测中心,我们不跟厂商收费,这个费用是由我们自己来承担,为了要做这件事情,内部当初有争议,我希望我们做得很合格很公正,不会给厂商带来困扰。
  
所以在这一方面,三年多来,对消费者做一个基础的保障,至少进到宝岛销售环节里面的商品,我们是有非常严格的一个审核的制度,另外我们每一个月每一天都有在检查。
  
和讯网:这也是长期对品牌的投资,建立起让消费者更加信任的一个品牌。你怎么看当前市场容量,市场的规模有多少,包括未来的市场空间会有多大的增长幅度呢?
  
嘉宾: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近视人口的市场,未来会是全世界最大的老花人口的市场,当然也会是全世界未来最大的所谓老人视力矫正的市场。就算今年是2012年,它的规模要比现在规模至少要大2-3倍以上,很可惜,主要是因为这个行业相对比较小,所以在政策上,包括在制度上,我们并没有很多的配套设备,尤其是在视光学系这一块,在学校还没有教改之前,全中国的视光学系是非常少的,大概只有5个大学系是有正规的视光学系,教改以后,现在我们这一方面就比较灵活,现在跟全国接近30几个院校展开合作,建交合作,有关在定向培训视光学习的学生。
  
这个行业最大最基础的立足者必须建立专业,今天要解决的是,人类的视力矫正问题,当消费者今天看不清楚的时候,或者是看得不舒服的时候,这个基础必须要矫顺,帮助消费者既看得清楚又要看得舒服,这两个有时候很矛盾,有的候看得太清楚不代表看得舒服,所以这就是为什么需要有一个合格的验光师需要资深的验光师来做。
  
宝岛每年投入在培训员工这一块,大概在2-3个月以后,我们会正式宣布跟国际上视光学权威研究机构,成立中国视光学系的培训包括认证的计划。因为在全球视光学已经发展到非常高的阶段,那么中国在导入视光学知识这一块,其实我们有时间上的落差,我们希望通过宝岛的努力,能够把这个速度加快。
  
在这个专业基础之上,我们会谈到所谓的时尚和商品,个性的商品或者是其他类别的商品。
  
和讯网:我们看到眼镜市场的发展也是越来越多元化,公司也是在拓展眼镜之外的领域,目前公司业务构成主要包括哪些方面,以及未来的发展战略规划是怎样的?
  
嘉宾:我们未来的发展,应该分成三个大层面。第一个大层面有关零售品牌的扩张,第二是商品的设计与研发,第三个是系统性的整合产链的一些资源。
  
讲到零售的状态,宝岛眼镜现在基本上是集团里面主要的品牌。实际上中国这十几年来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市场已经从大众的市场开始走向分众与小众的市场,所以中国的市场,现在复杂的程度包括发展的进度要比以前快很多,以前只有在快速的发展大众市场,尤其经过2005年以后,当阿玛尼开了第一家在中国的旗舰店以后,整个时尚产业全世界的时尚奢侈品牌大规模的进军中国。中国在大众市场,跟奢侈品市场包括细分市场个性市场,其实都是不断的在蓬勃发展,这些蓬勃发展也造就了在经营上很大战略上的挑战。所以大概在30年前就开始规划,宝岛这个平台不能只是拥有宝岛一个品牌,因为理论来说,眼镜是从5-100岁的消费者,男跟女,我们卖的商品,有从最基础的5块钱的配件甚至到几百万的珠宝眼镜,这些都有,如果想用一个品牌去对应这么一个广泛的市场,我想这是有非常大的难度。
  
今年9月发布我们整个平台上面第二个最主要的品牌——KDX,代表的意思就是看东西,它是一个有故事的品牌,而且是有个性的品牌,为什么这样讲?
  
眼镜这个行业是两条线,最核心的基础是建立专业这一块;另外一块的专业是时尚。可惜在时尚方面亚洲是没有很多的话语权。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经济越发达,本身在某些行业里面的话语权越大。中国的审美观是在看内心和内在美多一点,西方所展现出来的审美观是用外在的形体去展现这些美感,这是东西方之间一个审美观很巨大的差别。我们希望发展个性的品牌¬——看东西,希望用中国的角度去融合东西方审美观的差距,有显学的部分,也有隐学的部分,但是在显学和隐学的部分,一定有一个综合点,这些综合点才是真正未来整个中国时尚一个发展的方向。
  
简单介绍一下全世界眼镜的发展分三大块:一个是以大品牌为主,比如古驰、迪奥等这种。第二种是叫做设计师,这些设计师他自己有非常强的设计能力,所以他们设计出来的眼镜品牌都是以自己的名字为命名,他们在设计的领域是非常有才华的,所以也受到消费者的喜欢。第三是美国男加州的生活形态发展出其他的品牌。
  
但是这三大块里面都没有用文化或者是用历史发展,所以这也是我们KDX这个品牌跟其他品牌不一样的地方,我们认为真正无价的东西就是文化跟历史,所以如何把文化跟历史,再用文化跟历史的观点转变成商品,再用时尚的角度展现给消费者来看,我觉得这是非常大的工程,而且是中国能够做到。因为我们有五千年的历史,我们有太多的素材可以从中萃取出来。
  
这一块目前有几个品牌做得相当不错,琉璃工房是我最好老师,他把中国很多很美的东西商品化,把情感的元素跟珍藏的元素放进去,这是KDX刚开始发展的过程。
  
整个商业的情况,是先有店——KDX科技概念店,会在明年6、7月份把最新的科技概念展现出来。
  
现在有这个商品的系列,比如第一轮发布的三个系列,文武双全、红楼大梦、诗仙李白。文武双全文的部分就是文圣孔子,孔子是眼镜这个行业的教主,孔子创立的儒学,除了规范的理论,对中国社会最大的影响在于,孔子说过有教无类,他告诉中国人,教育是可以让社会地位提升的一个很重要的捷径。因为要读很多书,自然用眼量就会增加,长时间近距离用,自然让眼睛近视,这是一个基本的状态,我们认为孔子读很多书,所以他一定要戴眼镜,以前没有人诠释过,所以由我们来诠释。其实这是一个竹节,我们认为孔子是一个高风亮节的个性,所以是用竹子来形容,而且用的是最先进的材料,因为体积做得比较大,所以必须要用很新的材料做得很轻,戴在脸上是没有任何负荷。
  
中国有很多爱情的故事和渊源,我觉得林黛玉一定是个大近视,要不然为什么会喜欢贾宝玉?所以当时我们讨论时说要戴对眼镜看清楚人,这样你的一辈子才会是美满的,这是红楼梦的系列,在细节上面有小小的分别,太阳眼镜夹片,专业的名词叫做前挂,就是挂在前面的意思,但是因为是情侣款,所以真正的意思是叫做牵挂,两个结合在一起。另外这个太阳眼镜其实是保护眼睛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当然还有前挂的设计像是蝴蝶,意思就是比翼双飞。
  
我们现在也在寻找新的商业模式,因为如果说是红楼梦的迷,当你去买这副眼镜的时候,我们这个故事会讲得很清楚,当你戴上它的时候,这个商品不再只是一个品牌的商品,不是说今天戴的是一个古驰、迪奥、KDX品牌,这只是一个符号跟感觉,但是当我知道这是代表林黛玉跟贾宝玉他们之间爱情缠绵的过程,或者是他们两个人之间的爱恨情愁。所以当一个消费者跟这个产品的关系不再只是一个在我身上的商品而已,而是有情感的成份在里面,这个产品本身的含金量、底蕴比较强大。
  
所以KDX对宝岛来讲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跨越,以前只是专心在做零售,现在发展的是另外一种思路。
  
和讯网:那么KDX的终端跟宝岛眼镜是紧挨着,还是它要在宝岛里面开一个专柜还是怎样的一种模式?
  
嘉宾:KDX的终端会是一个独立店,但是它是高科技的概念店,所以这种店不会非常多,在这一方面,等我们概念店发展出来的时候再详细介绍。
  
KDX会发展很强大的商品系列,而且是以文化为基础的,所以今年做这三个系列,明年还会有四大系列出来, KDX的品牌是有三大系列的,第一个K代表经典系列,D是设计师跟名人系列,KDX希望未来不管是文化的诠释或者是时尚的诠释,不仅由我们的人来诠释这个商品,而是希望建立一个平台,让有才华的人共同一起来发展这个平台,诠释商品。所谓的设计师不一定要眼镜设计师,也可以是知名服装设计师也可以是建筑师、室内设计师,只要对眼镜这个品类愿意尝试,而且有兴趣我们都非常的欢迎,国内在设计领域上有想法的人共同合作。
  
名人系列,在中国是主要的意见领袖和名人,目前没有跟他们谈,举例像是黄晓明、舒琪等名人,因为这些名人跟他们合作,除了他们有自己时尚的感觉以外,我们希望结合名人来做公益的活动,一个企业永远不能只谈商业价值,企业的根当然在运作上来讲必须要获利,但是无相对来讲,我们取自于社会,一定回馈社会,D是有这一方面。
  
X的部分是文化系列,刚刚提到文武双全、红楼梦是文化系列,我们认为未来真正的发展不一定是以中国为主,未来一定是要跨文化的角度来看,未来也许会发展出西方的文化跟东方的文化一种碰撞。
  
所以,KDX真正的精髓在于用文化跟历史把它融合在一起,发展出来的一种商品的时尚,所以这是我们对KDX的期许。
  
和讯网:公司有这么好的成长前景肯定也吸引了不少投资资金的关注,那么这一方面有透露的信息吗?目前主要合作的有哪些?是否有上市的计划?
  
嘉宾:这是比较尴尬的问题,其实我在年轻的时候在金融行业待过,我是做证券分析师,所以对金融行业的运作模式很熟悉,我在金融圈里面有一定的朋友,基本上所有大的外商风险基金跟投资基金都跟我们谈过,但是那个时候见面第一句话讲“我不上市”,所以先做朋友,吃饭聊天但是不要提上市计划。
  
当我们到达这种规模的时候,实际上宝岛的发展我们自己可以控制的,因为我现在不是在追求每年50%店的扩张或者是每年一定要增加多少,因为这个行业必须立足在专业,专业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发展出来的,仅是一个员工基本培训最少要一年,要培养成一个店长差不多需要三年,真正要一个合格的验光师至少是一年半到两年的基础,所以这个行业是快不得的。既然快不得,我们上市的理由是什么?
  
不管是去上市或者是拿了风投一大笔,他们肯定是逼我们开更多的店,在现在的状况之下,我要做的是把这个平台打造好,当然不排除未来有上市或者是跟私募的合作可能性,为什么?
  
当我需要做国际化的时候, KDX这个平台的创立,不是只有商品或者是店或者是宝岛以外多一个品牌,其实是不断把这个级别拉得很高,所以为什么花两年的时间才把一个品牌做出来,因为以我们的速度做一个新的品牌3个月就可以做出来。因为我要思考的不仅是只有中国市场,在宝岛以外我们总体的战略,在中国的战略,在亚洲的战略,与在全球的战略。
  
未来三年要做什么?我在宝岛母体以外发展三个零售平台,当这个达到以后就走向国际,就开始往多个国家的市场去发展,所以这是下一个阶段。
  
也许在这个阶段的时候,我们会认真的思考要不要与风投合作准备上市。但是短期之内没有必要。因为我有很多基础的东西没有做扎实,既然做得不扎实,短期之内手头上并没有迫切现金需求的时候去上市干什么?
  
国内像是创业板,我们也有一些行业人在创业板上市,上市之后也没有表现特别好,业绩没有特别好,获利也没有比较好,所以一家公司是上市了,但是等于是挂在那里,等于是一个冷门的股票。这不是我们要的,不管是做什么,一定要专注的去做,而且做这个事情的目的不能只是为了个人,也不能为了企业,这个事情要做就做对,而且是方方面面的事。
  
所以上市对我们来讲是为了要国际化,我们才会思考这个问题,而不是说我们做大了去上市要变得更有钱。我身边有很多朋友,上市以后变得更不快乐,我是一个喜欢追求快乐的人,所以不想说上市不快乐对我一点吸引力都没有。
  
和讯网:当一切都准备好了以后不排除有上市的可能。
  
嘉宾:对,但是短期之内不会思考这个问题,因为真的有很多东西没有做好,从外部的角度来看是一个成功公司,但是对我来讲跟我心里要的目标距离还是很远,我不希望把一个自己都不满意的状态把它推到金融市场,因为我认为金融市场是一个非常冷酷的市场,你有很多理想有时候因为上市以后反而做不了,短期之内我不想在这种压力之下做事。
  
和讯网:目前在资金方面还是没有困难的,融资还是很比较顺畅的?
  
嘉宾:零售是有一个好处:不上市没有压力。我们有多少钱做多少事,今年有钱开100家、50家店,你就开50家店,你有50家店的钱就开50家,有100家店的钱就开100家,所以这部分董事会非常的理解。
  
在这种环境之下,尤其是中国的经济环境比以前风险高很多,以前的风险相对比较低,因为以前房地产没有那么的发展,租金比较低,现在租金都是天价,所以现在经营的风险转变,扩张的风险是一种,与其要扩张,不如把现在经营的店做得更好,所以在这一方面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
  
和讯网:非常感谢王总接受我们今天的访谈,谢谢您。
  
嘉宾:也祝福所有和讯的网友身体健康,心想事成。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